謝偉飛
摘 要:縱觀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普遍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兩極分化”,使得數學教學效果顯得極不均衡,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面對如此嚴重的成績差距之時,十分有必要透徹分析這一現象的深層原因,根據此才能科學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學習;“兩極分化”;解決對策
1 引言
限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教育投入不足、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等多方面條件的影響,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普遍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甚至愈演愈烈,這一問題表現為學生學習差距擴大、學習質量不高等,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為此,需要研究科學有效的教學規劃和相關措施以減少乃至消除這一現象,為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的提高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2 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中“兩極分化”的普遍性成因分析
2.1 學生自身因素
在數學學習中,小學生自身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一方面,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意愿,對數學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有著很大的影響。從農村小學數學的整體現狀來看,有些小學生在面對數學時表現的興趣不高,甚至還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學、抵觸心理,使得數學學習的效果遲遲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小學生本身認知能力不高,學習經驗不足,在對數學學習的認識和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在農村環境中,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他們接受的教育不多,有些青年村民更是早早地就進城“謀生活”,而從交往甚密的農村生活中,小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前景產生了迷茫的心理,甚至產生學習還不如打工掙錢的“出路”好。受到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受到了來自興趣、思想、觀念等方面的負面影響,對其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
2.2 教師方面的因素
在農村小學中,教師結構存在著不合理之處,學歷水平參差不齊,加上有些小學數學教師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技術的能力存在欠缺,無法做到教學方法與新課改標準的相適應,在這種教學方法不科學、不先進的影響下,數學效果遭受了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另外,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對農村小學薪資水平的不滿或者由于實發薪酬無法滿足生活實際需求,而使得教師陷入了教學與生活難以全面兼顧的不良局面,無法將精力毫無保留地投入到教學中,導致了數學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升,亦無法根據教育形勢的變化去改進和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使得小學數學學習中的“兩極分化”現象非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日趨嚴重。
2.3 社會方面的因素
與城市相比,農村小學的教育資金投入顯然處在非常低的水平,師資力量是明顯不足的,農村教師的專業素質水準從整體上來看是較低的,沒有及時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無法跟上小學素質教育發展的潮流。由于社會價值觀以及個人發展理念的變遷,促使農村大學生的就業觀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著重于個人的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相比之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薪資較低,晉升的機會少之又少,于是,他們就將眼光和目標放在了城市重點學校中,以更高薪酬的形式展現自身的價值。受到這一普遍現象的影響,農村小學由于受到資金、環境的限制,而無法獲得豐富的教師資源。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設備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普及應用,即便是農村小學生也有零花錢出入網吧,還有些學生有自己的手機,他們經常利用電腦、手機玩游戲,加上本身自控能力差,就容易走上不正確的道路,逐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
3 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中“兩極分化”的解決對策
3.1 小學生自身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
前文提及,在小學數學學習質效的高低方面,小學生自身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有些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會知難而退,甚至徹底放棄,無法全面、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進而產生“兩極分化”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學生自身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端正數學學習態度,在學習活動中投入更多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制定學習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堅定努力學習的理念,提升數學學習的規劃性與目的性。同時,在遇到數學學習困難使得時候,可以通過合理的傾訴,排解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緒,以積極的面貌進行數學學習。另外,小學生要認真對待教師的指導與要求,主動進行預習與復習,在聽講的同時積極動腦思考,緊跟教師的講課進度,學會正確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
3.2 教師要運用科學教學方法,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產生高素質的教學質量,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細微之處著手,教授學生更加科學簡便的學習方式,逐步引領學生對遇到的問題逐步分析、自主思考和探索來自我解決數學難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度和難度,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由簡入難進行數學知識傳授,這樣能夠樹立小學生的自信心,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同時,教師應當注重自身修養的提升,以個人魅力在潛移默化中號召學生投入到數學學習中;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科學分析教育新形勢,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用正確的方法指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當注重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愛,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與交流,主動發現并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難題,進而有效解決“兩極分化”的問題。
3.3 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提升農村小學師資水平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應當根據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要求來開展,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資源的薄弱環節。針對于此,要進一步加大對于農村的教育投入、提升師資水平,著力打造農村專業水準高和業務能力強勁的教師隊伍。同時,還要對小學生所處的環境進行優化,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嚴格管理網吧、游戲場所,最大限度避免小學生受到不良影響;此外,農村小學應當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促成高效的家校合作,指導家長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進行科學有效的監管。
4 結語
限于經濟發展滯后、教育資金缺乏等各方面原因,農村小學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尤為嚴重,深入透徹分析其原因滯后,著力從學生自身、教師和社會方面做工作,以學生自身的努力、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充足的教育資源保證小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形成對數學的科學認知,并獲得數學能力與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董福花:淺析農村小學數學兩極分化的原因及對策,課程教育研究,2017(18)。
[2]李縫縫:論小學數學“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因及對策,赤子,2016(06)。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鳳村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