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要:多媒體教學,是結合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手段,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運用于教學,從而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電腦多媒體;實驗研究
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不僅是教學手段的變革,而且促進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發展。因此,以教學設計原理為指導,合理應用現代媒體,改變課堂結構,探索體育與健康教學和電化教學的規律是這次試驗的主要任務。
一、試驗對象
本次試驗對象為初一年級的學生,全年級學生分成三個班(130人),重點試驗知識章節是籃球基礎理論知識。
二、試驗設計方法
整個試驗活動分為三個階段,即方案設計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和效果測量階段。
(一)方案設計階段
這次試驗依據多媒體教學設計的原理進行教學方案設計,主要內容有如下幾項:
1.尋找知識點,制訂具體教學目標
根據《籃球運動基礎知識》的特點,考慮到試驗的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可確定教學目標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這四個等級。
2.選擇設計教學媒體:
在教學過程中,除采用《籃球》(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通用教材)這本教科書外,教師還將《籃球裁判》(人民教育出版社)作為主要的參考書。
3.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
課堂教學由教師、媒體、知識內容和學生組成,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使這些基本因素相結合,使課堂教學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是:
(1)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
改變教師填鴨式講解方式,側重教師與學生的引導與交流,使得知識向學生的遷移。
(2)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各環節,動手、動口、動腦筋來調動學生各感官來促進學習效果。
(二)教學方案實施階段
教學方案設計出來以后,先以教研組為單位,邀請學校教務處電教組有關同事參與,進行試教活動。
(三)教學效果檢測階段
經過一陣教學嘗試后,設計出測量量表,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1.教學行動觀察
利用設計的表格,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測評。
2.學學習生態度的調查
對學生的認知程度進行測量,來檢查教學的效果。
三、試驗效果與分析
通過試驗活動,效果是多方面的,也是顯著的。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建設了一批電教教材、推動了電化教育手段在學科教育領域中多方面的運用。
(一)教學效果的提高
在教學中,由于廣泛的采取了多種電化教學手段使以往無法向學生展示的現象和材料成為可能,使以往教師靠口述解釋的過程,通過簡單明了的電教手段得以快捷清楚的呈現,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二)教學效果的提高
教學效果通常表現出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認知程度等方面:
1.學習活動的態度表現
問卷顯示分析結果如下:
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態度:
A.學生能理解教師課堂上的大部分知識
B.學生理解電教展示的大部分內容
C.影響學生對投影(幻燈)、錄像教材的理解的主要原因是:圖像質量太差和播放時學生沒認真看;
2.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認知程度
通過測驗,并對測驗分數進行統計分析,學生無論是在總體水平上或對各項知識內容的達標情況都較好。
(三)電教教材的配套建設
通過實驗活動,有效的促進了《籃球運動基礎》課程的配套電教教材的建設,這些教材主要有幻燈片、投影片、錄像帶等。
四、結論
通過試驗研究,為今后我們進一步搞好電教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采用了多媒體組合教學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組合了一些多媒體教學方式,在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提高學生認知的達標程度。
3.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在有限的時間里傳遞給學生大量的知識信息,擴大學生的知識方面,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4.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校教學改革活動的開展。
5.這樣的試驗活動要求電教人員與學科教師的密切配合,并要有較高的積極性和工作主動性。
6.試驗活動必須明確試驗的目的和意義,并圍繞它開展各項工作。
7.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具體的確定各項知識的教學目標,并以它為指南進行教學與媒體的選擇,設計課堂教學的結構等。
參考文獻:
[1]籃球[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籃球裁判[M].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家宏,于振峰.體育科學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4]肖平編.學校體育教材教法學[M].學習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