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愛斌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氣排球;課程教學;改革
一、氣排球運動的特征分析
作為一種本土球類的運動項目,氣排球運動是在6人制排球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具有如下特征:①較強的集體性,只有通過合作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②較低的球網,其中女高1.9m,男高2.1m,能減少打球時的跳躍,確保運動的安全;③靈活的規則,能做到手腳并用,便于推廣和普及;④較大的彈性,由軟塑料制作而成,重量是傳統排球的50%,不易對人體造成傷害;⑤適應對象廣,運動量適宜,即便是體能弱的人也能快速學會;⑥較大的球體,飄移于空中的速度慢,便于控制[1]。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其在體育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性,通過氣排球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能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能力基礎進行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氣排球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
第一,提高重視,加強宣傳。學校領導是否重視體育工作直接關系到體育工作的實施效果,如學校領導若重視氣排球課程教學,則課時安排、器材和場地、比賽經費等都能獲得足夠支撐,學校也會具備良好的體育運動空間,促進師生的積極參與。通常宣傳是人們了解、認可新事物的重要手段,氣排球雖然在老年群體中有較大的影響力,但青少年群體對其缺乏了解。只有讓青少年了解和認識氣排球,才能使其主動參與到項目運動中,所以加強氣排球的宣傳與影響十分之必要。如:在學校展板中利用圖片或文字等方式將氣排球的運動價值、戰術、技巧、常識等進行介紹;鼓勵學生觀看氣排球比賽,對氣排球的魅力加以體會;開展與氣排球運動相關的講座活動等。高中學校宣傳氣排球運動的最佳方式就是開展該項運動,通過氣排球課程教學的設置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感受氣排球的健身作用,進而熱愛上這項運動。
第二,改善器材與場地設施。高中氣排球課程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器材和場地設施,這也是完成氣排球教學任務的物質保障。部分高中學校在氣排球的硬件方面未投入較多的經費,只要求滿足基本需求即可,并未在此基礎上開發利用其它場地,導致氣排球課程教學效果不佳[2]。為此,學校必須要嚴格執行相關文件,對氣排球教學的相關器材與場地計劃進行合理完善,確保器材設施配備的齊全性;同時做好器材和場地設施的維護工作,以便順利實施氣排球課程教學活動。當然學校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對校內的體育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優化利用,特別是對氣排球場地與羽毛球場地的綜合利用,進而滿足師生的運動需要。
第三,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新課程理念強調:在課程中要及時反映科技新進步、社會新變化和時代新要求,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有效傳播現代知識、現代文化、現代理念。近年來,氣排球相關的出版期刊和論文數量不斷增加,這些論文涵蓋了氣排球的功能價值、起源、教學方法、戰術、教學內容等各個方面,為氣排球課程教學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高中學校開展氣排球課程教學活動時,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優秀教師和專業人員編制氣排球課程的教學大綱。同時體育教師應立足于這些教學大剛,根據本校的場地現實和師資力量,結合學生的特點及要求,對氣排球校本教材進行科學編寫,并在學年教學計劃中納入氣排球運動,以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加快氣排球課程教學的改革步伐。
第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中學校應該制定獎勵評優的激勵機制,鼓勵體育教師自我完善、自我發掘;或者是積極引進優秀的氣排球教師,組織教師定期參與相關的培訓教學活動,如安排教學交流和觀摩的活動,為不同教師提供互相學習的平臺和機會,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強化師資隊伍建設[3]。同時學校要認真監督氣排球課程教學工作,以免氣排球活動或氣排球課程被擠占;或者是對氣排球教師的課時量進行科學安排,確保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來開展教學活動。另外,教師應該認真履行自身的教學職責,將氣排球運動的價值和特點加以發揮,認真做好氣排球課程的教學工作,為創設良好的氣排球文化而不懈努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氣排球是一項對身心有益的運動項目,將其納入到高中體育教學中具有較高的可行性。高中學校只有提高學校領導對氣排球的重視,加強宣傳,改善器材與場地設施,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才能確保氣排球課程教學的順利實施,進一步加快課程改革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梁紹源.高中氣排球課程設置研究[J/OL].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3):106.
[2]董建偉.山東省高級中學開設氣排球課程的可行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3]邢中有.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氣排球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 (32):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