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潼
想起你,會想起“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放激情;想起你,也會想起“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的羈旅凄清;想起你,更會想起“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瀟灑曠達。或氣勢如虹,或超脫隱逸,或委婉情動,再難駕馭的題材在你面前也不得不俯首稱臣,因為你是躍進詩壇的千里馬,你是殺入文場的趙子龍,你是熱火淬取的百煉鋼,你是道不盡的繞指柔,你是中國繞不過去的大才子,你是讓多少人魂牽夢縈的蘇東坡。
從汴京到杭州,再從黃州到儋州。外在逍遙豁達的你,內心卻始終跳動著一顆儒家為國為民的心,也正是因為此,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你“游歷”了大半個中國,并用你的一生將外莊內儒四個字演繹的淋漓盡致。
眉州到汴京——走上仕途的一站
出生于書香門第之家的你,從小受學而優則仕理念的熏陶,立志將自己所學用于仕途。于是壯志滿懷的你到了汴京,因奇特豐富的文筆邂逅了人生的第一個貴人:歐陽修。這位老學士慧眼識人,認定你: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仕途上春風得意的你,卻收到了噩耗:母親病故,丁憂三年。從汴京回到眉州的路上,你苦,因為你失去了摯愛的母親;從眉州回到汴京的路上,你仍苦,因為你目睹了因為變法新政導致人民諸多不便的情景。回京后,你知無不言的性格與黑白分明的態度,得罪了擁護新政的上位者,這仕途的一開始,便注定充滿坎坷。
汴京到杭州——造福百姓的一站
“腥風血雨”的汴京或許并不好過。但聰明如你,自請外調,以退為進。好一個“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你組織當地的百姓抗旱、治蝗,上書撥救濟糧。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你修建蘇堤、改造西湖,讓風景與民生流芳千年且相得益彰。可以說,沒有你,就沒有如今風景如畫的西湖之景。你真正的用自己的行動造福百姓,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填充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湖州到汴京——萬方多難的一站
有時光芒太過耀眼,連黑夜都會有所畏懼。你鋒芒畢露的才華刺傷了那些政敵們,他們不懷好意的從你的詩詞中找出諷刺新法的罪行,將一頂莫須有的大帽子給你扣上,于是你立即被遣返至汴京。
關了108天,那108天里,你的內心肯定還在滴血,你仍做著被推上刑場的噩夢。深陷烏臺詩案的你內心是那樣的痛苦,精神上又是那樣的孤獨。以至于之后的你回首當時,難免感慨——“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汴京到黃州——人生逆旅的一站
劫后余生。你的生命從此更有了厚度。陌生廣闊的黃州接納了你這個渾身被官場文壇潑滿臟水的“罪犯”,你已滿是疲憊,擦把臉,喘口氣,躺下來望四周,一個人也沒有。站起來,沖四周吼了吼,聽到的只是那絕望單調的回聲。你閉上眼,搖搖頭。
罪人就是沒有自由的人,你只有在麻木中尋找短暫的陶然自得。你醉了又醒了,醒了又醉了,滿腔愁緒無處訴,夜半倚杖聽江聲,在江聲中醒悟與追尋,“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一條小河,一葉扁舟,一輪紅日,一份孤獨之旅。緩緩悠悠,赤壁前。亂石穿空,大風呼嘯,衣袍翻飛,望著眼前雄偉之景,你頓時心生感慨,吟唱著“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前人的千古作為和你如今的壯志難酬形成巨大反差,你不由得自嘲起來“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秋風颯颯,一年將盡;落葉飄飄,白云蒼狗。你從不作繭自縛,從不畫地為牢,你漸漸釋然,寫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惠州到儋州——凈化人生的一站
當你不屈服于命運的羈絆,當你成為了自己的主人,那些渺小的政敵忌妒的目光卻越發灼熱,而你被貶的地方也越來越遠。然而,你總是以強者的姿態笑對這不平坦的人間。你總是以“莫聽穿竹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隨緣自適去面對挫折;以“日淡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豁達隨性去享受挫折;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放心態去迎接不斷的挫折與挑戰。
誰能料到,千年后,你——這艘無所畏懼的孤舟——身后,有千千萬萬個仰慕者、追隨者,目送你南去北往,目送你茲游爛漫。而你,依然愜意地在眉州三蘇祠里品味詩詞,安心地在第二故鄉海南處觀照人生,又淡然地在河南凈化自己一生的悲歡,也無風雨也無晴。
當我已然不知用怎樣的語言形容你、贊美你,我便只能遠遠地凝望你、欣賞你。遠遠地,看你,風流帥一世;看你,俯仰人間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