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端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的發展可謂是如火如荼,帶領著其他行業也迅速的發展,同時也成為其他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互聯網+”也給黨校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促使黨校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從當前黨校教學的現狀來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教學資源缺乏等,因此黨校還應該順應“互聯網+”這一時代潮流,整合教學資源,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從而促進黨校教學走向改革的高峰。基于此,筆者就當前存在的問題談談“互聯網+”背景下黨校教學改革,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黨校教學;改革思路
“中國共產黨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要渠道是黨校,同時,黨校也承擔著為領導干部立根固本的主要任務”[1]。因此,黨校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將黨的理論教育與黨性鍛煉融入到更加新穎的教學活動中,從而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互聯網+”在黨校教學的運用,能夠有效打破傳統一所學校、一間教室、一個教師的教學模式,通過運用各種教學輔助手段助力教學活動,使得黨校教學方式更加多樣,教學效率更高。
一、“互聯網+”運用于黨校教學的意義
黨校肩負的重任重大,因此黨校還應該強化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做好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教學工作。因此,將“互聯網+”運用與黨校教學中,具有現實意義:一方面,有利于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黨校都享有培訓方面的獨特優勢,但是隨著當前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黨校培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且也可以不受到學習環境的限制自主學習”[2]。可見,通過結合互聯網優化黨校教學方式,有利于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培訓效果。“互聯網+”的運用與推廣,使得黨員干部能充分運用網絡平臺學習,讓他們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不忘自己的權力與職責,充分發揮黨員的作用。此外,在自由開放的網絡環境下,黨員也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潛力,使得整體的培訓效果最大化。
二、“互聯網+”背景下黨校教學的改革思路
1、重視以人為本
從以往的黨校教學來看,大部分教師都是以課程為中心,整體的培訓效果并不理想。當前是互聯網的時代,想要快速的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黨校也應該積極實現轉變,從以課程為中心向以學員為中心轉變,這樣才能推動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教育變革,全面的滿足每一位學員的學習需求。傳統的黨校教育基本上都是以課程為主,黨員也是被動的學習相關的知識。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無論是從教學形式還是黨校教育理念來說,都應該積極的轉變,從而以學員作為教學的中心。“互聯網+”時代為黨校教育提供了多種教學方式,且“學員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進行在線學習,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要學習、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提高學員學習的效率”[3]。此外,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學員也可以通過圖片、文字等不同的方式去實現知識的學習,同時,黨校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數據庫工具、遠程教學、現代信息技術等設備實現教學管理,構建一個個性化、人性化的網絡教學平臺。
2、擴寬培訓空間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網絡打車軟件、支付寶等,這些都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黨校應該抓住互聯網與教學發展結合的趨勢,樹立良好的教學理念,做到實體加虛擬結合,做好校園中的實體培訓,同時也積極開展網上黨校,加大網上黨校的投資建設,擴展培訓空間。“黨校可以開發手機app,或者是運用微信等聊天軟件開通網絡學習平臺,促進學員能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這也能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學資源緊缺的問題,有效的提高培訓效果,進一步滿足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不同需求”[4]。除此之外,網絡黨校資源十分豐富,且知識更新快,便于學生溝通與交流,這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培訓時間短、知識難消化、與教師交流機會少、學員之間互動少的問題。通過不斷的擴寬學員培訓的空間,讓他們能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學習,這也開創了黨校教學的新局面,深化了黨校教學改革。
3、創新教學方式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學,如案例式、訪談式、結構式、情景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同時還要善于運用互聯網資源,讓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于黨校教學,從而提高教師培訓的趣味性,讓更多學員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首先,教師可以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開展教學。黨校的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網絡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專家學者的文獻等作為輔助教學的資料,從而逐步擴大學員的事業,切實提高培訓的質量。比如說在課堂上教師讓學員討論的主題是:未來中國適合居家養老還是社會化養老。教師在課堂后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專家與學者對此問題的觀點,然后讓學生分組去討論,最后再由教師一邊分享學員的觀點一邊表達自己的立場。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讓學員在上課之前自主學習,主要是在網上學習相關的內容。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與教師與同學進行交流。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極高,且有利于解決學生的各種疑惑。最后,“還可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在線學習的模擬情景,讓學員得到更多的學習體驗,且讓學員有身臨其境的感受”[5]。比如說利用網絡打造3D情景模擬在線演練系統,讓學員可以進行模擬體驗。可見,黨校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培訓的吸引力與教學的效率。
進入21世紀一來,“互聯網+”作為一個新的社會熱點詞匯,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工作。這無形之中也給黨校帶來了新的挑戰,這就要求黨校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改革教學方式,創新教育理念,全面推動黨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黨校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王俊羊.互聯網+對高校教學中的影響[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21):217-218;
[2]秦秀芳.縣級黨校在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與改進[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24):45-45;
[3]梁立達.“互聯網+”視域下深化黨校教學改革[J].科教導刊,2018(6);
[4]解冰峰.依托“互聯網+”開啟黨校教學新模式[J].黑河學刊,2017(3):153-154;
[5]李蜀鸝.“互聯網+”助推黨校教學方式創新[J].數字化用戶,2017,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