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平
【摘? ? 要】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的是,語文教學范圍較廣,氣氛較活躍,教學目標更具有活泛性。大家都知道,小學生年幼好動,他們無法像高年級學生一樣安靜地坐在教室里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尤為期待老師在教學中設置的各項活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巧設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學習。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 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37
接觸過各個年級的學生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最為親密,友情最為純粹。他們愿意相信自己的同學,愿意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所有。因此,在小學教學中,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因為小學生之間的坦誠相待,并且善于成群結(jié)伴玩耍的特點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能順利進行。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能有益于整個教學過程。
一、小組合作學習有益于小學語文的教學
新課改明確提出,現(xiàn)代語文教育講求的是高標準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一個小學老師的任務不再只停留在完成教科書上知識的傳授,這樣只是完成了教學三維目標中的知識目標。而新時代的教學目標要求要滿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要輔助學生學習課本知識,還要有意識地提高小學生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情感體驗的能力。
很多語文老師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究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也有不少語文老師在教學中開展小組探究活動,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適用于語文教學中的各項活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比較固定的,即老師以自己的方式向?qū)W生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在整個教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的合作探究能力都沒有得到絲毫的發(fā)展。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和小組成員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眾多語文教學活動中。
比如,在講每一課的字詞部分時,老師可以給班上的每一個小組布置學習任務。讓各個小組共同協(xié)作學習字詞的拼音、釋義、組詞和造句。并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交流。在小組學習中,老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個體差異劃分小組成員,小組成員的組成應在人數(shù)、組員能力方面保持大體一致,這樣才能保證各組學習的效率不相上下。老師應在每組組員中,選出一位同學做組長,負責本組同學學習的工作。各組學員都應該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就字詞的學習為例,每一小組的組員都應該自行準備一個筆記本,通過分工學習,記錄整理字詞的讀音、釋義、組詞和造句。小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都將學習到團隊協(xié)作意識,小組成員間互相協(xié)助學習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這對他們?nèi)蘸蟮膶W習,踏入社會后的生活都有無限的幫助。
二、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老師應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改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學是老師“一統(tǒng)指揮”完成的,老師被錯誤地定義為學生學習的主人,不僅要費心費力地講解知識點,還要輔助學生學習,完成作業(yè)。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會得到鍛煉,并且還會讓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決心。每一位老師都必須明確,學習是學生的任務,老師只是“領(lǐng)學生進門的師傅”,老師只有輔助學生學習的義務。
從傳統(tǒng)的教學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即使老師爭分奪秒地教學,學生不遺余力地學習,教學效率也不是特別高。而在小學階段,老師就應該讓學生明確,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任務,要想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xiàn)。而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就是學生之間相互協(xié)作,自主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時間由學生自己把控,他們會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主動完成任務。和聽老師講課相比,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而言更具有目的性、計劃性。聽老師講課,他們只會全神貫注地去吸納老師講的知識。在整個聽課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個聆聽者,他們的學習能力無法得到鍛煉。從長遠的角度來分析,決定學生學習成績的并不是每一次測試中所取得的分數(shù)的高低,而是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需要從小培養(yǎng),讓它成為學生學習中時刻重視的一項指標。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三、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上文中我已闡述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影響,但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固然好,但小學語文老師也需要明白,在語文教學中,即使穿插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教學,但整個教學過程中還是應該以教學為主。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它無法取代教學的地位。“教學”這個詞眼體現(xiàn)的是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的一個貫通的過程。這其中,無論是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是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只有“教”和“學”的完美配合,并相互促進,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小組合作學習強調(diào)的只是學生的學習活動這一板塊,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顧及學生的知識儲備結(jié)構(gòu),盲目地開設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只會讓學生缺乏相應知識的學習。
如果把整個教學過程比作一座房子,那學生的學就好比是磚瓦,老師的教就相當于是整個房子的框架。眾所周知,房子的框架起穩(wěn)固重心的決定性作用,老師的教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穩(wěn)扎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善于把控教學時間和小組合作的時間,這兩項時間的比例能嚴重影響教學效率。為了學生學到扎實的語文知識,提高語言文字的學習能力,建議老師花在教學的時間要略多于花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在提高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之前必須以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為鋪墊。前文所提到的,以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字詞句為案例,倘若,一個小學生基礎較差,欠缺字詞句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這項自主合作學習活動還能順利進行嗎?只有將小組合作學習在合適的時機運用于教學之中,才能最大力度發(fā)揮其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已被很多老師廣泛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也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形式,它的存在為改變教學模式起著支撐性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合理地將其運用于教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