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恒
【摘? ? 要】為有效培育小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體育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真正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以及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 素養? 培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83
一、小學體育學科素養的內涵分析
體育學科素養是學生平時在體育學習和訓練中逐漸養成的修養。體育學科素養是通過后天環境和體育教育影響而形成的。如體育學科素養就包括了體育技能,它是體育素養的重要方面,主要指體育鍛煉技能與自我技能評價的能力;又如健康意識主要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愛好和興趣,以及在體育活動中制定出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體育運動項目。
二、小學體育學科素養的價值定位
小學體育學科素養的價值和意義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提出小學生體育學科素養的培養目標,這是貫徹落實我們國家教育教學政策方針的需要,是積極將國家體育課程改革新理念與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目標相互融合的需要;二是,大力培養小學生體育學科素養這是優化推進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動力,是衡量體育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三是,積極推進、培養小學生體育學科素養,有利于激勵學生養成終身體育、快樂體育的良好品質;四是,致力培養小學生體育學科素養,能促進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追求更高的素質培養目標。
三、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硬件設施較為缺乏
隨著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小學體育教學設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少學校的體育硬件設施老化比例大,教學軟件投入重視不足,體育教學創新不夠,運動場地和面積、現代運動器材配備與不斷發展進步的教育步伐不相適應。這些都制約了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體育教育缺乏重視
近年來,我國始終堅持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但有些學校對體育學科重視不足。不少體育課無形地被主科學科占據了,從而造成小學生失去了充分的體育學習和練習時間,嚴重影響了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師資力量不夠完善
不少學校由于體育學科師資力量的不足,體育教師少,而學生數量不斷增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育教學的開展。有些教師缺乏科學的體育教育教學方法,缺乏對體育運動強度的良好評估能力,也給小學生體育運動帶來了潛在的隱患。
四、小學體育學科素養的培育方法
(一)巧用激勵教學,營造快樂體育
激勵與評價是促進小學生體育學科素養培養的有效形式。小學生在激勵性課堂環境下努力學習,更有利于他們領會貫通必要的體育動作和技能、提升思維能力以及培育應有的體育素養。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運用激勵評價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教師經常利用激勵性評價,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上的亢奮。如,游戲教學就是一種寓教于樂的體育活動好方法,它能使以往那種相對枯燥乏味的體育課變成充滿樂趣的運動樂園。教師在一些球類游戲活動教學中,巧妙融入游戲環節,并激勵他們進行分組合作,開展富有趣味的運球游戲,從而使他們在游戲中逐漸掌握了運球、控球等技能,在游戲中熟練地掌握了體育知識。
(二)巧設教學情境,激發體育興趣
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是體育學科素養的重要表現。教師通過利用情境式教學和互動游戲、競賽等活動教學形式,借助不同的語言導入、視頻導入、音樂導入等途徑,創設體育活動環境,能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情感,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體育觀念,吸引學生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深入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例如,在“跳遠”教學時,教師巧妙將競賽活動形式引入體育課,先引導學生們細致觀察袋鼠、兔子等動物的跳躍動作,然后鼓勵他們模仿這些動物跳躍的樣子,努力進行比較,看一看哪一種跳躍方法能跳得更省力、距離更遠,使他們在嘗試競賽的活動中感受著跳遠運動的快樂氣氛。緊接著,教師又順勢導入下面的新課學習,圍繞規范的跳遠技術動作做好細致的示范和講解,并深入學生之中,了解他們的動作掌握情況,然后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組,指導他們進行跳遠小組比賽活動。學生們參與的熱情非常高,他們密切配合、相互競爭極大激發運動興趣。在此,教師將體育課程內容趣味化,有效地激發了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三)創新教學方法,指引主動學習
教師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對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體育素養培養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日常體育課中,教師常常忽視男女生在身體素質、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生理特征等方面差異性,在常態課混合教學中并沒有采取差別化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尤其必須認真研究男女生的學情差異性,不斷鉆研教材教法,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方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的有效培養。例如,在小學體育課中,教師先針對男女同學的身體素質、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生理特征等差異方面細致研究,通過分組的方式把不同層次的男女生合理分配在不同的學習小組,并要求各小組的學生應掌握好哪些動作技巧,以及達到何種程度,對他們加以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細致把握學生學情、加強體育學習指導,充分展現體育教育教學的運動性和人文性,這也是有效提升小學生身心素質的必要目標。我們教師必須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新理念,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圍繞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來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指引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學習和訓練。
五、結語
小學體育不僅擔負著提高小學生健康和體育素質的任務,而且承擔著培育體育學科綜合素養的重任。上文聯系小學體育教學針對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開展探討和分析,并力求探索有效培養方法,為日常體育課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曹忠.新時期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7,(4):21,84.
[2]尚力沛,程傳銀.核心素養、體育核心素養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概念、構成及關系[J].體育文化導刊,2017,(10).
[3]孔祥寧.體育教育與核心素養的對接和融合——兼論體育核心素養和體育學科素養[J].四川體育科學,2018,37(6):126-129.
[4]蔡紅軍.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6,(36):142-143.
[5]楊永娃,周潔.淺談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6):24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