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勤
【摘? ? 要】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文言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因為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是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有關文言文的教學也相當重要,必須受到我們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開展好初中文言文的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40
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是從小學就開始的,但是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文言文,都是非常簡單非常淺顯易懂的內容,沒有涉及到稍微難度深一點的文言文。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初中階段語文的學習,才是真正開始接觸文言文的階段,相當于是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起步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文言文教學至關重要。在初中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學,我們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地開展好文言文的教學,努力幫助學生打好文言文學習的基礎,為學生高中語文的學習做好鋪墊。筆者在本文中將對初中文言文的教學方法進行探討,進行簡單的論述。
一、幫助學生打好基礎,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剛剛邁入初中階段學習的學生來說,他們才算是正式接觸文言文,所以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來說是初學者。因為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學生們幾乎沒有接觸文言文,就算接觸到的文言文也是十分簡單,并且翻譯成了白話文的文章,所以并未真正接觸過文言文。因此在他們初中階段接觸文言文時,并沒有什么基礎可言,對于文言文中許多的字、詞、句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很難理解。所以在這個階段中,我們就需要幫學生打好基礎,做好鋪墊,為他們高中階段的語文文言文學習提前做好準備。就像是要修一座高樓大廈,也需要提前打好地基,只有一個好的地基,才能夠將一座大廈修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好,越來越穩。
在我們的學生剛剛拿到初中語文課本,開始學習文言文時,他們會覺得十分的新奇,對文言文知識充滿好奇,迫切的想了解。但是在這個階段,我們不能夠直接給學生翻譯成白話文,這樣去幫助他們,知道一篇文言文講的什么內容。因為通過確認的方式,他們并沒有去主動進行學習,沒有辦法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正如俗話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去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
因此在剛開始教授初中語文文言文時,我們要教學生如何去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詞、句,告訴他們古今異義詞、通假詞等,一點一點的將這些知識都教給他們,幫助他們打好文言文學習的基礎,并且逐步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將知識傳授給他們。這樣才可以幫助他們為今后高中語文的學習做好鋪墊,提前做好準備,讓以后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更加輕松。
二、突破傳統,采用白話文的形式開展文言文教學
在進行文言文的教學時,我們不能一成不變,始終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要突破傳統,采用白話文的形式開展文言文教學,更加的通俗易懂,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接受和消化知識。如果不對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進行突破,就會導致文言文的教學效率一直提不起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也提不起來,難以為高中階段的語文文言文學習打好基礎。
正確的文言文教學方式,應該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突破傳統,不只是按照常規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采用學生易懂易接受的白話文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初中階段的學生本就剛剛結束小學學習,步入初中,開始接受文言文知識。他們之前接受到的語文知識都是白話文,還不習慣文言文的文字,看起來十分費力費勁,很難理解清楚。所以在剛開始進行初中文言文的教學時,我們還是要盡量將文言文的教學采用白話文的形式開展,幫助學生逐步適應,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而不是一上來就按照傳統的方式,要學生去學習文言文,直接理解文言文知識。因此剛開始進行文言文教學,一定要突破傳統,將文言文改成白話文的形式開展教學,幫助學生逐步適應,最后再更好的進行文言文教學,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
三、文言文學習難度大,因此運用典故來支援教學
文言文的學習難度十分大,可以說是初中語文學習階段中最難的知識內容之一,因此教學的話,一定要借助其他的知識幫助文言文教學。在筆者的文言文教學中,用過許多的教學方法,借助過許多其他的知識來幫助文言文教學,通過許多的實踐,我發現通過運用典故來支援文言文的教學,是非常合適的一種方法,這是我采用的多種方法中最高效的一種,因此筆者在這里特地提出來,希望給廣大教師作為參考。
在文言文的教學情況中,筆者觀察到許多的學生都存在有一樣的問題,那就是覺得文言文讀懂難,學習難,背誦難,總的說來就是學習起來十分費勁。并且隨著其他課業的增多,許多學生還覺得時間不夠,精力不足,覺得學習壓力十分大,所以對于文言文的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這樣的文言文學習,連教學開展下去都很難,更不要說高效率的開展了。所以運用典故來支援文言文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言文知識,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法。
在文言文教材中,會涉及到許許多多的歷史故事,包括非常多的典故,這些都是我們運用到教學中來,非常有效,非常合適的教學支援。因為運用典故作為支援,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去學習文言文的欲望,從而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因為聽故事不僅是小學生喜歡的事情,而是所有人都喜歡的事情,尤其是語文中涉及到的那些典故,都是歷史上一些名人的故事。在給學生的講解文言文知識時,涉及到這些典故,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多的了解文言文,了解語文歷史,掌握更多的關于語文的知識。從而還可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將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得更久、更遠、更好。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的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成績組成中占分比很大的一個部分。所以在進行初中語文的教學時,我們教師一定要注重文言文的教學,不能對文言文教學掉以輕心,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留下漏洞。上述內容中,筆者僅僅是提了自己的觀點,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觀點,因此希望廣大的語文教師可以一起努力,找出更好的文言文教學方法,幫助提高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聲桂.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探討[J].南北橋,2017:50.
[2]楊莉玲.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的探討[J].課外語文,2015(18):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