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敦博
關鍵詞:職業教育;改革;體育教學;策略
在職業院校培養計劃中,體育課程是重要一環,當前學校教育體系改革中針對體育教學改革已有一定效果,但在課程規劃、教學方法等方面沒有針對職業院校特點合理設計,難以培養出專業化應用型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培養學生自出學習與創新能力,形成完整體育教學體系,保證體育課程中器材完整性,重點培養學生具有職業特色的體育能力,幫助其可以更快上手今后職業工作,實現職業教育教學目標。
一、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現狀
(一)體育課程設計缺乏特色
體育課程是職業院校教學重點改革科目,但在當前課程改革中仍舊沿襲傳統體育授課內容,缺乏職業院校課程特色,上課時基本以傳統田徑、球類等項目為主,學生很難按照自身興趣選擇體育課程[1]。在上課過程中學生不能鍛煉自身專業技能,也難以因體育課培養自身興趣,不能完成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任務。
(二)體育課程授課內容過于復雜
當前在職業院校體育課程設計時過于追求全面,教學體系繁雜,在短期內學生會接觸多項體育運動,難以掌握其中技巧與學習體育樂趣,并且其中大部分是之前學習內容,只能簡單乏味的重復。對于課程設計沒有有效優化。在上課過程中一般以競技性項目為主,學生學習過程中難以感受體育魅力,不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
(三)體育教師缺乏專業教學方式
當前職業院校體育課程相關教師很少有相關項目專業訓練經驗,并且一般缺乏學習精神,不能及時學習先進教學案例,掌握最新教學方法。授課過程十分機械化,一般以老師展示學生模仿,最后自由訓練的方式教學。對于特定項目沒有能力講解其中技巧與知識,學生不能成為教學主體,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四)對學生考核模式比較單一
對體育項目考試時應當強調多維考核模式,但當前體育課程考核只參考學生相關技術掌握程度,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不能反映學生學習內容。這種簡單的考核評價,模式會嚴重打擊相關同學學習積極性,考核評價也難以起到相應促進規范作用。整體評價過于主觀,僅憑教師難以保障考核公平公正性[2]。
二、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
(一)優化課程教學目標
職業教育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體育作為一門基礎課程應當按照職業教育要求設計特色授課內容,強化職業教育訓練。在學校教學目標制定時應當重點關注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通過分層合理規劃學生培養方案,逐步培養學生職業相關技能。學校不能只關注學生考試成績,應當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與其中行為品格養成,為今后職業道路奠定基礎,通過合理設計體育課程學習目標促使體育愛好伴隨終生。
(二)簡化繁多教學內容
學校應該重點強化授課內容合理性,體育課程是學生身體素質基礎,上課過程中需要重視授課內容簡潔性、專業性。比如,在體育課程設計過程中可以按照學生年級分層教學,一年級訓練學生身體素質與相關理論知識,為之后學習打下堅定基礎,二年級注重學生興趣設計不同授課內容供學生選擇,在三年級中重點關注學生與之后工作銜接,加入模仿實際工作場景的體育課程內容,形成學校教學特色[3]。
(三)增強教師專業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充分尊重學生學習需求,改變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習應當積極組織體育教師增強相應項目專業訓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認識學生心理特征,完成學校教學任務。教師應當具有主動學習意識,教學過程中深刻理解相應教材有關內容。比如,教師應當提前掌握現相關教育心理學、所授項目技能、生理學、運動學等有關知識,上課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指出其中不足之處,在保證教學效果同時維護學生不受運動損傷。
(四)多維度考核學生成績
在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過程中應當改善原有的單一體育考核模式,更注重學生平時訓練態度與自身素質增長狀況,綜合評價學生體育知識、合作能力、動作要點、學習態度、能力增長等全面評判學生教學效果。多維度評價體系應當起到激勵學生學習目的,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相關項目訓練,提高學校教學成果。此外應當根據職業教學特點關注學生相關職業技能訓練狀況,得出期末綜合評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同于傳統課程,體育課程具有鮮明特點,可以幫助學生身心同時成長,培養堅韌意志與職業素養,是職業院校教學重點科目。體育教師應當革新自身教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自主學習、個性成長的教學觀念,合理設計授課內容,針對同學特點制定專門培養方案,實現學校教學目標。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需要長久堅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逐步完善學校培養體系,最終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韓亞非.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方法創新策略研究[J].才智,2016(30).
[2]江木燦.新時期我國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13):105-106.
[3]徐文峰.探析高等職業院校公共體育教學的方法創新和改革[J].才智,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