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榮
【摘 ? ?要】高中化學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集理論與邏輯推理于一體的學科,該學科的教學目的除了使學生學習化學基礎知識以外,主要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有必要為高中生在化學這一學科做好教學工作,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化學根基。所以需要著重提升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 ?自主學習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21
由于我國教育中考試內容繁多,并且大部分教師和家長對考試成績及其看重,因此應試教學成為了當代普遍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潛意識反抗心理,尤其是面對自己的弱勢學科。為了增強自身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改變現在的應試教育模式,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以及借助教學工具來更好的講解課程內容。這樣才能高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在目前高中化學的教育情況
在當下的教育現狀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教育問題,但是總結出來是以下的幾點:在課堂上教師只是進行知識的講述,學生的社會豐富性缺乏很多;而且也缺少了許多的真實性,這體現在了課堂上教學活動較少、他們之間的交往也是十分的單一。講課時的教學背景顯得古板、虛假,在許多時候沒有基于實際,不去帶領學生進行化學實驗,老師只是單純的講課。而他們創造能力的缺失體現在了進行基礎的知識教學,教學的思維形式單一。許多學生沒有重視化學課程,僅僅是看成了一種得分的方式,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去理解化學知識中蘊含的對于學生能力的鍛煉、和自身的開發。眾多的高中生為了分數而背上了包袱,不會去主動、自行的去學習化學。這樣一來,時間一久,他們自己的創造性因為得不到發揮而退步了。
對于高中生來說,自身已經有了很好的邏輯的思維方式以及看待問題時的辨證方式,并且每一位高中生進行理解知識的時候,自己也有獨特的技巧,但是高中生只是進行讀書,還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自身的閱歷也顯得相形見絀,所以在面對一些有些復雜的問題的時候會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由于沒有受到專業的訓練,所以一些學生在進行思維跳躍的時候顯得有些局限,這樣一來,自己的學習的效率和化學考試成績就會很難得到提升[1]。由于一些教師自身的局限性,沒有很好的認識到新式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重要性,還是一味的進行“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對于許多的化學方程式,還是要求自己死記硬背,這樣單一、固定化的教學方法,再加上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時間一長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完全喪失,學習的熱情也會隨著下降,所以,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完全錯誤的,這給學生的知識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都帶了很不好的影響。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實際的讀書環境和他們最終的效果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他們處于一種好的環境可以使得孩子學會進行自主的學習,并進行創新知識的掌握。根據這樣學習的方法,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需要進行創設一個好的自主的學習的環境。這樣的話,就可以成功的激發出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總的來說,如何進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們在完成一項任務之后,往往會產生十分強烈的成就感,教師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成就感。進行一些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以及物質化學性質的探究,使得他們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對于學生獨特的想法要注意進行保護,這樣也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取得一舉多得的辦法。
2.化學是一門起源于生活的學科,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和生活相結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他們產生了興趣,那么自然就會去進行課前的預習,教師可以在下課之前給學生留下有關下一節課的問題,使他們進行自主的課前預習,對他們的能力也是一種鍛煉[2]。
三、創設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的教學理念指出應該多以實踐為主以教學為輔。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要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把學習當成興趣,而不是去應對考試而復習。如學習“氨氣性質”一課時,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講課過于理論化、課本化,至于學生是否明白其中原理并不關心。新教改后,更加注重孩子從根本上弄懂知識含義,因此可以設置教學實驗,讓同學帶著為什么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的問題在實驗中尋找答案。取質量不同的氨氣放入相同體積相同密度的液體中,探究氨氣在水中的變化,只有親自操作,在實驗中不斷產生問題并進行思考,才能找到學習的樂趣,在實驗中學習并進步[3]。
全新的教學理念中,添加了許多新的教學方式。這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知識學起來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有許多種方式去學習。我們可以在教學中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來對他們受教。可以將一個問題給出多個答案,讓同學們從多個方面來對事物進行考慮這也可以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一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當然也是可以通過學習培養出來。
四、結束語
化學教師要在大的教育背景下,不斷調整課堂的教學方向,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一種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操作,并在實踐中創新思考,敢于提出質疑,勇于突破局限,在課堂互動交流中充分活躍自身的創新思維,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寸得欽.基于高中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機化學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2]胡勝男.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的研究[D].聊城大學,2018.
[3]劉菊萍.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