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斌
摘 要:本文對知識的銜接;對不同專業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數學在職業學校教學中的地位,以及分層次教學和課外輔導等方面,進行了有效教學方面的淺析。
關鍵詞:職校數學;有效教學;職業教育;專業課
數學是各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在職業學校,各類專業知識的學習均要有數學知識作基礎。如統計原理、計算機編程、三維制圖、會計基礎等都離不開數學這門課程,因而,數學在職業學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那么職業學校的數學又如何去教,如何開展有效教學呢?幾年來,通過對職業學校數學的教學實踐,進行了一些粗淺的探索。
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在數學課教學中有很大的區別。數學課在普通高中作為主科課程,學生基礎很好、學習興趣濃。而職業高中數學可作為一門輔導課,是為各類專業課服務的,再加上學生數學基礎差、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毫無興趣,這給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針對這些特點,本人認為應做好下列幾方面工作。
一、注重數學知識教學的銜接
數學是前后連貫性很緊密的一個知識系統,任何一個知識的漏缺都會給后續數學課的學習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善于做好對學過知識的鞏固,以縮短初中與高中數學知識距離,順利進入職業學校數學的學習。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2005年11月7日)指出:“根據市場和社會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中職數學教學由于加人了職業教育因素,因此不能與普高數學混淆起來,將普高數學教學法生搬硬套用于中職數學教學,教學方法不對路,教學質量就難以提高。因此,中職數學教師要了解所教專業對數學的需求,做好初中與高中數學知識教學的銜接。如:初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函數、銳角三角函數、平面幾何與職業學校知識一元二次不等式、拋物線、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立體幾何等都有一定的區別和聯系,教師要適時滲透類比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明確概念的內在聯系,做到溫故知新。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深入,在職業學校學習中形成一種認真學習數學的良好風尚,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中職數學教學質量才得以提高。
二、正確把握職業學校數學課在專業課教學中的地位
職業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做事,數學課程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取決于數學知識在該專業中的作用,以及在專業技能實踐中的需要,數學在專業課教學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專業課的學習質量;專業課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對數學有依賴性,離開數學課的密切配合,專業課的教學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
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在知識的應用與實踐方面做了一定的增補與調整,盡可能的考慮了各專業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如:集合與邏輯用語、初等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二次函數、數列、立體幾何、概率與統計初步等知識要做重點講解,因為這些知識對電子專業、機械類專業、計算機專業都有一定的重要性。
通過對教材的靈活處理,制定不同專業的大綱,基本上適應了專業課對數學知識的需求。如:針對教材下冊可作如下整合:在第一章三角函數及其應用中,誘導公式,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公式,不做過難得要求。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只要求學生會用公式即可。正弦型曲線與正弦量,需要結合上冊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重點講解振幅、周期、頻率、初相、相位、相位差等概念,同時五點作圖法畫正弦曲線也非常重要,這些為今后學習單相、三相交流電打下基礎;在第二章復數中,復數的概念,復數的幾何表示,復數的三種表示形式,正弦量的復數表示需要重點講解,為今后交流電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第三章邏輯代數基礎中,由于該章內容相對獨立,可以放在脈沖與數字電路專業課中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中,由于有強烈的實用性,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高漲,專業課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在教學中注重教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這樣學生不但容易掌握知識,而且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教師和學生必須從思想上認清數學課與專業課的關系,認識到數學課對專業課學習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為專業課學習打好基礎。
三、實施分層教學
職業學校學生基礎普遍較差,數學水平參差不齊。對于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應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開展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各適其所,實現現有差異的發展,提高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力求做到有的放矢。
1.備課中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把學生分為優、中、差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作不同層次的要求:基礎差的學生適當降低教學起點,力求學會最基礎最主要的知識,并逐步在掌握基礎知識前提下,靈活應用。對中等學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功夫,對所學知識具有分析歸納的能力和應用能力;對優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知識,啟迪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發展個性特長。有了備課時不同目標的設置,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因材施教。
2.在授課過程中有“難、中、易”層次的問題提問時,基礎題鼓勵差生作答,中等生補充,優等生對差等學生的答案可給予評價:中等題中等生作答,優生補充完善,教師作出評價后,讓差生再回答:難題讓學生思考,再讓優生回答。這樣全班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各抒已見,互相啟發,相互補充,達到相互推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數學的興趣。
在授課時,從中,差生都能接受入手,采用不同的方法施教,如:在講“等差數列”時前25分鐘把全班分為三組,對基礎好的學生實施自學,對中等學生實施自學指導法,對差生實施講解法,后20分鐘教師集中解答疑難,這樣三級學生都有能達到各自學習的目標。
3.在布置作業時,設計分層次的題目。對于全班布置必須掌握的基本題,又布置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選做題。中下層學生會做課本例題和練習上的基本類型的題目,優等生除做課本題目外,還可以加做練習冊和老師特編的思考題。也可以就一個問題,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要求的作業。如:在學習了如何確定一次函數的解析式后,設計了下面一組作業:
第一組好:已知f(x)是一次函數且f[f(x)]=4x-9求此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第二組中:已知一次函數y=kx+b,當x=1,時y=-3當x=3時y=5,求此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第三組差:已知一次函數y=kx+1,當x=5時,y=3 ?求k的值。
在教學中實施層次化教學,能夠使好學生“吃得飽”、中等學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各層次的學生都各有所得。
四、要精講例題,多做課堂練習
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要精選例題,可以按照例題的難度、結構特征、思維方法等各個角度進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題的數量,而要重視例題的質量。解答過程視具體情況,可以由教師完完整整寫出,也可部分寫出,或者請學生寫出。關鍵是講解例題的時候,要能讓學生也參與進來,而不是由教師一個人承包,對學生進行滿堂灌。教師應騰出十分鐘時間,讓學生做做練習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解答學生的提問,以進一步強化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若課堂內容相對輕松,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提出適當的要求,為下一次課作準備。
五、要善于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師來說,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現代化教學手段,其顯著的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來40分鐘的內容在35分鐘中就加以解決;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臨近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投影儀,同步地將內容在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板演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復習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儀來完成。可能的話,教學可以自編電腦課件,借助電腦來生動形象地展示所教內容。如講授正弦曲線、余弦曲線的圖形、棱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可以用電腦來演示。從而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六、注重加強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外延,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通過作業批閱、課堂提問、學生提問、課下交流等多種手段,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給予不同的指點和幫助。針對學生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輔導方式,有的采取啟發式,有的采取指導式,有的個別輔導,讓他們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基礎知識。如:對差生出現基礎性的問題,應幫助其復習學過的舊知識,舉淺顯易懂的例子,使舊知識能夠自然向新知識過渡。對中上層學生,出現一般問題,一般不予直接講解。而是多進行啟發,做到點到為止,盡量讓學生自己領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以后將走入社會,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學。在數學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素質,以掌握的數學知識為基礎,給予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介紹有效的學習經驗,讓學生會思考,善于思考,養成自學習慣,培養自學能力。因此在課外輔導時要多啟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我們要認清職業教育的特點,把握好數學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轉變思想,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高職數學教學的質量,充分體現數學在各類學科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有效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余文森,2013
[2]《談中職數學有效教學》.百度學術,2019.4
[3]梁立玉.《例談中職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考試周刊.2011.2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壇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