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喜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在傳遞信息方面,網絡成為了重要的媒介和載體。隨著網絡的普及,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交往等都非常依賴于網絡,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大學生帶來了沖擊。在網絡非常普及的今天,各種網絡侵權及違法犯罪現象頻繁的發生,這將會對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產生很重要的影響,為了保證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具有合理合法性,就需要引導大學生形成法律意識。本文對大學生網絡行為中的法律意識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網絡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大學生網絡行為法律意識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行為;法律意識
從年齡上看,大學生處于青年人及成年人之間,因此,其思想發展的還不成熟,所具備的人生觀及世界觀還不科學,因而其所具有的法律意識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尤其是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監督網絡行為道德的機制缺失,導致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更為淡薄。另外,網絡是一個開放性極強的媒體,在網絡環境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法律意識比較淡薄的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極容易發生不道德的網絡行為,甚至犯罪,由此可見,法律意識對于大學生的網絡行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1 大學生網絡行為中的法律意識現狀
在網絡環境中,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多為交際(比如QQ、聊天網站等)、娛樂(比如看電影、聽歌、玩網游等),通過了解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習慣,可以發現,下載音樂、影音等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網絡行為,在下載音樂時,很多大學生直接在網站上下載,很少會去購買版權。現今的大學生在利用網絡進行交際時多采用QQ、微信等網絡通訊工具,這是兩個功能非常強大的網絡通訊工具。在QQ空間及微信朋友圈中,大學生除了可以發表自己原創的小文章之外,還可以進行轉載文章,但是在轉載時,幾乎沒有大學生會標明文章的作者或出處。
通過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習慣也可以發現,當前大學生網絡行為的法律意識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對網絡法律方面的知識了解較少,在我國,存在著許多與網絡有關的法律規定,但是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對此都不了解,甚至有少部分的學生根本不知道網絡法律規定的存在;第二,大學生對自身的侵權行為缺乏認識,在大學生具備的網絡行為中,隨意在網站上現在非正版的音樂、影音,隨意轉載他人的文章等都屬于網絡侵權行為,但是很多大學生都缺乏侵權的認識,甚至有的人認為能下載就不能算作侵權;第三,對于網絡新生事物認識不足,“人肉搜索”一詞屬于網絡新生事物,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對此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甚至有的大學生出現盲目從中的行為。
2 網絡媒體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2.1 有些網絡媒體過分渲染暴力畫面
在各大門戶網站中,經常會出現謀殺、斗毆、武力等內容,在這些內容的詳細內容中,經常會充斥著比較血腥的場面,大學生在瀏覽網站的過程中,可能會出于好奇或是其他的心理瀏覽此類的內容,當大學生瀏覽了過多此類的內容時,就會對社會現實產生偏見,認為社會就是暴力的社會,當發生事情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采用武力,長此以往,大學生的心理就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扭曲,當與他人起沖突時很容易用武力供給他人。
2.2 網絡媒體中有些傳播過于簡單
以財富榜為例,網絡媒體在傳播財富榜時,只是簡單的將財富榜的排名順序公布出來,其他的內容,比如努力過程等一概不提,大學生在看著類似這樣的內容之后,就會形成帶有偏差性的金錢觀,會過分的熱衷于經商、做老板、賺錢等,反映到生活中就是過分的注重金錢,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別人付出金錢的代價,將自身的行為等同于金錢,致使最終價值觀發生扭曲。因此,網絡媒體在刊登類似的新聞中,應將某個企業家的奮斗歷程表現出來,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2.3 過分的宣傳選秀節目、一夜走紅的名人等
現今,各大衛視的選秀節目非常多,通過選秀節目,滿足了很多人的明星夢,使這喜人一夜走紅。網絡媒體為了獲得更多的點擊率,就會對這些內容進行大肆的宣傳,而對于普通工人、農民等人的努力,網絡媒體很少進行宣傳,在實際的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他們所起的是主要的作用。大學生在觀看了這樣的內容之后,就會出現認識上的偏差,覺得這是一種走向成功的捷徑,從而使大學生過多的產生不且實際的想法,甚至有些大學生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直接不切實際的想法付諸實踐,從而產生比較惡劣的后果及影響。
2.4 部分網絡廣告鼓動高消費
大學生還未形成成熟的價值觀,在進行消費時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發生不理性消費的行為。在網絡廣告中,存在著很多的高檔奢侈品廣告,甚至已經發展成為網絡媒體廣告的核心,而且在進行廣告的過程中,會傳播一些錯誤的理念,比如“穿名牌服裝,戴名表,有大腕的風度”,受到這種網絡廣告的影響,大學生逐漸的養成了高消費的理念,丟掉了應有的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美德。受到高消費觀念的影響,甚至有些大學生不擇手段的獲取錢財,最終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3 加強大學生網絡行為中的法律意識的對策
3.1 高校加強網絡法律法規教育
