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燕
【摘 ? ?要】進修學院會計專業因其面對學員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和普通的專業院校有所不同,更加注重進一步高深素養的培養,以及知識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所以本文中我就有針對性的探究進修學院會計教學如何培養學員的知識素養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會計 ?知識素養 ?實踐能力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06
眾所周知,二十一世紀是我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飛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經濟方面,我們進入高速發展的時代,并且在世界經濟循環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所需要的金融從業者人數增多,人才缺口也就相繼變大,尤其是相對于基層的行業領域人才需求量突增,如從行業發展實際來看如今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基層性的金融人員如會計從業者等需求將長期的保持在一個供求不對等的階段。這也就無形中增加了我國會計等相關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的壓力,各院校開設對應金融專業的同時,一方面注重相關專業的擴招,另一方面也從社會既有金融從業者人才再培養的角度出發,促進社會相關金融從業者進入專業院校進修,從而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知識素養和實踐技能,進而進一步填補人才市場的高質量金融從業者供應的不足。本文中我就聚焦于后類人才的培養,從進修學院會計專業教學的角度,談談我們如何結合當前的社會行業發展實際,結合對應的人才需求做好對應的會計從業人員的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的培養。
面對著市場經濟對于高新技術行業依賴性的加強,面對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和行業發展的多樣性,同樣我們對于會計類人才的要求也就更為嚴格,但是當前社會會計從業者調查顯示,當前會計從業者往往存在三個方面的顯著問題:一是,會計從業人員整體平均素質不高,而且會計從業者之間的素養差距存在一定的兩極分化現象;二是高素質的會計從業人員較為缺乏;三是,伴隨著金融行業的飛速發展,德不配位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當前拋開普通的會計全日制專業教育來說,國家也大力鼓勵會計從業者,尤其是基層的會計從業者能夠進入專業院校進行知識和能力的再造,優化知識結構的同時,也從理論和實踐方面進一步加強會計從業者的能力和道德等素養的培養,從根本上優化我國的金融行業從業隊伍建設,為將來應對更多樣化的經濟發展大環境做好準備,也為齊心協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實現經濟持續騰飛。本文中,我就從進修學院會計教師的角度出發,談談如何做好日常教學工作。
一、做好課程規劃,培養學員知識素養
對于會計專業進修學員來說,大部分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已經有較為充分的實踐經驗,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反而更容易犯常識性的錯誤,并且缺乏理論性的知識體系。那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先要著眼于知識素養的培養,從理論知識教學入手,做好對應的課程規劃和教學內容的創新,從而促進知識教學的有條不紊,全面、具體。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處理好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之間的關系。對于具備一定從業經驗的學員來說,專業類的課程基礎的內容基本沒有學習的必要,反而是基礎的內容學員在實際崗位上知之甚少,甚至是直接忽略。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狠抓基礎,將最為基礎的內容涉及全面,且條理性的呈現出來,從而補充學員的知識框架漏洞。當前,基礎知識教學中我們還要避免內容的重復性,側重于實踐性,避免學員心理上感受到“不實用”。
其次,在會計教學內容的設置過程中,應當重視相關社會課程的教學。會計屬于金融領域的一類職業,和數據打交道,和金錢利益相關,所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往往涉及到行業與行業之間、行業內部各部分之間的協調,所以實際教學中,我們要以社會需求為基準,根據新時期會計結構的新變化,發展的新趨勢,全面的涉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如會計實務等,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鍛煉起對應的專業核心素養,并拓展能力,開拓視野。
二、創新教學形式,培養學員實踐能力
對于會計從業者的再學習活動,基本都是為未來在會計行業領域內能力更上一層樓做準備。所以對于進修學院的專業教學我們更要側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啟發教學為主。對于進修學員來說,已經具備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部分理論性的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將問題拋給學員,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而激發學員的思考積極性。例如先通過系統性的講解將基礎類專業知識講解清楚,然后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教學拔高,并啟發學員自主思考,主動學習。
其次,在會計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給學員更為充分的學習自由,培養其探索實踐能力。例如通過研討式教學,拿現實中的實務問題,或者教材中的對應理論問題,讓學員查找對應的文獻資料,組成小組探究對應的解決策略等,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適當的提示信息和解決思路,但最終還是要依靠學員集體探討進行完成,從而培養學員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性思維。
三、加強職業素養和道德素養建設
會計涉及各行各業,并且是一個和金錢打交道的行業,事關國計民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更要加強學員的職業素養和道德素養建設,從而為未來會計行業領域的清正風氣塑造奠定基礎。
首先,在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理論和實踐方面加強學員的職業素養構建。例如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播放對應的模擬實驗、案例等視頻,讓學員針對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出并分析,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潛移默化的糾正學員的錯誤認知,樹立其正確的職業觀,提高其職業素養。
其次,在會計專業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要以身作則,給學員樹立良好的榜樣,并且結合“逆向教學法”,給學員普法,給學員講解違反職業道德的法律后果和社會后果,例如結合最常見的偷稅漏稅、挪用公款實例等,尤其是選擇臨近時期的案例,便于學員知悉,給出對應的批判分析,并且從法律角度給出一定的評斷,從而達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總之,對于進修學院的會計專業教學來說,我們面對的教育群體不同,教學目標也自然而然的產生變化。作為教師來說,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洞悉行業人才需求,從知識素養、實踐能力以及從業道德等各方面出發,結合學員的實際情況制定契合的教學內容和策略,最終實現教與學的完美契合,為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謝日榮.多媒體技術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4):242-242.
[2]李云珍.淺議會計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J].職業教育(中旬刊),2005(1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