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秀
【摘? ? 要】寫作是學生觀察世界、描述世界、發表感想的一種重要方式,寫作能力高的學生表達交流能力也比較高,學生的綜合發展潛力也是比較高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作文教學,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本文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實際,結合寫作能力培養的相關研究,提出了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技法? 掌握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04
“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作文體現著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情感體驗、思想高度、思辨能力、感知能力、文學素養等綜合表現能力,是學好語文至關重要的一環。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語文作文的初始階段,也是學生為作文打下初步基礎的關鍵時期,影響著小學生的初步作文水平。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基礎需要出發,激發學生對語言的運用熱情,引領學生感受作文語言的魅力,增加學生對“寫作文章”的參與度,提高學生作文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打好作文的基礎。
一、激發寫作興趣
寫作是語文學習中最辛苦的腦力勞動之一,需要學生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很多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不知從何下手,再加上教師指引不明確,評價過于苛刻,導致學生喪失對寫作的興趣。因而對于教師來說,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當注重對于學生的自我興趣培養,這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根本途徑。創立學生的寫作愿望是實現教學目的的第一步,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為目的,開展教學活動。比如說,開展作文交流活動,讓學生在班級中交流自己的寫作心得,讓寫作“困難戶”感覺寫作并沒有那么難;把優秀作品做成展覽,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適當的表揚寫作優秀的學生,通過獎勵“小紅花”等類似獎勵方式去鼓勵寫作有進步的學生,同時也要鼓勵其他學生。這不僅會提高寫作優秀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帶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去鼓勵學生的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增加學生寫作信心。在寫作初期教師應適當降低評價標準,以保護學生的寫作欲,并以鼓勵為主,以提高寫作興趣,教學過程中逐漸增高評價標準,這樣才會增加學生寫作信心。
二、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讓學生積累充足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足夠的素材來充實自己的文章。創作源自靈感,靈感來源生活。小學寫作也是一樣,小學生人生剛剛開始,沒有太多的人生閱歷,也沒有足夠的情感感悟,所能想的以及所能寫的只有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而且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比較強,對一些身邊生活中的事情或者是事物都抱有一顆想追溯其根源、全面透徹了解的心態。因此,教師可以緊抓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對其所處的生活用心觀察,從觀察中積累寫作的素材,在生活中發現作文,在作文中體現生活。此外,教師要在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的基礎上教導學生寫作方法和技巧,小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還比較少,語言組織能力還比較差,教師要從組詞、造句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利用正確的詞句表達對生活的觀察。引導學生進行生活的觀察,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度挖掘,依據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制定相關的觀察對象,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描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相關的自己領悟。
三、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語文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學生無事可寫大部分是因為平時素材積累不夠,而僅僅靠課本又不能完美的解決素材積累的問題。例如我在教學讀后感寫作這一課時,學生大部分寫的是書本課文讀后感,且單調乏味。對于這種情況,我為了提高班上孩子的素材積累,列出了一些適合小學生的書單,提倡學生多閱讀課外書,并以列出的書單為主其余書為輔。為了規范專門制作了摘抄本,讓學生對其中的好詞好句進行摘抄、仿寫;每日搜集至少五個生詞與成語,培養學生的詞語素材積累;一段一百字左右的美文,并對其中某句話進行仿寫,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看完一篇課外書后,寫一篇兩百字的心得,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每天由教師進行檢查批改,這樣不但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又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面,令學生不再視寫作文如猛虎,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經常性的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使學生能夠在閱讀優秀的作品時學到更多的文學知識,幫助學生寫好文章。
四、轉變批閱修改方式
小學語文寫作評改方式有很多種,每一種對應的評改效果也有所差別,如師生評價,教師能根據學生寫作成果給出專業性的評改建議,使得他們根據評改內容進行有目的地優化,彌補寫作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修改完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教師批改之后學生的完善,另一種則是學生自身的修改完善。教師批改之后學生的完善能夠更加直接的指出小學生在寫作方面的某些不足,但這樣的修改完善對于教師們批改指導小學生的時間和指導的力度有很高的要求。過早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原本寫作后的疲憊感再加上受到批評后的失落會令學生很容易失去對作文寫作的興趣;過晚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則又會因為與學生完成習作后的時間間隔過長,導致學生可能會對自己的作文內容有所遺忘,指導并不一定會有效。相對教師的指導而言,學生之間的交流修改更能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利用課余時間探究寫作上的問題,更加積極地進行優化,養成良好自我評改習慣。多樣化的評改方式完善了小學語文寫作評改機制,為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提供了多種方式。讓學生批閱自己的文章、或者別人的、或者和別的同學交換互閱,之后再自行修改自己的文章,相信一定會收效很好。
五、結語
小學是學習乃至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小學生是一張白紙,知識就是書寫的墨,而語文寫作是畫筆當中最為主要的一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好那執筆人,將生活、書籍、世界的模型初步勾勒。教師應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寫作,為學生以后的學業、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元虎.小學語文教學不可忽視學生寫作技法的掌握[J].教學與管理,2018(2).
[2]王小鋒.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技巧的分析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3):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