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克華
摘要:近年來,雖然黑龍江省高校經管類課程教學一直在探索改革創新,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在分析現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經管類課程;教學改革;黑龍江省
當前,黑龍江省內高校大多都開設經管類專業,為了符合社會的需求以及改革傳統教學手段,雖然一些高校在設置經管類課程時不斷加大實踐學時的比例,但并沒徹底轉變教師主導的單一講授模式,經管類課程是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的學科,但一些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期末前突擊復習的“水課”依然存在。因此,省內高校經管類課程教學模式仍然需要不斷改進。
一、黑龍江省高校經管類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手段單一
當前黑龍江省經管類專業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大多沿襲傳統做法,即上課時教師板書或者PPT教授,學生記筆記,課后師生互動較少,教師對學生的反饋情況知之甚少,考試前教師帶領學生復習課程重點,學生考前努力一下,考試過后對該門課程的記憶不深刻。部分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會重視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比如常用的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等,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多媒體當做是板書的替代,沒有起到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興趣的作用。
(二)考核機制仍需完善
完善的考核機制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黑龍江省高校經管類專業對學生期末成績考核時,主要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閉卷筆試,另一種是課程論文。對于閉卷筆試的考核方式,學生經常通過考前復習老師課上強調的重點及刷題的方式通過考試,考試后對所學知識印象不深;課程論文也是常用的一種考核手段,但有時課程論文不能覆蓋學生上課所學內容;另外,學生在提交論文后,如果老師沒有仔細閱讀,那么也可能會使學生不能嚴肅對待課程論文,甚至在網上復制、粘貼。一些學生覺得期末考核之后得到的成績低于預期,主要原因在于覺得自己上課學到的知識并沒有在期末一張試卷上表現出來,老師不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
(三)教學內容和社會需求脫節
高校的專業設置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課堂教育則取決于崗位需求。然而,當今一方面企業存在缺乏高素質人才的困境,另一方面畢業生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可見,高校培養的畢業生和企業需要的人才之間不是直接對接的。有些招聘企業反映,應屆畢業生到對應崗位后對待工作常常表現為無從下手,體現出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之間的差異。這就需要高校經管類課程設置不斷更新,真正和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清楚社會需要本專業具備什么素質的人才。
(四)實踐教學質量亟待提高
實踐教學能夠提高學生適應工作的能力。經管類專業的學生,除了掌握書本知識外,更需要通過實踐來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經管類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包括校內和校外實習。校內實習主要以專家講座、軟件模擬等方式,這類校內實習或實訓一般按照教學大綱布置任務,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但還是難以聯系社會。校外實習通常涵蓋假期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等。這兩類實習可以增加學生和社會接觸的機會。大多黑龍江省內高校經管類實習單位的確定有兩種方式:學校負責安排和學生自主選擇。有時學生對學校安排的實習單位不滿意時,學校通常同意學生自主選擇。但由于學生在實習單位時脫離了學校的監管,學生的表現學校教師并不能完全掌握。
二、提高黑龍江省高校經管類課程教學的對策
(一)完善教學方法,促進高效教學
首先,教師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不同的課程設計別具匠心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比如,教師可采用流程模擬、探討實際案例、翻轉課堂等教學手段,還可以配合教學內容對有關圖片視頻等進行同步使用,加深專業知識的直觀印象。其次,小班化教學是我國高校近幾年在探討的一種教學改革措施,由于班級人數的減少,教師能充分地展開互動式、探討式教學。學生的思想也能得到充分的表達。
(二)完善考核機制
課程期末考核是一項嚴謹的工作,主要包括考核方式的確定,期末考前命題及考后成績批閱等過程,但更需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依照所教課程的具體情況,采用筆試和面試等其他方式相結合的考核形式。另外,學生和老師在課下必須交流學習體會,為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在大考核之前也應適當設立相應的小考核。經管類課程和實踐的相關性較強,因此在期末進行考核時,還應通過各種途徑體現其靈活運用,不僅考查理論知識的掌握還將理論聯系實際,使考核不脫離實踐。完善考核機制不能停留在表面,重點是根據課程性質設計出一套系統的考核機制。
(三)教學服務于社會
黑龍江省高校的經管類專業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及時更新培養方案,教師調整課程教案和講課內容,從而吻合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二是要鼓勵教師把握專業前沿理論,所講授內容除了來自教材之外,還需要結合社會生活,探討解決社會發展中的經濟困境。另外很多高校教師都是從校門都校門,缺乏實踐經驗,可以鼓勵部分老師自己創業,加大橫向課題參與力度,加深和有關企業的合作,使教學實踐科研可以協同發展。同時,高校還需要及時整理對于在校生參與實習實踐的經驗,反過來調整課堂授課內容和手段,使高校傳授的知識更加貼近企業需求,使教學服務于社會。
(四)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一是打造實踐教學基地。整合經管類專業已有資源,把社會上的相關工作內容引進課堂,讓在校生、社會人員等面對面流程模擬。加深與企業、事務所等機構的合作,建立既能參觀學習又能安排實習的實踐教學基地。二是適當招聘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合理協調課堂教學和實踐實訓二者的比例,積極引進一些具有工作經驗并愿意從事教學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填補教師實踐經驗缺乏的空白。三是教師帶頭深入工作實踐。鼓勵和引導專業教師在兼顧科研和教學之后,能夠和學生一起參與實踐,向工作人員學習,豐富自身所教課程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1]孟莉.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專業經濟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J].高教學刊,2016(3):137.
[2]韓瑞萍.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專業經濟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4):110-111.
[3]張靜.高校經管類專業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在線,2012(3):157-158.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經管類課程中的應用研究(GBC1317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