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濤 王成杰
摘要:運動是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何種運動對于平衡能力效果更佳還存在爭議。通過對不同運動對老年人的影響進行綜述,探討在不同的運動對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通過綜述,得出如下結論(1)大部分運動對于平衡能力都有積極的提升效果。(2)運動對于平衡能有提高效果,但停止練習后會隨著時間消退。(3)多樣化的運動方式對于平衡能力的提升更全面。
關鍵詞:老年人;平衡;運動
如今全世界都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2017年我國60 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17.3%,而日本60歲以上老人高達32.79%,老年人已經占了總人口的一大部分。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如果跌倒預防戰略沒有短期效果,到2030年跌倒造成的傷害人數將翻倍。運動可以改善人體平衡能力,對于預防跌倒有重要意義。目前已存在大量的運動手段來提升老年人平衡能力,但不同的運動有其針對性和局限性,本文描述不同運動對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系統評述不同運動對于老年人平衡能力之間的優缺點,以期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研究提出參考意見。
一、平衡
(一)平衡的概念
醫學上認為,平衡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人體所處的一種姿勢或穩定狀態,屬于靜態平衡;一是指人體在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時,能自動地調整并維持姿勢的一種能力,屬于動態平衡。如果人體重心的重力線落在支撐面之內,人體就是平衡的,否則人體將處于不平衡狀態。
(二)平衡的分類
人體平衡可以分為兩類[1]:一類是靜態平衡,即人體或人體某一部位處于某種特定姿勢,例如坐或站等姿勢時保持穩定狀態的能力。另一類是動態平衡,包括兩個方面:自動態平衡,即人體在進行各種自主運動,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種姿勢間的轉換運動時能重新獲得穩定狀態的能力;他動態平衡,即人體對外界干擾。
二、運動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
(一)太極拳
太極拳是我國武術運動的代表性拳種,一直以來深受群眾歡迎,是一項參與人數眾多的武術運動項目。太極拳運動節奏舒緩,且有較多的下肢支撐動作,對于練習者的身體姿態控制與肌肉力量都有著促進作用。大量研究證明太極拳運動對于老年人靜態平衡能力有顯著的提升效果。相比之下長期從事太極拳、廣場舞和健步走鍛煉老年女性的靜態平衡能力,太極拳擺動速度、擺動總軌跡長以及睜眼右足站立下的外周面積均優于廣場舞和健步走,太極對于靜態平衡能力提高效果最佳[2]。此外太極拳運動對于動態平衡能力也有顯著提升效果,洪都對老年人進行6個月太極拳練習,通過修訂版跌倒效能量表評價試驗組老人平衡能力總分由11.35降低至7.1,顯著的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3]。太極拳相較于快走練習雖均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但太極拳提高的更快,停訓后太極拳組的平衡能力維持效果更好[4]。綜上所述,現大量研究均證明太極拳對于平衡能力有積極的改善效果,是當下最熱門的方式。太極拳在對于靜態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優于其他運動。在動態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上優于健步走,但與舞蹈和操類類運動之間各有千秋。這可能與太極拳的動作特點運動形式有關,太極拳動作舒緩,較少有大幅度、快速的跳動轉身動作。
(二)抗阻運動
劉劍對12名老年男性受試群體實施為期16周的距屈肌群和膝伸肌群抗阻訓練,練習靶部位肌肉生理橫截面積增大,平衡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從練習前的(16 17±8.45)s,但柔韌素質顯著下降[5]。
(三)舞蹈及操類運動
舞蹈和操類運動是一種伴隨著音樂的全身性運動,其節奏感強,動作幅度大。李靜研究發現太極拳、秧歌、健步走均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軀體平衡能力,有利于預防跌倒。老年人經過32周的有氧健身操鍛煉,實驗組比對照組的睜眼平衡能力平均增加 18.67s,閉眼平衡能力平均增加 9.47s;停訓30天,實驗組的睜眼和閉眼平衡能力雖然有所降低,但仍分別高于對照組12.56s和7.39s。有氧健身操對于老年人平衡能力有改善,且對于平衡能力有一定的保持效果[6]。
綜上所述,舞蹈及操類運動對于動態和靜態平衡能力均有提高效果,但對于動態平衡能力有更積極的意義。
(四)健步走
健步走是一項以促進身心健康為目的、講究姿勢、速度和時間的一項步行運動,它行走的速度和運動量介于散步和競走之間,健步走的特點易于掌握,不易受傷。健步走對于老年人平衡能力相較于其他運動提升效果一般,但卻可被各年齡段接受。
(五)其他
彭燕群對11 名無乒乓球運動經歷老年人進行12 周乒乓球鍛煉,12周后在用星狀伸展平衡測量,在各個方向所能達到的最遠距離實驗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大,12 周乒乓球鍛煉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動態平衡能力,對預防跌倒有一定的作用[7]。肖春梅對36名健康老年人分別進行單項平衡訓練組(ST)、固定雙重任務訓練組(FP)和不定雙重任務訓練組(VP)健康老年人,為期8周。不定雙重任務訓練組(VP)是最佳化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防摔倒的訓練方法[8]。韓來國對老年人進行12周的非穩定性訓練,12周的非穩性訓練對提高或改善老年人的下肢平衡能力有非常顯著的效果,非穩性練習對提高或改善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效果好于一般性、常規性的體育鍛煉,能改善老年人在身體失衡狀態下的平衡控制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9]。
綜上所述,乒乓球、不固定雙重任務、非穩定訓練對于平衡能力都有積極效果,可以作為鍛煉平衡能力的手段。非穩定訓練與真實情景更為接近,但其鍛煉條件相對較高,但其硬件條件較高。不定雙重任務訓練該訓練方式為鍛煉平衡能力提出了新的思路,在未來可用不同經典運動相互組合促進平衡能力發展。
三、小結
運動是提高平衡能力的重要方式。根據現有的證據,得出以下3點結論:(1)大部分運動對于平衡能力都有積極的提升效果。(2)運動對于平衡能有提高效果,但停止練習后會隨著時間消退。(3)多樣化的運動方式對于平衡能力的提升更全面。
四、展望
運動對于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預防老年人意外摔倒的一個重要手段。本文總結了不同運動對于平衡能力產生的不同影響。在本綜述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研究不同的特點運動之間的相互組合,最終有望找到更有效持久的鍛煉方式,以達到更好的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效果。
參考文獻:
[1]Pollock A S,Durward B R,Rowe P J,et al.What is balance?[J].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0,14 (14):402-406.
[2]張猛,王鳳,宋旭,et al.常用鍛煉方式對老年女性靜態平衡能力的影響[J].醫用生物力學,2018 (3).
[3]洪都.簡化太極拳運動干預對減輕社區老 年人害怕跌倒的效果研究[D].City,2016.
[4]孫威,毛德偉,逄峰,et al.太極拳和快走練習對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2,48 (5):75-80.
[5]劉劍.抗阻伸膝和跖屈練習對老年人柔韌與平衡能力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 (7):48-50.
[6]張興東,呂強.有氧健身操對老年人單足站立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07,27 (17):1728-1728.
[7]彭燕群,贠福鑫,翁錫全.12周乒乓球鍛煉對老年人動態平衡能力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8,38 (05):103-105.
[8]單項任務與雙重任務條件下平衡訓練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2,48 (3):100-103.
[9]韓來國,鐘全宏,春潮.非穩性訓練對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 (18):5207-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