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國澎
【摘 ? ?要】歷史學科擔負著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增強學生文化素養的重擔,加強歷史教學至關重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不過,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還比較突出,極大的阻礙了教學的高效開展,故而,采取有效解決措施,解決當前問題勢在必行。
【關鍵詞】初中歷史 ?存在問題 ?有效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70
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教師要全面分析阻礙歷史教學高效開展的原因,并從根源出發,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旨在有效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同時,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培養。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強
當前的歷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課堂效率低下,教學氛圍凝重,造成這種現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不強。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大多開展的講授型課堂,且多以理論知識的傳授為主,一般都是教師說,學生勾畫,千篇一律的教學形式會極大削弱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熱情,長久處于這樣的學習狀態下,甚至會有部分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厭倦心理,逐漸抵觸歷史學習,在課堂上做其他與歷史學習無關的事情,自然,學習效率低下是可想而知的。另一方面,歷史知識的分布比較散亂,如若學生不進行有效歸納,那后續復習工作的高效開展將會存在極大的困難,這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歷史成績,成績難以提升又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降低學習熱情,難以培養學習興趣。沒有了興趣的指引,學生是很難以自主積極的狀態加入到歷史學習中來的,不僅歷史基礎知識的學習存在問題,而且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也受到了限制。故而,采取有效教學手段,加強學生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
(二)顛倒了教學主體,未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
不少教師仍舊秉持陳舊的教學觀念,課堂教學內容的講解或是多種教學活動的設計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展開的,將學生放在了被動學習的地位,甚至部分學生是處于被迫學習狀態,這極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增強。長此以往,還可能使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只能夠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丟失了自我的思考,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是極為不利的。另外,不少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主要是以學生的成績提升為教學目的,課堂上多以理論講授為主,沒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建有效的教學條件,學生的能力難以得到培養,這與當前新課標的學生培養目標不符,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三)歷史教學的深度不夠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不少教師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教學,在課堂上,僅僅帶領學生將知識點勾畫出來,然后讓學生進行背誦就是了,這種歷史教學形態難以達到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意識,提升綜合素養的目的。畢竟,很多的歷史事件中都包含著很深刻的道理,比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落后就要挨打”等,如若教師僅僅止步于表面知識的教學,而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是很難通過自我學習領悟到這些道理的,自然,自我思想難以得到升華。
(四)學生對歷史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
不少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僅僅以成績提升為主,而沒有深刻思考“這門學科的學習能夠為他們帶去什么?”在學習觀點的錯誤指引下,學生往往忽視了歷史學習,認為它只是一門副科,占比的分數不大,不用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自然,學習效果不佳,教學效率低下。
(五)學生的歷史學習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
不少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感慨,背誦的內容過多過雜,既有時間、地點、人物,又要背誦原因、結果、意義,過多的知識背誦難免會讓學生覺得掌握起來很難,且過一段時間后又會遺忘,不少學生都苦不堪言,造成這種狀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針對當前問題的有效解決策略
(一)開展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多媒體融入到初中歷史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習興趣。一方面,多媒體的展現形式多樣,既有PPT、音頻,也有教學視頻,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具象的感知歷史知識,并在形式多樣的教學課堂中,增強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自然,學習興趣得以培養。另一方面,多媒體具有內容精煉,主題明確等特點,它能夠將繁雜散亂的歷史知識總結出來,幫助學生進行針對性學習,有助于增強學習效率,提高歷史成績。成績的提升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更加自主積極的狀態參與到歷史課堂中來,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極大的增強。
(二)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能力培養
教師要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緊跟當前的新課程改革,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并采取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有效條件,最終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增強。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有效問題,輔助合作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展開思考,通過獨立探索的過程,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三)加深歷史教學的深度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通過深入學習,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并以學生的思想培養為教學目標,深入解析歷史事件,杜絕表面功夫,而是要引領學生深刻學習歷史事件成功或是失敗的教訓,以便為當前的社會發展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同樣有助于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和加強。
(四)加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認識,提高重視度
教師要加強學生對歷史學習現實意義的認識,即歷史不僅僅只是一門學科,而是國家發展的有效見證,通過對歷史的深入學習,學生們能夠深刻認識到當前生活的來之不易,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向學習和生活,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為今后社會的發展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五)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正確學習方法的指導
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在當前歷史學習中是行不通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記憶來學習歷史,效果更加明顯。比如,教師可以教導學生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以時間線為引導,逐步展開聯想,回憶在該段時間下發生的歷史事件并逐步細化,只有邏輯清晰的記憶歷史知識,才是最為有效的學習方式。
綜上所述,教師要分析阻礙初中歷史教學高效開展的原因,然后從根源入手,采取有效教學手段,解決當前問題,以求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并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姜秀艷.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3):125-126.
[2]歐雪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