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武萍
【摘? ? 要】隨著現代科技迅猛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進,以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手段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迅速成為教師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值得信賴的有效手段,也成為學生青睞的學具。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是從科技進校園便開始的一項實踐,現已取得了積極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但也不乏亂用甚至濫用現象,為了提高信息技術使用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針對性,我們有必要共商其整合方法及效用問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 信息技術? 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34
從調查情況來看,高中物理是學生比較不喜歡的學習科目之一。除了教材編寫呆板外,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也是其主要原因。課標中提倡以探究性學習來引導學生構建知識,注重從生活角度出發來進行問題情境創設。本文就此作簡要分析。
一、情境教學設計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能加強對物理知識的記憶。記憶是思維的起點,對物理情境的認識是對現象本質規律的認識,這有利于把錯綜復雜的物理現象條理化、模型化、形象化。比如關于“勢能”的教學,如果我們講清了重力勢能要領的建立過程,重力勢能大小的計算,重力勢能與重力做功的關系等,就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一個物體在重力場中運動時重力勢能變化的情境,在學到電勢能時,通過與重力勢能的類比,從而建立相應的物理情境。
2.能促進物理知識的順利遷移。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原理和態度的遷移是教育過程的核心。”遷移就是大腦中已有認知結構所儲存信息的復活,在新輸入信息的作用下,參與同化或順應,從而獲得新的認知結構的心理過程。建立物理情境的過程就是認知結構化的過程。當新刺激物輸入住處后就會產生一種格式的反映,而忽視物理情境的建立,一味強調物理量的含義、單位、方向等,學生學到的物理知識就如空中樓閣,不能順利遷移。
3.是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手段。物理情境是抽象的“理”與具體的“物”結合的產物,它不是空洞的,也不是死板的;它是一幅幅富有生氣,富有規律的圖景。它結合了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既富于啟發性,又富于哲理性;既能培養學生的直接興趣,又能激發他們的間接興趣,這正符合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物理情境實施的原則
1.圍繞特定的物理知識點,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物理情境創設應該服務于一定的教學目標,應該有利于學生掌握有關的物理知識和物理思想方法,有助于理解物理知識的本質。
2.情境創設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其物理思維的發展特點。物理情境的創設應該與學生的物理認知發展水平相適應,應該基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3.情境創設要具有科學性、探究性、發展性和趣味性。也就是說所創情境的內容、結構與表述要科學。情境材料或活動應該富有探究性,利于學生從事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等活動:在內容與問題的信息量上應該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有利于學生進行積極、廣泛的思考。
4.情境創設要盡可能地真實,貼近學生的實際。物理情境的創設應該盡量源于學生的生活,不要脫離學生的實際。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不容易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并且在解釋物理情境的相關知識上花費的時間過多。
5.情境創設要激發認知沖突。創設物理情境應該促使學生原有的知識與必需掌握的新知識發生激烈沖突,從而導致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產生問題意識。
6.情境創設要注重教學的實效。創設物理情境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切忌嘩眾取寵,不講實效。
三、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策略
以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手段,集文字、語言、符號、聲音、圖形、圖像等多種媒體信息于一體,既能豐富知識呈現方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又能增大課堂容量,降低教學難度。如果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就能快速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是信息技術的基本功能。只要我們能在課件制作時,能將優美畫面、悅耳聲音、精彩視頻、激趣動畫等很好整合,制作出圖文并茂、動靜結合、影音輝映的導入課件,就能創設出具有誘思性、激趣性、煽情性于一體的教學情境,既能優化物理教學環境,使學生受到全方位的刺激,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產生不學不快的學習欲望。例如在教學《機械運動》一課時,我們就可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2000米高空飛行的時候,發現臉旁有一個小東西,以為是一只小昆蟲,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過來……畫外音:“飛行員抓到的是什么呢?原來是一顆德國子彈。”學生在驚奇之余,教師提出:“這名法國飛行員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本領呢?”讓學生眼觀其形,耳聞其聲,各種信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引起了學生好奇,產生了“我要知道為什么”的學習動機,這就達到了激趣目的。
2.搭建實踐平臺,促進學生更多參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讓課堂也搭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快車,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與學便由此有了更多實現方式。因此,我們教師要借助這一科技產物,充分利用網絡的優質教學資源和多媒體的交互技術,搭建更多實踐平臺,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但不論哪種學習方式,我們都要搭建平臺讓學生進行討論、合作解決以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特別是要給學生必要的反思時間,讓學生在這段時間內對整個問題涉及的知識和方法,對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運用知識和方法的過程進行必要的反思,通過對比自己和老師、同學解決問題的不同點進行反思,學會思考和調整原有的認知結構,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從而達到知識升華。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我們每一位身處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應該不懈追求的目標。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推進,教師已經由課程理念的學習階段進入到教學實踐層面的探索,課程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需要。物理知識的合理傳授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要求物理教學應是全面的教學,不但傳授物理知識和技能,而且也可訓練科學方法和思維。我們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將情景教學運用到物理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本文為: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課題編號:18PTYB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