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瑜 劉寧路 荀旭
摘要:本文主要從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出發,就如何加強國企黨務人員隊伍建設、提升黨務人員的教學能力,以使其既成為高校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凸顯中國大學鮮亮的馬克思主義底色的主要依靠力量,又使其成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兼職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國企創辦高職院校;黨務人員;思想政治
一、問題的提出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這是國家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綱領性的、指導性的重要文件,其中明確規定:經過5-10年,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同時《方案》還提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這對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方面,對于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考生、家長,都存在一個公辦,民辦性質難定的困惑,在政策和資金支持方面也有許多欠缺,做不到與政府辦高校一視同仁,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在辦學的軟硬件環境上都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制約了辦學信譽和影響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舉辦高職院校的企業也將學校視為“輔業”,缺乏穩定持久的經費和政策支持,特別是在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辦學企業發展遇到較大困境時,辦學企業就會出臺“主輔分離”或“剝離輔業”的改革方案。這些都給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發展帶來許多瓶頸,使這些院校難以形成一個具有系統性、長久性和準確目標的發展規劃。而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創辦高職院校成為國家大力倡導的、高職院校舉辦主體多元化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就使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迎來了理直氣壯謀發展的新時代。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多年來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巨大的優勢,建成了一支素質優良、經驗豐富,特別是政治意識強、政治站位高的黨務人員隊伍。而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而要做好這項工作,完成這項任務,需要建立全員育人機制,而高校黨務人員隊伍是高校完成立德樹人任務中一支最重要的、最可以信任、最值得依賴的力量之一。多年的黨務工作,使他(們)對黨的方針、政策和理論有著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在黨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方面有著非常強的實踐經驗,這是許多專任教師、輔導員乃至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都不具備或較為欠缺的。因此,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要切實加強黨務人員隊伍建設,使其在保質保量的完成高校黨建和黨務工作的基礎上,也能成為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撐,實現并完成,’專職黨務人員+兼職思政教師”雙重職責。因此,對這支隊伍建設的研究和探索,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
二、研究和討論
(一)高校黨務人員的概念
負責高校領導班子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員組織關系管理的相關人員。包括高校黨委書記、副書記、黨委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團委負責人和相關人員、各黨支部書記、副書記等。
(二)區外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黨務人員隊伍素質現狀
通過對云南昆明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山東鋁業職業技術學院、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3家職業技術學院黨務人員隊伍建設情況的調研,通過其他相關資料的查閱,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黨務人員隊伍整體素質是比較高的,是可以完成“專職黨務人員+兼職思政教師”雙重身份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的。
1.黨務人員占學校教職工總數的比例。通過調研,3所區外學院黨務人員在學校教職工的比例大約是2%-7%之間,其中最高的是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黨務人員47人,教職工694人,占比6.8%,最低的是山東鋁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務人員13人,教職工總數632人,占比2%(其中可能存在統計口徑不一致的問題)。
2.黨務人員學歷結構。3所區外高職院校黨務人員研究生以上學歷占黨務人員總數的42.9%;本科人員占比為54.9%;本科以下人員占比為2.2%。從上述資料中可以看出,國企辦高校黨務人員隊伍均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這是開展隊伍建設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
3.黨務人員的專業背景。區外三所院校中黨務人員具有思政背景的人員只有5人,占比為5.5%;具有文科背景的人員有26人,占比為28.6%;具有理工科背景人員是65.1%。對比而言,具有思政背景人員為極少數,具有文科背景的人員也不足3成。這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利因素之一。
4.黨務人員的兼職情況。區外3所院校兼職思政課人員為44人,占比為48%;兼職基礎課人員為6人,占比為6.6%:兼職專業課人員13人,占比為14%;兼職實訓課人員為2人,占比為2%。兼課人員總數為61人,占比為67%;不兼職人員為30人,占比為33%。
5.黨務人員兼課數量情況。區外3所院校黨務人員兼課總人數為65人,占比為71.4%。其中兼課2-4節的41人,占比為45%,兼課8節及以上的人員為26人,占比為28.6%。從統計上看,山東鋁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務人員隊伍高效精干,僅有1人兼課,占比為7%;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昆明職業技術學院黨務人員兼課較多,分別達到40人和26人分別占所在學校黨務人員隊伍的85%和83%,但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黨務人員兼課數量較為合理,均為2-4節;昆明職業技術學院黨務人員兼課人員兼課均在8節以上,兼課數量較多,教學工作和黨務工作的矛盾較為突出。
