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愛英
【摘? ? 要】在政治課堂上,學生往往感覺到枯燥無味,很被動地去學,如何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自愿自覺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能認真學、主動學,真正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為使學生“需之切”,教師就得做到“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可見,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重要途徑。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的道德建構理論認為:個體獲得良好的道德觀念,是個體自己自我發展的過程;強調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個體自主地建構;這種建構產生的道德利于轉化成個體自覺的意識和責任感。這就要求道德教育必須通過一種“中介”來激活個體的道德判斷、道德推理,從而使學生將老師傳授的道德內容同化、順化、平衡為個體道德。這個“中介”就是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
【關鍵詞】初中教育? 思想品德? 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60
一、利用情境教學已成為當前教師最常運用的一種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依據教材有意識地創設一種情感和認知相結合的教學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得以模擬再現,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思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有效地獲得知識的系列活動。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情境的創設應圍繞著達到以下教學效果而展開:
1.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創設情境,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諦。
3.創設情境,拓寬視線,豐富課堂教學。
4.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潛移默化教育學生。
情境創設應從前期教材內容的導入,延續到課堂情緒全過程的感知體驗,一直發展到學生主體性知識體系意義的構建,情境的創設貫穿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的始終,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了,而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和諧互動。以下是創設情境的幾種手段:
(一)問題情境法
思維總是從疑問開始。一個成功的教學過程,教師總是要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步步激疑、導疑、釋疑。教師應善于靈活應用課本、聯系學生實際,設置一些有層次的、引人入勝的啟發式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質疑能力,并進行合作、探究的學習。創設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自行探索發現、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二)形象情境法
合理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可以有效的提供大量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包括圖片、視頻和文字資料等。使原本抽象的內容生動、具體化,促使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幫助學生縮短理論與現實、課本與生活的時空距離,提高學習效率。
(三)故事情境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摒棄傳統的說理呈現方式,大多以故事或小材料為呈現背景,我們可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故事情境,讓我們的初中學生從故事中或材料中闡明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四)實例表演情境法
初中思想品德有些章節的戲劇性、情境性是較強的。對這樣的課,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或角色自居,效果會更好。教師指導小演員體會材料中角色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對小演員和觀眾都會受到啟發和教育。既深入明理、激發情感,又形成導向、利于導行,訓練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作用常常是教師語言闡述所起不到的。
二、創設情境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一)要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情境教學的前提條件。如果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么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可以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
(二)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的主動參與是實施情境教學的重要基礎。只有真正參與,學生才能入情入境,這時的教師是導演而不是主演。情景教學給學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臺,從而使學生感悟到了自身的主體地位和學習責任感。
(三)用于創設情境的教學材料要精,不能濫
首先,要求我們要克服那種認為教材中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創設情境的誤區,事實上教學情境的創設也要有合適的教學內容。
其次,要注意經常變換創設情境的方式,否則,學生會認為這太“濫”了,“沒味道”,而情境激趣的功能則蕩然無存。
再次,運用的情境材料不能是學生已經了解得差不多的熱點,而應當是學生不太了解的或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社會現象或自然現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力。
(四)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創設情境過程中,教師努力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迫使學生不斷去拓寬思路,開創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去獲得創新成果。
另外,開展情境教學也可以延伸到課堂以外。在小結中,布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或者是讓學生參與創設新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就是回歸自然,回歸生活。通過教學情境創設可以實現學生情感體驗的近距離遷移、拉近與現實的距離,更能突出新課程中學生道德教育的實踐性和有效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