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風云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方法
由于素質教育思想逐漸深入人心,人們對于學生體育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逐步增加,使得小學體育教學不再是文化教育的附庸,而是成為了學生全面成長與發展當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在推動小學體育學科完善和創新的過程中,就是除了把體育教學作為完善學生體育素質的平臺以外,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穩定完善心理品質的形成,使得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彼此促進和相互融合,從而提升素質教育的實效性。
一、體育教學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通過對過去小學體育教學進行調查發現,是在設置教學內容時比較單一,主要體現在把教學側重點放在生理知識教學上,關注學生體育技能的發展,比如跑步技巧、呼吸技巧等。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應試教育思想對體育教學的影響非常深刻,重視的是學生智力能力方面的進步,通常會忽略學生的心理特點,這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在如今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需要徹底打破過去的教育模式,沖破應試教育思想,促進學科完善和創新,給學生全面學習提供支持。所以小學體育教師不能只是就生理部分內容進行教學,還需要在其中有意識的穿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促使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尤其是引導學生形成心理健康基本概念,為學生規避和化解心理障礙問題打好基礎。例如,在體育競技項目活動當中,不少學生會為了比賽勝負或個人排名而悲傷沮喪,甚至會讓很多學生出現極度自卑的心理,導致她們在今后的體育活動當中都對自己沒有信心。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積極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為學生補充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在身體素質以及體育技能水平方面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差別,所以在體育競技活動當中必然會出現相應的排名結果,應該用正常心面對這樣的結果,主動向他人學習優勢和長處,同時也要認可自己的能力,增強信心。
二、利用心理健康知識開展體育教學
就小學體育教學而言,導致教育教學出現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教師選用的教學方式不夠合理和恰當,這一情況的存在會讓學生在學習當中遇到較大困擾,也會降低學習效率。尤其是提倡小學體育教學當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將兩種教育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就必然涉及到整合教育方法的問題。體育教師除了要在體育教學當中有意識穿插心理健康知識以外,還需要積極利用心理健康知識開展體育教學,發揮心理理論的指導作用,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規律,同時尊重教學規律。教師要積極革新教學思路,基于教學和學生發展實際利用心理健康知識給學生提供健康積極的體育學習環境,為體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學的整合提供必要支持。例如,考慮到小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組織開展體育競賽活動,或者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抗,看哪個小組的表現更優異就能夠獲得優勝。再如,考慮到小學生有著非常明顯的個體差異,小學體育教師要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在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之后,設置分層教學任務和教學指導方案,讓每個層次學生都學有所成。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融合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是時代發展,科技進步以及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在如今的大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的職責得到了拓展,從原本的單一技能教育拓展延伸了其他的教育內容,特別是理論原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受此影響,體育教師不必再一味固守原本的教學場地,不再僅僅在操場上開展各種體育活動,而是要運用好其他的教育平臺,特別是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體育教師可以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和指導,為學生補充拓展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即便利于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又讓學生受到心理上的熏陶。在多媒體信息的呈現上,教師要積極運用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不同的形式進行表達,注意結合生活實例,增強學生對于心理知識和體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培育綜合素質過硬的人才。
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發展,是時代進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這讓小學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難度有所提高,也要求教師逐步提升自身的教學綜合能力,調整教學思想以及教育方法,有效調動各個方面的資源開展體育教學,加快體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速度。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既要關注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又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在兩種教育相互整合和彼此促進的過程當中增強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