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波
【摘? ? 要】教學要為生活服務,讓學生學以致用。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要讓為學生創造積極參與的環境,學生既能夠感受到知識形成的過程,又能夠更加明白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政治教學能夠由理論到生活,到實踐,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嚴格遵守道德規范的要求來做人和做事。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抓重點,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教學中設立一些富有啟發性的點讓學生主動地探索,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當中,不僅能夠學習知識,還能夠構建起科學思維方式和求真務實、踏實創新的學習態度。
【關鍵詞】高中政治? 哲學課堂? 生活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57
高中政治既是一門學科,需要掌握其基本知識在考試當中拿到相應的分數,又是一門和生活緊密相結合的學問,能夠幫助青少年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的生活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其現實意義、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優化的策略等方向進行了闡述,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生活化的意義
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當中教學生活化,可以增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高中政治內容理論性較強,在傳統的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更加注重對理論的闡述和理解,對于政治學、經濟學、哲學的知識,單純的用理論解釋理論,用抽象思維來解釋抽象概念,對于社會閱歷不甚豐富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困難,不能夠有效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部分教師對社會的關注程度不夠,不能夠將生活中的資源靈活的運用在政治教學當中。“處處洞明皆學問”,生活當中萬事萬物幾乎都和政治學、經濟學、哲學能夠建立聯系。如何從豐富的現實生活當中抽取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的結合理論給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其內涵,而非死記硬背。政治教學生活化,能夠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且當人們學習一個東西時候是盲目的,不知道這個內容的效用時,其積極性勢必是受影響的。然而,政治課程與現實生活結合的更加緊密,能夠讓學生清晰政治學習的意義,提高其主動性和積極性,更能夠掌握用政治學的觀點來思考和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
二、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生活化的誤區
把課堂內容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大家都會喊這句口號,在實踐執行過程當中卻容易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其內涵和本質。我們提倡政治教學生活化絕不僅僅是把每一個政治課堂當中的知識點用一個現實的生活案例生搬硬套來闡述這么簡單,這樣僅僅是第一步,還遠遠不夠。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和意義是希望通過生活化的授課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方法,降低學習的難度,產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如果徒有其表,引導不夠系統,則可能會使教學偏離軌道。過分依托于新的授課資源,輕視傳統教學的方式。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多媒體設備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很多高中政治教師單純的把生活化教學理解成,多給大家播放一些視頻、動畫、讓大家看看新聞,認為豐富了課堂中信息資源的渠道就算作“生活化”了。這樣的觀點也是犯了形式化的錯誤。新媒體資源是我們可以借助的外力之一,很有價值和意義,但是并不能走極端,不非應用到新媒體的資源就是好的。
傳統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創造良好的互動氛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實踐中來。在高考的指揮棒下,教學評價形式單一,是政治教學當中一直存在的弊病之一。我們該如何評價一個學生學習的好不好?我們該何時評價一個學生學習的好不好?我們該由誰來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很好的掌握了所傳授的知識?目前大多學校的答案可能是最后的考試成績決定。但是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可以思考的點,除了成績我們能不能明確一些其他的點來對學生作評價,我們可不可以增加過程性評價而不是單純的以最后的考試成績作為終結性的評價,我們能不能增加評價的主體,讓教師、同學甚至家長都參與進對學生的評價當中來。我們希望通過教師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其掌握知識,更幫助其學做人。
三、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生活化的策略
(一)甄選內容生活化
甄選生活化的內容,是政治教學生活化當中最重要的一環。教師需要在茫茫的信息當中,甄別出有時效性的,學生感興趣的,又能夠很恰當的對政治課堂當中的理論進行闡釋的知識。重視質量,精簡數量,把最有代表性的素材甄選出來。以“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這一授課議題為例,它是哲學當中內涵知識點較為多的一類問題,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如何利用素材講清楚這些理論呢?有的教師分別引用了諸多社會熱點來分別對這些理論進行講解,切合了社會熱點,也能夠讓學生感興趣,但是各個社會事件之間缺乏聯系,跳躍性大,讓學生難以建立連貫的思維方式。也有教師以“我的成長”為主線,分版塊為“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三個方面,在各個版塊讓學生進行反思,也舉出了一些先進性的案例給學生作為參考和榜樣,既和學生自身進行了連接,又讓各個事件之間進行了緊密的結合,使整個線索的鏈條非常清晰。
(二)教學目標生活化
樹立正確的授課目標有助于課程資料的搜集和教學任務的完成。誠然,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成績非常重要,但是這不能是政治教學唯一的目標。在全封閉的高中學校中,很多時候政治課堂是學生了解外面社會的唯一通道,如果教師能夠加以引導和幫助,會對學生自身的成長幫助非常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給學生本領,解答學生面對生活的種種困惑是教師的責任。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我們都不能定義其為超脫生活的,政治課程更是如此,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泛的理論,而是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的一門學問。我們定義政治教學的目標也不能僅僅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住枯燥的知識,更應該是以生活當中的應用為導向,讓學生學以致用,透過課堂上的學習,形塑良好的價值觀,指導現實當中的生活。
四、結語
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生活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目前實踐當中還存在著一些誤區,因此上文我對政治哲學課堂生活化的意義和誤區進行了梳理,并對政治哲學課堂生活化的策略進行了探析。
參考文獻
[1]周向陽.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中的實踐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79.
[2]徐小英.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路徑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8):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