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瑞江
摘要:目前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令人非常擔憂,本文主要分析高職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影響因素,這對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旨在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同時為提高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影響;職業院校;體質健康;因素
高職學校體育教育要以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增強學生的技能、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為中心,這也是發展高職學生體育教育的首要任務。但是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以及筆者所在學院體質測試的結果都可以看出,目前高職學生體質健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耐力、速度、爆發力、力量素質繼續出現下降。
為了提升學生體質健康,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工作者必須適應形勢的發展和人才培養需求,及時分析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因素,通過多方努力,加強體育教學改革,增強學生的體質健康。學生體質下降不是一個偶然的問題,是由很多原因發展而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學校因素
(一)體育課程設置不足
由于高職教學的特點,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多為2年或者2.5年。以筆者所在院校為例,采用2+1的教學模式,只在一二年級四個學期開設體育課程,每周一節體育課,每節體育課 90分鐘,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共十六次課。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專業實訓課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與體育課程造成了很大的沖突,學生體育課堂鍛煉實踐不足,導致體育課時嚴重不足,嚴重影響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受學院師資影響,體育課程也會安排合班課,體育老師接收學生數量比較多,無法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受學校場地器材,教師水平的制約,學校開設的體育項目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些因素都導致體育授課質量降低,學生體質健康也無法通過體育課而有效提升。
(二)場地設施匱乏
多數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經費投入較低,場地設施匱乏,制約了學生體育學習的需要。以筆者所在院校為例,學院沒有綜合化的體育館,所有的體育課都是在室外進行,室外空間也不充足,還比較容易受到天氣等客觀問題的影響,一旦出現大雨、大雪等惡劣天氣,體育課不得不被中止,體育課程數量本來就比較少,授課時間又被縮短,很多教師都存在難以完成授課任務的問題。
(三)教學方式落后
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趥鹘y教學模式下,學生發展的重要渠道就是課程教學,而這種方式由于沒有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形成高度的重視,從而致使學生的運動潛能很難有效的發揮,進而抹殺了學生的運動個性,影響了學生體質健康的提升。
(四)師資力量不足
高職院校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而相應的教師的數量卻沒有增加,最終形成了師生比例失調的局面。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體育教師的工作量較大,平均每個教師帶10個以上教學班,有的體育老師每周為30課時,且每個班30-50多名學生,有的體育課還存在合堂,教學質量沒有保證。很多高職院校對于公共課程不夠重視,比如體育教師的待遇不好,在物質基礎不足的條件下,很難吸引優質的體育教師,只能大量招聘外聘教師,外聘教師大多是一些體育院校的在讀研究生,自身沒有豐富的實際教學經驗并且更換非常頻繁,從而促使教學過程很難順利的進行。
二、社會因素
學生體質健康的好壞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社會影響因素也是非常主要的,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重智輕體的思想仍然存在。雖然社會不斷進步,但是部分人腦中仍然殘留著社會偏見“讀書至上”,這種偏見在不同程度地影響管理者、師生,直接影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體質健康。另一方面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引發一系列變革,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想觀念逐步改變,科技發展導致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職學生體育活動大大減少,多數成為“低頭族”、“手機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體質發展。
三、家庭因素
很多家長忽視了對孩子身體方面的鍛煉,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有部分高職大學生受家庭影響,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對健康觀念認識不足,其身體素質也不容樂觀,導致了肥胖、超重和近視的學生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另外,傳統的應試教育,家長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沒有足夠的重視,以筆者所在地區調查為例,文化課培訓機構異常爆滿,而體育培訓機構人員寥寥無幾,家長普遍認為在體育鍛煉方面是沒有必要投資的。
四、學生因素
高職院校學生缺乏科學的體育運動觀念和健康的體育生活習慣,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導致體育課“邊緣化”現象的出現。另外高職學生體育基礎不高沒有養成熱愛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對體質健康沒有足夠的認識,一方面受場地器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學生運動量不足,另一方面受現代生活的影響,很多學生更愿意“宅”在宿舍玩手機,體育鍛煉的不足不僅導致了高職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還誘發了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生。
影響學生健康的因素很多,都會給高職大學生的實際體質健康帶來影響,高職院校需要積極對教學理念進行調整,從各個方面對職業教育教學體系充分改進,給高職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體育教育,切實提升高職大學生的體質健康。
參考文獻:
[1]王晶.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研究[D].泰山醫學院,2012 (4).
[2]王軍利.關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存在問題的思考[J].體育學刊,2015,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