在高校的教育中,網絡技術教育比較先進,但是網絡法律法規教育比較落后,這導致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缺乏應有的法律法規知識,進而造成大學生網絡行為出現偏差。因此,為了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網絡行為的法律意識,高校應加強網絡法律法規教育。首先,高校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加入網絡行為規范教育內容;其次,教育者要對自身所具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優化,在自身的知識體系中加入網絡法律法規內容,同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改變教學方法,對大學生的上網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最后,制定明確的網絡法律法規教育目標,根據目標看來有效的開展教學,以便于收獲最優質的教學效果,從而培養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3.2 完善網絡方面的相關立法
當前,盡管我國存在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是還未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還需通過立法工作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從內容方面來看,我國現有的法律法國內容更多的保護信息系統及網絡安全方面,其他方面的內容還比較缺乏,無法很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一旦發生網絡法律問題,就會無法可依,因此,要針對網絡中存在的侵權問題、隱私泄露等問題建立相應的法規;從層次上來看,我國網絡立法的層次還比較低,因此,要通過立法的措施,有效的提高層次性;從效力方面來看,我國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法律效力比較低,無法起到懲戒和處罰的作用;因此,要有效地加強法律的權威性,有效的提高法律效力,真正的起到規范網絡行為的作用;在體系方面,我國網絡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需要國家政府及各級政府對法律體系進行完善,以便于真正發揮法律法規對網絡的作用。
3.3 提高網絡環境下的執法能力
網絡環境與現實環境相比,具有極大的特殊性,因此,執法能力會受到一定的制約,進而網絡犯罪現象頻繁的出現。現階段,我國的網絡執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網絡執法體系不完善、網絡執法人員的專業素質比較差、宣傳力度不足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制定了相關的解決措施,首先,建立完善的網絡執法體系,網絡執法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多個部門,要有效地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其次,提高網絡執法人員的專業素質,可以采用培訓、選拔等方法,另外,加強網絡執法人才的培養,有效地提高網絡執法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最后,積極的宣傳網絡執法的重要的作用,提升網民的認識,讓廣大網民積極的參與到網絡執法中。
3.4 加強網絡監督管理力度
網絡監督管理力度的不足,導致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因此,可以從兩方面來加強網絡監督管理力度。第一,將道德監督引入網絡,網絡具有極強的虛擬性及隱蔽性,大學生在使用網絡時,無論采用何種言行和態度,做出了什么樣的事情,在現實中的親友是不會知道的,這就使得大學生在使用網絡時,道德對其的約束力降低,進而導致大學生的網絡行為肆意而行,甚至引發犯罪。但是如果將道德監督引入到網絡中,那么大學生在上網的過程中,行為就可以受到一定的約束。不過,直接將傳統的道德監督引入到網絡中,是比較難以實現的,實際上,可以在各個網站中建立道德監督平臺,讓網友進行道德監督。第二,建立網絡監管體系,由于網絡開放性的特點,使得網絡中所蘊含的信息非常的豐富,但是這些信息的質量良莠不齊,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大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網絡上質量差的信息的影響,對于,要建立起完善的網絡監督體系,監督網上的不道德行為和違法行為。
3.5 積極發揮網絡媒體的正面影響
網絡媒體的產生,對于大學生來說既有利也有弊,利是大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信息內容,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弊是網絡媒體中的充斥了不良信心,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都產生負面的影響。大學生在利用網絡媒體時,要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積極地發揮網絡媒體的正面影響,自覺地避免網絡行為失范的發生。
4 結論
網絡具有極快的普及速度,現已經滲透進了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學生在進行上網的過程中,由于法律意識的淡薄,導致發生了許多的失范行為,甚至是網絡犯罪,因此,為了有效的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通過相關的措施有效地加強了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進而預防了大學生網絡犯罪的發展,同時,法律意識的提高還有效的加強了大學生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從而保證大學生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爽.論當前大學生網絡行為中的不道德現象[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10):139-141.
[2]吳學政.淺析大學生網絡行為法律規范及安全教育對策[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4,(01):120-121.
[3]袁建軍.大學生網絡道德研究述評——兼評研究中的若干誤區[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2):75-79.
[4]呂新云.當代大學生網絡道德素質與法律意識調查研究[J].傳承,2011,(12):86-87.
[5]黃發友.大學生網絡素養培育機制的構建[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27-33.
[6]范玉紅,安計勇,王慧.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與思想政治教育[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1):80-83.
[7]黎慈.政府防控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責任體系建構[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2,(05):61-66.
[8]彭昊,朱紅強.當代大學生網絡行為的兩個維度[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2,(04):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