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詩
關鍵詞:網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方法
在以李娜為領軍人物的中國網球界中,多數文章表示中國選手和外國選手的差距在于體能與技術方面的差距。但是隨著李娜向世界排名問鼎的時候,李娜本人也表示,在頂尖運動員比賽中,運動員的比賽心理開始占據更大的比重。當自身的技戰術與體能與對方選手相差不多時又或者長時間比賽還無法顯示比賽優勢時,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好壞開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克服不良的心理狀態并積極的利用良好的心理狀態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正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在高校中,雖然比賽壓力沒有世界頂尖選手的壓力大,但也是有其自己的壓力來源。對此,通過對高校高水平網球運動員進行心理調查,探討影響網球運動員心理狀態的干擾因素和比賽中的心理變化,并將其訓練方法進行收集,對比總結得出一些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心理訓練方法,為高校網球教練員和運動員提供心理訓練的有效參考依據。
一、研究方法
(一)訪談法
設置相應的訪談提綱,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訪談了2名高校網球隊教練員和2名北京市國家級網球裁判。并根據訪談提綱的結果進行歸納整理,設定問卷的維度。
(二)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采取分層抽樣法,對不同級別、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分別進行選取,得到5名4.0(網球水平,后面同)女生,5名4.5女生;5名5.0男生,5名5.5男生。對抽取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分為5個維度,分別是比賽歸因、運動自信、目標感、心理準備與心理調節、心理疲勞。分析問卷得到高校高水平網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現狀。
二、對高校高水平網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現狀分析
(一)比賽歸因
在成績好和成績差的時候進行比賽歸因所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當成績好時,多數人認為是自己的努力程度高;當比賽成績不好時,開始出現外部歸因。運動員多數不能進行正確的比賽歸因。
(二)運動自信
運動員運動自信水平的高低與運動員的運動能力成正比例關系。運動自信水平越高,運動成績越好。而運動自信又往往是通過較好的比賽成績來提高的。
(三)目標感
兩個學校運動隊都會設立目標獎勵。直接鼓勵:根據比賽成績取得相應獎金,在物質上的獎勵;間接鼓勵:通過榮譽增加大家的成就感和榮譽感,不斷提高目標。
(四)心理準備與心理調節
運動隊雖沒有專業的心理訓練方法,但是通過調查發現,隊員的調節方法其實質就是心理訓練方法,像轉移注意力、深呼吸、語言開導都屬于心理訓練的范疇。通過肢體或語言的開導達到身體和心理的放松。
(五)心理疲勞
心理的疲勞往往是由身體的疲勞所引起的,而心理的疲勞又會反過來加劇身體的疲勞。隊員往往會先進行自我調節,或是求助他人,或是通過轉移注意力,通過休閑活動進行調節。
三、總結得出高校高水平網球運動員心理訓練的一般方法
1.正確比賽歸因法:對比賽結果進行客觀的總結。在每次比賽結束后,進行個人總結。總結的方式不必太過嚴肅,主要在于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劣勢所在,有針對性的進行提高。
2.合理對比法:比賽的奇妙性在于競爭,不只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獲取準確資料,分析對手的優勢和劣勢、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準備、有態度、積極爭取,合理自信。
3.設立目標法:設立目標并不斷調整。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合適的可以達到的目標。建立目標時,不應只是教練單獨決定,應是你和教練共同制定的結果。
4.交流法:網球比賽中單打比賽雖然是一場一個人的戰爭,但是也需要從隊友或教練、親人身上得到鼓勵。而在雙打比賽中,配合好壞是能否獲勝的關鍵。加強交流,分享自己的疑惑也是改善自己心理狀態的重要方法。
5.談話法:自我談話,一旦發現自己的心理產生波動,嘗試安撫自己。與自己交流,鼓勵自己。
6.內部比賽法:在平時的訓練中分組進行模擬比賽。在相對公平的配置下進行比賽。在模擬比賽過程中也可以刻意模仿比賽時可能會發生的突發狀況,做到有備無患。
7.放松練習法:在感覺到情緒波動或緊張時,強迫自己深呼吸,或聽歌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緩解心理壓力,使得全身放松。
參考文獻:
[1]季瀏.運動中應激的行為分析與行為控制[J].安徽體育科技,1992(5):47-51.
[2]許麗梅.倒U理論與喚醒狀態的調適[J].百色學院學報,2009(4):82-85.
[3]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曹石見.對乒乓球運動員注意力訓練方法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5(2):16-17.
[5]路陽.網球運動員比賽過程中的心理調控研究[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