6.黨務人員年齡結構。區外3所院校黨務人員40歲以下人員為60人,占比為66%;40歲以上人員為31人,占比34%。
7.黨務人員高校教師資格證情況。區外3所院校黨務人員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的人員為82人,占比為90%,無高校教師資格證人員為9人,占比僅為9.9%。
(三)我院黨務人員隊伍現狀
1.我院從事黨務人員總數為44人,其中專職15人,兼職29人,占員工總數的17.8%。與區外國有企業創辦的高職院校相比,黨務人員比例較多,高出最高的區外院校10個百分點,高出最低的院校15個百分點。
2.學院黨務人員隊伍的年齡結構為40歲以下17人,占黨務人員總數的38.6%,40歲以上27人,占比為61.3%。在年齡結構上,與區外院校相比,我院黨務人員隊伍年齡偏大,40歲以下的人員比例低27.4個百分點;40歲以上的人員比例高27.3個百分點。
3.學院黨務人員學歷結構為碩士以上為4人,占比為9%,本科學歷為39人,占比為88.6%;本科以下1人,占比為2%。對比區外院校,我院黨務人員隊伍整體素質明顯偏低,體現出非常明顯的東西部教育領域的差距,最突出的體現在高層次學歷上,如研究生學歷人員比例與區外院校相比低33.9個百分點。
4.學院黨務人員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情況。具有高教資格證的人員為27人,占比為61.3%,不具有高教資格證人員為17人,占比為38.7%,遠低于區外院校黨務人員90%的持證率。
5.學院黨務人員兼課情況。我院黨務人員兼課總人數為22人,占比50%。低于區外院校21個百分點。其中兼思政課的僅有1人,兼其他課程的21人,兼課數量多為2-4節,4-8節的較少,兼任課程的數量較為合理。
6.學院黨務人員專業背景。我院黨務人員具有思政背景的有1人,具有文科背景有8人,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有35人,占比為79.5%。
(四)國有企業創辦的高職院校黨務人員承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條件
1.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國家隊”,國有企業高度重視黨務人員隊伍建設。黨的十九大黨章中第三條明確規定“國有企業黨委(黨組)發揮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而要完成這些任務,必須建設一支數量穩定、敬業奉獻、素質優良的黨務人員隊伍,而且有著嚴格的經費保障。
2.黨務人員具有深厚的理論和過硬的政治素質。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最需要的就是深厚的理論修養和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沒有這個前提是無法勝任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工作的。專職黨務工作者在院黨委的領導下,經過黨組織的多年教育,使黨務人員往往能夠在新的理論學習方面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步,這樣就使他們能夠掌握和接觸到最新最前沿的理論,普遍擁有較為深厚扎實的理論修養和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特別是在保證政治方向、凝聚師生員工、推動學院轉型發展、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參與學院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著眼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把握新要求方面,相較于其他機關工作人員具有較為強大的理論和素質優勢。
3.專職黨務工作者普遍具有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多年的工作錘煉和黨的教育,使黨務人員普遍具有其他崗位的教職員工所不具備的政治敏銳性,它可以幫助黨務人員在承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夠更好地用最新的科學理論武裝學生頭腦,更嚴格自覺地遵守課堂教學紀律,更緊密的結合社會實踐,更好的推動教育教學工作,切實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獲得感。
4.高校黨務人員的特殊身份有助于開展思政工作。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最難的工作,之所以最難就是我們不知道工作的對象在想什么、在思考什么、最需要什么?學院專職黨務工作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各系部的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團委書記和團總支書記,他們直接參與著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肩負著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與學生朝夕相處,與學生亦師亦友,這一特殊身份也決定了他們能夠更好、更直接地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現狀和真實想法,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5.能夠更好地推動黨建工作與思政課融合。高校黨建融入思政課,是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內涵。高校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是西方敵對勢力與我們爭奪的最重要的領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中國高校最鮮亮的底色!高校思政課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青年學生的頭腦,貫徹落實“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的主陣地和主渠道。高校黨務人員工作的最終目標,就是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高校黨務工作者的工作任務就是要以筑牢師生黨員共同理想信念為根本,以提高師生黨員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為重點,以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為目標。因此,黨務人員承擔思想政治課教學,可以將其在黨建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理論,科學、系統、深度地融入到大學生思政課中,引導青年學生確立正確政治價值觀、端正入黨動機、提高黨性修養,鑄就理想信念、掌握豐富知識、錘煉高尚品格,做到事半功倍。
(五)存在的問題
1.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在黨建工作方面均存在著需要同時做好國企黨建和高校黨建兩個工作任務。盡管在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落實“三會一課”、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等許多方面,國企黨建和高校黨建有著共同的工作任務、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但必須承認,國企黨建和高校黨建的工作任務之間又存在著內容、要求、標準、考核等諸多不同的方面。這就給國企高校黨建工作帶來很多困難,也增加了國企創辦高校黨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和難度。
