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愉
【摘? ? 要】很多小學生對于學習這一項活動都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從而導致自身在學習中表現出消極態度和不良習慣。因此教師在對待教學這件事上必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形成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做好進一步學習的準備。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10
教師要想做好小學數學教學的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要從學生身上入手,堅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教師要借助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思想、情感層面上接受和喜愛數學學習這一項活動。另一方面,教師要做好數學打基礎的工作,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構建高速、有效的知識傳遞通道,建立學生牢固的數學基礎框架。因此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我總結了以下一些小學數學中的教學方法。
一、重視課堂導入,做好有效的教學鋪墊工作
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尚未完全形成,所以他們對于上課這件事情也抱著一種較為隨意的態度。如果教師忽略了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運用有效的方法來調整學生的心態,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欲望,那么學生在接下來的一整堂課中都很難融入學習的氛圍。因此教師掌握學生的基礎條件和興趣需求,形成有效的導入策略,可以為后續教學的高效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教師可以運用視頻展示、音頻播放、課前游戲等方式構建導入策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二、用好教學工具,形成直觀教學的風格
豐富有趣的工具不僅能夠對小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熱情和動力,還能克服一般教學方法的枯燥感,將學生成功地納入到構建教學體系的策略中來。教師先要掌握挑選教學工具的技巧。針對小學生所能運用的教學工具,教師要抓住直接、有趣、簡潔這幾個關鍵點,堅持用好數學模型、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工具,既要幫助學生感受工具化教學的樂趣,又要幫助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工具中的展現形式。在具體運用工具的環節中,教師一方面要做到理論講解與工具相結合,譬如教師在講解到骰子拆分和折回問題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flash動畫,給學生留下直觀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嘗試運用工具,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小木棒搭建平面圖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借助各種各樣的教學工具,教師能夠輕松地應對教學,學生也能快樂地學習。
三、開展游戲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對學生來說,從游戲中獲取知識是最為快捷有效,并且蘊含豐富趣味性的方式。因此教師將教學的過程設計為數學的游戲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新的知識獲取通道,并且在游戲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設計簡單而實用的游戲,幫助學生體會游戲中的數學內涵。例如學習到簡單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同學開展接龍活動,教師出第一個算式,第一位學生回答出來之后再將自己的答案作為新公式的加數,為第二位同學設計新的題目,依次接龍下去。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無意識間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且在與同學、教師的交流中逐漸發現游戲的價值,找到通過游戲學習數學的新樂趣。
四、開展互動討論,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般來說,教師全程操控課堂,占據課堂主導地位的教學風格無法有效地適應小學數學的教學需要。小學生對于說話交流,對于互動的渴求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強烈,如果小學數學教師一味地占領課堂的高地,讓學生承擔傾聽者的責任,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勢必會逐漸下降甚至喪失。因此,教師不僅要做好授課工作,還要積極建立課堂的互動格局,以解放學生天性為主要出發點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一方面,師生之間的互動要更加頻繁,教師要積極用提問的方式來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在師生互動中形成更加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教師要建立起學生之間有效的互動格局。教師要積極創建討論小組、互助小組、合作小組等,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傾聽他人的想法,從而炒熱課堂的氣氛,推動良性競爭、相互協助的氛圍在教室內不斷擴大。
五、優化講解語言,形成有效的講解思路
教師講解語言的風格對學生理解數學內容具有很大的影響。針對小學生開展的數學教學活動,教師不能夠以成年人的思維和語言風格來教學,因為這樣往往會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并且還會引發學生語言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教師應當針對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形成符合他們理解習慣的講解語言,從而形成有效、生動的講解思路。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對象現階段的興趣、性格和愛好。譬如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喜愛動畫和游戲,所以教師的講解語言可以趨向童話化和故事化,用親昵、生動的語言風格來吸引學生。其次,教師要形成一定的講解邏輯性。雖然小學生的理解體系尚不完善,但是教師要借助生動形象、邏輯清晰的講解語言來逐漸培養起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早日理清學習的思路。
六、重視課后輔導,幫助學生攻克難關
由于小學生缺少數學的基礎和數學的思維,所以單憑教師課堂上的講解有時候沒辦法幫助學生完全將數學的內容要點理解和記憶清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產生的模糊性就會反映到學生課后的作業情況中,導致學生在完成課后練習的同時積累起很多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課外的學生輔導工作,幫助學生及時掃清學習道路的障礙,克服數學學習中的難題。
一方面,我們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豐富的提問機會。教師可以在課間的時候多到教室走動,鼓勵學生有問就提,并對學生的作業練習做出提示和指點,既拉近師生關系,又解決學生的數學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要形成親切、和藹的語言風格,以循循善誘來啟發學生的解題思路,并培養學生攻克難關的信心和勇氣。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有其特殊性,并著重要求教師牢牢地把握學生群體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要,堅持以學生為突破口創造、設計和運用教學方法。這一要求的提出,使得教師教學方法的運用必須要具備豐富的趣味性、靈活性和實踐性,充分保護學生的自然天性,發揮小學生出色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來提高教學方法運用的效果。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保證學生愿意接受教學方法,并能夠從教學方法中真正獲得收益。
參考文獻
[1]方惠.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160-160.
[2]祝志玲.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學理論,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