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摘? ? 要】新課程改革主要任務是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充式學習”,但是意識決定存在,要想推進教學方法等具體層面的改革,就必須先使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轉變。語文教師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學生為本,實踐取向,終身學習”的新型教學理念。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師? 教學理念轉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65
學語文,也就是學思想、學社會、學自然,進行有關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作為一個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語文教育直接影響國民的整體素質,關乎國家的全面發展。我們的時代在日新月異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變革。作為社會一部分的學校教育也在不斷的變革。為了辦好我們的教育,為國家多培養創造性的人才,為了更好的實施課程標準,我們語文老師的教育理念,也要與時俱進,不斷的更新。
第一,要樹立服務于學生的意識。由于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的熏陶影響,學生和老師的關系一直由師道尊嚴所左右。也使我們的老師很少有,甚至沒有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在實際工作里,有的老師認為自己的教學不是在為學生服務,而是在高高在上的賞賜。更有甚者,對學生進行體罰,打罵。這些都是沒有樹立服務意識所造成的。
第二,要有平等合作的朋友關系的觀念。現在,新課標確認語文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就應以“對話人”的身份尊重同樣作為“對話人”的學生個體及其對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的選擇,自覺放棄傳統意義上把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思想。具體說來,“對話”的基礎,往往與民主、平等、坦誠聯系在一起,與共同在場、主動介入、積極參與聯系在一起。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尊重學生,盡可能多地要求學生。”我們不難看出其一方面是要求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使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伙伴的權利。老師和學生不是封建社會的父子,也不完全是上下級,而應該是互相尊重的平等合作的伙伴。我們只有正確處理師生關系,才能獲得學生的信賴,也才能輕松自如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會輕松自如地獲得更多的知識。
第三,要樹立大語文觀,即語文教學由知識化向生活化、實踐化轉變。新課程標準相當重視和關注學生生活經驗和對生活所蘊涵的語文教育價值。語文學習從根本上來講是與生活相聯系的。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等的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盡可能地溝通校內校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從課堂到課外,從書本內到書本外,從天文到地理,從人文到社會自然,從節選課文的一斑而窺社會生活的全貌。另外,從語文能力來看,它在本質上也是實踐的而不是認識的。語文教育教學應步入到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上來。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封閉的課堂教學的狀況,實施大語文教育。指導學生運用課內學習的知識和方法向課外延伸和擴展,去廣泛接觸社會和生活,從中吸取知識,吸取語言材料;參加廣泛、實在的語言交際活動,從中領會語言博大精深的內涵,練就運用語言的各種技巧和習慣。在語文教學里,我們要:
1.搞好字詞句的積累,這些,是我們提高語文素養的基礎。
2.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通過多閱讀,親身體驗,獲得語言的感受。
3.多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使他們的思維具有條理性、廣泛性,盡可能做到深刻性。
4.通過自己的創造性的教學,授之以漁,使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5.使學生了解、學習大量的中外文學名作,了解文化發展的趨勢、方向,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
6.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情趣對學生極為重要,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要通過我們的辛勤勞動,使學生知道什么是自然美、社會美、人性美。
7.在思想觀念上,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思想觀念、方式、方法去思考問題,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
第四,樹立正確的過程理念。“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里融入了語文教育界經過長期探索而達成的一種共識,為語文課程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施作出了理性的定位。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展開語文教學過程。在展開的過程中,要注意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多元性,使學生在精神上,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尊重人,重視人,發展張揚人的個性,珍惜生命。同時學會從多角度,創造性看問題,理解、容納、鼓勵不同的看法和答案的觀點。在教育過程中,還要注意這個實踐過程的形式的多樣性,如教學方式的多樣性,有畫畫、討論、戶外活動、游戲、表演等。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我在教學中,把“問題”上升為學生活動的核心,通過師生互動、平等對話、相互溝通、互助合作,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從實際問題入手,學科知識則滲透于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這樣,學生的知識的生成,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便藉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而得以實現。
第五,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凸現“以人為本”的價值觀,著眼于“開放創新”,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老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語文學習的主角,并且幫助他們進入學習語文的角色中。在教學設計上,我們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在教學方法上,必須讓學生自己接觸原著,讓學生對原著有一個親身體驗的過程;還應該十分強調設計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數量足、質量高、成系列的語言實踐活動的情境。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習慣能力,提高他們發現、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在學習中,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共同發展提高。
總之,我們的語文老師,一定要積極汲取新的教育知識,更新我們落后的理念,使我們無論在思想理念還是教學工作都要與時俱進,以便為我們的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