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關于印發《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重點任務的通知》(中組發[2016]26號文件)精神,國企黨建的工作重點是有四個方面,30項重點工作: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建設高素質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隊伍;把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加強對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領導。
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的通知》(組通字[2018]10號文件)精神,高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是:認真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強高校院(系)黨建工作;加強高校師生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落實黨建工作責任。
盡管兩者之間許多表述大同小異,但具體要求卻各有不同。國企黨建更關注企業的改革發展和效益提升,確保國有企業承擔“國家隊”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高校黨建更關注“人”的工作,更關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工作,以完成高?!傲⒌聵淙恕钡母救蝿铡R虼耍瑖袆撧k的高職院校,其黨務人員需要更高的素質、更全面的能力,才能確保更好的履職盡責,才能完成黨和國家賦予國有企業和高職院校的雙重任務。
而在現實工作中,由于業務工作繁雜,使許多黨務人員無力承擔思政教學工作,自身的種種優勢難以發揮,使黨務人員變成了一個“有工作,無專業”的特殊群體,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黨務人員工作入職的門檻,壓抑了黨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2.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背景。通過對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山東鋁業職業技術學院、昆明鋼鐵職業技術學院三所院校黨務人員隊伍分析,可見端倪。三所院校黨務人員隊伍共計91人,具有思想政抬教育背景的人員僅有5人,占比為5.5%;具有文科背景的人員有26人,占比28.6%。我院情況也大致相同,黨務人員中具有思政專業背景的人員僅有1人,文科背景的人員僅有8人,承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明顯的知識與專業方面的短板。
要有效地開展黨建工作,需要黨務人員具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較深厚的政策理論功底。在這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背景的人員無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師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文化素質整體水平較高。盡管高職學生相對于其他層次的高校學生相比,專業課、理工類課程素質不高,學習興趣不大,但在網絡信息化時代,他們對思政課卻較為關心,對形勢政策、意識形態方面也有著自己較為獨特的理解。一個普遍的現象是: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從沒有膽量對專業課教師、或對高數和英語教師的教學提出質疑,卻有諸多勇氣對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觀點、方法、事例提出意見和爭論。這些客觀事實,無形中對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提出了較高的素質要求。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教育部也相繼出臺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思政課創新計劃等許多方針政策,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專業、學歷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明確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具有馬克思主義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專業背景,這些都為黨務人員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設立了更高的標準。
3.我院黨務人員隊伍整體素質與區外院校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綜合各項數據,可以看出我院黨務人員隊伍人數較多,總數僅比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少2人,占全院教職工總數的17.8%,高出區外院校10個百分點以上,但兼課教師比例卻低于區外相關院校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一部分黨務人員根本無法承擔教學工作,碩士以上研究生等高層次人員比例更是低三成以上。因此,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這些差距,并找出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進而從隊伍數量、年齡和專業結構、教育培養、黨務工作和教學工作統籌安排與調整等各個方面要全面加強黨務人員隊伍建設,全方位提升黨務人員隊伍的素質,更好的促進學院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三、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制定學院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將黨務人員隊伍建設納入其中,進一步明確“專職黨務人員十兼職思政教師”雙重隊伍建設模式。黨務人員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諸多方面。一是隊伍建設要有頂層設計,即“站得高”。學院要將黨務人員工作隊伍建設納入學院整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不能形成黨務人員隊伍建設單打獨斗的局面。必須從高校黨建科學化發展的全局出發,立足于推動學院內涵發展,緊緊圍繞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核心開展系統設計。即黨務人員招錄引進時就以“專職黨務人員+兼職思政教師”的隊伍建設總體思路加以考慮,關注新招錄引進黨務人員的學歷、專業背景等因素,降低今后學院培養培訓的成本。二是隊伍建設要有前瞻性,即“看得遠”。要為黨務人員設定職業規劃,合理安排業務工作和教學工作,切不能將黨務工作人員整天埋身于各級各類報表、會議和記錄之中,變成專業荒廢、套話連篇,上不著天,下不接地的機關官僚。
