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衛榮
【摘? ?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同樣也是學生提高學識,增強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當前課程改革背景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過,現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不容樂觀,教學效果不佳,學生興趣不強,學習效率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本篇文章將以初中語文實踐教學為例,重點分析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旨在打破傳統教學的枯燥古板,給教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09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大多都是教師開展的單方面的講授型課堂,學生處在被動地位,且為了應付應試教育,部分教師在閱讀技巧提升與分析上尤為重視,這導致學生在情感表達、思維發散、創新創造等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上有所欠缺,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教師要正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充分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增強語文課堂的有效性與實效性。教師要發揮自我主導作用,去探索和創新新的教學形式,有效實現新課改背景下對閱讀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以下是本文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幾點見解。
一、閱讀教學設計具有階段性
在傳統閱讀教學過程,不少學生表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是處于一種迷茫狀態,不知道該干什么,只是單純的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自主學習意識薄弱,自主學習能力很低,自然,自主學習效果不明顯,這對于語文閱讀訓練的開展是極為不利的。畢竟,在試題中是不會出現與課本上一模一樣的閱讀練習,如若學生只曉得生搬硬套,那語文成績是很難提高的。針對這種教學狀況,教師要教授學生閱讀學習的方式方法,并給出嚴謹的步驟流程,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指明方向,并鼓勵學生有效率的開展自主學習。一般而言,閱讀學習有三個步驟,即還原式閱讀,創造式閱讀,修改式閱讀,閱讀教學的開展除了上述步驟外,還必須提前做好閱讀準備,接下來,我將就這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
1.閱讀準備。要想增強閱讀教學效果,同時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前做好閱讀準備至關重要。教師先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個人意愿等,將他們分為不同的興趣小組,為后面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包括朗讀、背誦、聽讀等。這是閱讀教學開展的第一步,教師要進行合理分組,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并引導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培養自主意識,提高自主能力,保證最大程度的發揮小組探討作用。
2.還原式閱讀。還原式閱讀,顧名思義,就是要求學生將本篇文章進行熟讀,并通過這個過程,熟悉文本內容,并為后面的深入探討打下基礎。這個還原式閱讀的實現方式有很多,現階段,學生的自主還原式閱讀是比較普遍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能力,符合新課改要求下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不過,由于初中生自覺性差,自控力不足,這個自主學習的開展存在很大的阻礙,不少學生不知道在閱讀過程中要做些什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帶領學生了解全文內容,劃分段落,了解作者等,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閱讀,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創造式閱讀。創造性閱讀的開展,前提是學生對文章有了一個全面把握。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文本中的重點句子、寫作手法等進行分析,并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經歷與嘗試,展開自主理解,充分發揮自我的主動性與個性化,有助于個人思維的發散并豐富想象力,最終實現提高創新創造能力的教學目的。
4.修改式閱讀。修改式閱讀,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聯系已學習過的文章,將一些情感賞析,寫作手法的分析套用到本篇文章中來,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在“增,刪,調,換,改”的閱讀訓練,保證學生閱讀學習的全面性與系統性。
二、輔助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并將其作為切入口,保證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在傳統教學中,部分教師大多重視閱讀技巧,寫作手法,句段賞析等方面的講解,課堂較為單調,且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再加上閱讀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學習情況更是不容樂觀。針對這種教學現狀,教師要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閱讀課堂的趣味性。多媒體的應用能夠有效達到上述教學目的,教師要準確應用,在教學課堂中融入背景了解,文本朗讀,知識擴展等新內容,并且輔助于形象生動的視頻資源,從視聽兩方面對學生形成感官刺激,打破了傳統教學的生硬死板,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這個基礎,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閱讀教學的主體仍然是學生,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這個過程中,增強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合作交流教學就是常用的教學方式,通過學生們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過程,提升他們的自主意識,并在長期的訓練中,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等,一舉多得。再比如,學案導學教學方法,它是近年來流行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在嚴謹完善的學案引導下,教師給出閱讀學習開展的步驟流程,然后就由學生自主完成,構建知識體系,找尋閱讀的方式方法,有效增強自主學習的效果,提高閱讀部分的成績。除了上述兩種教學形式外,還有師生互動教學、提問教學、翻轉課堂等多種形式,教師要根據課堂需求,合理選擇,在有效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四、融入課外閱讀
單純依靠教材文本開展閱讀教學,未免過于狹隘。為了豐富課堂內容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課程需要,融入一些課外文本的閱讀訓練,更有助于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不過,課外閱讀的高效開展,文本的合理選擇是前提,下面,我將具體闡述幾點選擇要求。首先,要密切聯系課本內容,包括主題、思想、感情等,才能保證學生能力鍛煉的針對性。其次,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培養學習興趣。最后,文本的原則要密切聯系學生的能力水平,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找回自信,并進行有效學習。
除了上述介紹的幾點教學方式外,提高閱讀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要根據課堂需求合理選擇,保證在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淑娟.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74-75.
[2]楊二鳳.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0):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