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春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滲透下,強化學生數學能力,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質成為主要教學任務。在此背景下,如何讓學生深入到數學學習,達到預期教學目標成為當前教育者的主要課題。而通過對課前三分鐘的充分應用,組織開展相關訓練活動,可以起到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增長學生見識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三分鐘活動實踐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數學課堂;三分鐘;小學;活動實踐
在課前三分鐘與課堂伊始的前十分階段,是學生轉變狀態的階段,會從娛樂放松的狀態轉變成學習狀態。而通過對課前三分鐘的充分應用,通過組織有效自主活動,讓學生在課前三分鐘充分發揮想象力,并幫助學生強化掌握數學知識。因此,教師需強化對課前三分鐘的應用,組織多元實踐活動來彌補教材的缺陷,進一步強化學生數學能力,綜合培養自身數學素養。基于此,以下幾點是小學數學課堂開展課前三分鐘實踐活動的策略,望具有參考價值:
小組競賽,營造愉悅氛圍
要想在數學課堂開始前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三分鐘期間組織開展合理的小組競賽,其競賽活動的主題就是數學教學知識點,為學生制作符合認知水平的競賽內容,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到競賽活動中[1]。例如教學《100以內加減法》知識點時,教師需結合課本內容規劃競賽內容,在活動開展階段,利用多媒體來呈現出競賽的內容,以此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然后開始競賽,最后教師需評選出優小組。針對最后勝利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予合適的精神、物質獎勵。在實際活動中,教師首先需進行學生小組劃分,以接力為競賽規則,然后在每一輪競賽環節開展時,每小組派出四名名代表。在活動過程中,需要從第一位學生開始進行算式的計算,只有等到學生演算完畢,下一位學生方可繼續計算。最終評勝的依據是在規定時間內哪一小組算題最多,即為勝利。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對數學知識的鞏固,活躍課堂氣氛,并實現對課堂三分鐘的作用與價值體現,為后續數學課堂的有效開展打下基礎。
故事演講,體會數學魅力
小學生年齡較小,再加上互動交流的機會較少,所以小學生在互動交流與表達方面相對較差。如若教師放任這種問題不管,對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所起到的影響非常嚴重,甚至會影響到學生一生的發展[2]。所以,在數學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一個舞臺至關重要。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對課堂三分鐘進行充分利用,有效模仿英語、語文課程,通過開展故事演講活動來不斷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為學生營造良好互動交流氛圍。對此,針對故事演講活動的開展,其演講內容需盡可能與數學知識貼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數學軼事、數學家故事、數學童話以及數學名言名句的演講。引導學生站在講臺上講述自己的故事內容。等到學生演講完畢,教師可以帶動學生進行故事感悟體驗的分享,以此深入到演講活動開展之中,進而最大化發揮出課堂三分鐘的作用。通過故事演講活動的開展,可以在強化學生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鍛煉資料信息的整理、收集、寫作能力等,進一步發展學生數學素養。
趣味游戲,活躍學生狀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與課堂教學效果之間存在緊密關聯,如若學生學習狀態不佳,勢必會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效果產生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三分鐘階段來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帶著濃烈的學習興趣參與到數學課堂中[3]。基于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組織開展趣味游戲,通過課堂三分鐘來調動學生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并且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在不同時段,學生受到天氣、自身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教師必須高度關注對課堂三分鐘的開展,通過為學生組織趣味教學游戲,幫助學生有效改善學習狀態,并實現對課堂教學氛圍的有效調節。
課堂展示,知識鞏固回顧
針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開展,其中學生針對數學知識點的復習鞏固至關重要。如若教師不重視對學生鞏固復習的開展,即使學生記憶力再好,學習能力再強,也會在長時間的學習中遺忘過往所學習的知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課堂三分鐘階活動中,開展“課堂展示”活動,在具體活動中通過每課一問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內容的整理和回顧,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程度、理解深度,讓學生加深知識內化,并讓教師明確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結束語:
總而言之,課堂三分鐘活動的開展在學生積極性調動、強化數學知識鞏固以及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等方面有著階段的作用。也正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課堂三分鐘的高質量開展,以期學生全身心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參考文獻:
[1]李模強. 點滴舉措創雙贏——數學課前三分鐘的運用[J]. 西部素質教育, 2016, 2(3):198-198.
[2]黃玉華. 初中數學課堂靈動的序曲——數學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嘗試與思考[J]. 中學數學雜志, 2015(12):18-20.
[3]劉莉. 數學課前三分鐘,熱身運動之巧妙[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3, 10(3):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