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蓮 趙蕾
【摘 ? ?要】對于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而言,應兼顧教學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如何評價一個有效的教學過程,通常會從四個角度進行衡量。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以及教學結果的有效性。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拓展遷移教學,在教學效果以及落實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問題,這對于每一位教育工作人員來講,都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高中英語 ?拓展遷移 ?教學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89
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至關重要,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升學,同時也影響著學生今后英語學習生涯。在以往的教學背景下,教師作為課堂的決定權威,強調在教學工作中為學生灌輸扎實的理論基礎。這固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對于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培養(yǎng)以及今后的英語學習生涯發(fā)展而言,顯然是不利的。如何結合當前高中英語的教學實際,加強高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化與發(fā)展,這就需要每一位教職工為之努力的探索。
一、英語課堂中拓展遷移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流于形式
所謂的拓展遷移,其本質在于拓寬學生的知識接受面,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與吸收。但是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追求形式與流程,反而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所以對于拓展遷移教學工作而言,更應該注重與內涵與實質。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境,教師在帶領學生朗讀完文章后,便匆匆忙忙的分解文章,對關鍵詞匯及語法進行講解后,便展開所謂的拓展遷移教學。但是實際上很多學生甚至于對文章的內容都沒有充分掌握。
(二)忽視學科特點
對著拓展研究工作的不斷開展,拓展遷移的形式也在逐步完善。例如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由文本向網絡資源鏈接等。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一些英語教師忽視了英語學科本身的特點,反而在教學效果上南轅北轍。例如很多教師都習慣于利用網絡資源展開教學,但是缺乏對學科特點的把握,便很容易將“利用”演變?yōu)橹髁鳎e奪主般的淹沒了英語學科本身的要求與特點,這樣的教學方法顯然也是不夠完善的。
(三)忽視文本
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應分清教學的“主次”。課程學習應為教學的主要工作,而延伸拓展則是在完成教學工作之后的延伸。二者之間的關系也不能顛倒。如果一味的拓展遷移,將教學工作太過于偏離教學內容,這很容易出現淡忘以及忽視教學主體的問題。對于教師而言,如果其自身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學生也難以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的進行學習。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英語教學顯然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四)不著邊際
在拓展教學的開展中,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但是也不意味著為了追求個性而放任自流。文章解讀,不著邊界、讀后感寫作,荒誕離奇。如果不尊重教材,那么由此所延伸出的拓展訓練也難以起到有效的結果。這也要求在今后英語拓展遷移教學工作中,應保持嚴謹的求學態(tài)度,只有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有效拓展遷移教學的基本特點
(一)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標
拓展教學需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拓展教學最主要的目的便在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把握課堂文本的內容。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的拓展學生的視野,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所以堅持以“學生”為基礎、出發(fā)點,也是拓展教學的核心所在。
(二)本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
拓展教學并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之上,其作為文本教學的輔助工具,可以從拓展的寬度和深度入手。這些因素也都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及拓展教學的效果。所以拓展教學也應該緊密圍繞教學本身,充分發(fā)揮其適度性的特點,這無疑也是拓展教學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
(三)有效的拓展也是多維度的遷移
英語教學課堂的組織應該樹立三維教學目標,拓展與遷移也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拓展的層面中。有效的拓展訓練更應該關注于學生情感、思維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只有從多個角度進行拓展內容的選擇以及拓展方式的優(yōu)化,才能切實提高拓展遷移的實際效果。
三、英語課堂有效拓展遷移的策略探索
對于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而言,其關鍵的教學任務在于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通過設計有效的拓展遷移性活動來實現教學目標。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課本學習的一種延伸,拓展遷移訓練也應該建立在夯實課內知識的基礎上。
(一)橫向拓展
在原有教學材料的基礎上,可通過變化學習角度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思維領域的拓展,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途徑。通過這樣的拓展來信,不僅豐富了學習材料的價值,豐滿了文章內的人物形象,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思維練習,保證了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拓展與升級。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挖掘閱讀文本后的東西,從表象的文字中感悟有益的思想,使學生的思維品質獲得浸染。例如,在閱讀課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教學的最后設計一個拓展遷移的教學活動——小組討論“What do you do if you have a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學生七嘴八舌,有說用這一百萬英鎊買豪宅的,有說買豪車的,為了讓學生想著做高尚的事情,可以引導學生設想用這一百萬英鎊做對自己對社會都積極有益的事情。在最后的小組報告中,有說用這錢設立基金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學生,有說用這錢建一所學校的,有說用這錢去完成去國外深造回國創(chuàng)業(yè)的夢想。聽著學生的發(fā)言,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目的。
(二)縱向拓展
所謂的縱向拓展是指在原有材料不變的基礎上,加強對相關材料的補充與豐富,引導學生在更為廣闊的空間來思考問題本身。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豐富學生的求異思維也大有好處。通過更多角度的比較與思考,學生的觀點也會更客觀,視野會更開闊。這在無形中也增加了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就此,應根據教學進度,結合所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輔導資料挑選適合學生閱讀的英語文章來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做到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一篇,并且對每篇閱讀材料提出適當的要求。比如在學習了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這篇課文后,可以在滬江英語網上挑選了兩篇英語文章印發(fā)給學生作為兩天的課后閱讀材料并要求學生完成材料后的問題,這兩篇材料一篇是有關卓別林的,另一篇是有關世界電影史的。在閱讀后學生對所學課文有了更多的比較和思考,增加了學生的背景知識,使學生的眼界更開闊,思維更活躍。
(三)延伸拓展
延伸拓展練習更適合于故事性英語素材的練習,故事的描寫通常富有文學性與欣賞性,這在提高學生英語視野的同時,也為學生思維拓展提供了空間。教師可在引導學生閱讀理解素材之后,就故事中的情節(jié)進行豐富與完善。這樣的學習方式無疑是解讀文章必不可少的途徑。如何通過補白的形式來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呢?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三種設計形式來實現,第一種是情節(jié)補白,一些素材中的開頭結尾會刻意留出空白,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補充。第二種是情感上的補白,一些素材中人物的情感往往較為含蓄或是一筆帶過。這也為學生的補白留下了較大的空間。最后便是細節(jié)上的補白,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對文章中空白的細節(jié)進行豐富與擴寫。
英語拓展遷移練習需立足教材本身,不斷地豐富教學活動的空間與范疇。作為教師,需努力地經營課堂,將其打造為學生成長與學習的蓬勃空間。只有如此才能實現學生的不斷成長以及教學工作的升級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王秀麗.高中英語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與學”策略——探討有效的教學和有效的學習[J].語文學刊,2011(2):140-142.
[2]田波.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效寫作教學策略[J].科技資訊,2012(28):224-224.
[3]易大英.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課堂引入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
[4]王薔.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