(二)有針對性的加強和做好黨務人員培訓工作。有計劃地重點選送思想表現好、能力突出的中青年黨務人員參加較高層次的脫產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政治理論、思想作風、業務能力三個方面。政治理論培訓重點內容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他們能夠準確把握黨的方針政策,清醒了解黨的建設的基本任務;思想作風教育的重點內容是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養黨務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業務培訓的主要內容是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法學等與業務相關的基礎知識,全面提升黨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三)指導鼓勵黨務人員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鼓勵其登臺授課并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當前,隨著黨和國家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視,教育主管對高職院校思政教師的任職資格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如新招錄思政教師必須具備馬克思主義學科的相關背景,如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經濟學等,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并制定了思政教師退出機制。隨著高校思政課的熱度提升,高素質、高學歷的思政教師已成為“搶手貨”。盡管區外國企創辦的高職院校黨務人員隊伍中高學歷人員比例較高,但與同地區政府舉辦的院校相比,數量和比例也存在一定差距。而對于我院而言這方面的差距就顯得更加明顯。因此,要鼓勵黨務人員,特別是中青年黨務人員積極攻讀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等相關專業研究生,進一步增強其理論深度和知識厚度,為更好的勝任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同時,要完善黨務人員考核激勵機制,將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納入黨務人員晉升、評先評優的考核范圍,積極鼓勵并制度化安排黨務人員登臺授課,通過教學捉進黨務人員理論學習的提升,通過理論學習的提升促進思政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四)開發具有黨務人員特色和可以發揮自身優勢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載體。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門數有限,加之黨務人員本職工作繁忙和專業所限,不可能期望由黨務人員隊伍來承擔《概論課》《基礎課》《民族與宗教》等主要思政課程的教學任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一門內容博大精深,范圍領域寬泛立體的綜合類課程,黨務人員隊伍通過發揮自身優勢和改革創新,依然可以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黨務人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工作優勢,將黨章黨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員發展培養、校園文化建設、團青工作開展等內容開發成適合自己,不同于專職思政教師的特色思政課程,以《形勢與政策》課程、大學生理論社團教學指導、籌建黨建沙龍、黨建文化走廊、思政選修課等作為有效平臺,完善實踐教學路徑,定期開展國情黨情社情調研、紅色文化考察與傳承等實踐活動,實現黨建理論教育和思政課堂的延伸。
二是在促進黨建和思政課教學互動互鑒,探索建立課程思政等方面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當前,國家正在大力倡導探索建立“課程思政”,即使一些黨務人員由于專業限制,無法承擔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工作,但在承擔其他專業課、基礎課乃至公共課的教學工作中,依然可以利用自己的黨務工作經驗豐富的優勢,更積極的、更充分的挖掘上述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其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內容,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學院探索建立“課程思政”、開展“三全育人”工作做出自己特殊的貢獻。
三是黨務人員多集中在學院組織、宣傳、統戰等黨群等工作部門,在把握新媒體時代高校黨建工作規律性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因此,黨務人員可以把控好“互聯網+”高校黨建和思政工作新平臺,整合線上線下有效資源,打通高校黨建和思政教育的“微通道”。
(五)科學合理的統籌協調黨務人員兼職授課,實現本職工作和思政教師工作共促進、共提高。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和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國有企業創辦的高職院校中的崗位適應性要求、標準會越來越高,工作業務能力單一的教職工是難以勝任崗位需求的,也會使自己今后的發展受到制約。因此,要科學合理的統籌黨務人員黨建工作和教學工作,適宜的安排黨務人員走進教室,登臺授課。一是以教促學,通過教學發現自身理論學習的短板和不足,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提高;二是通過教學,了解學生的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黨的方針、政策和理論更快捷的傳達給大學生,更好的完成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三是通過教學方案的制定、實施和組織,進一步豐富學院黨建工作、校園文化建設、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內容和資料;四是合理的規定兼職教師的任課數量。要明確黨務人員抓黨建工作的主責主業,要在保質保量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結合自己的專業能力,合理的安排教學工作。每周課時量以2-4節為宜。五是通過科學的人力資源調配,有效降低學院的人工成本和人才培養成本。通過調研,區外院校在校生規模均在萬人以上,教職工總數在600人左右,廣義的生師比為16.7左右;我院全日制在校生人數為1600人左右,每天在校學習的培訓學員平均在800人左右,合計應在2400人左右,廣義的生師比為9.6,人工成本遠高于區外學校。因此,充分發揮包括黨務人員在內的機關工作人員內部潛力,充分發揮兼職教師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我院人力資源緊張,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的困難。
參考文獻:
[1]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
[2]《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土作會議精神重點任務的通知》(中組發[2016]26號)
[3]《高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的通知》(組通字[2018]10號文件).
[4]劉曙東.高校黨務于部隊伍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6.
[5]方敏.加強高校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研究[J].新課程,2016.
[6]楊秀敏.高職院校兼職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的問題和對策[D].吉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