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本鑫
摘 要:學生在每個階段有著不同的學習要點和側重點。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自主學習能力的掌握是最重要的任務。只有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技巧和能力,學生才可以有效運用邏輯思維構建知識框架。所以,教師在生物課堂上,就要注重自主學習課堂的創建,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最大限度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物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物;自主學習;創建;課堂
新課標明確提出:高中階段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創建,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高中的各個科目都應該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高中生物教學也是如此。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學習即生活,如果脫離實際的模式哪怕用再先進的手段也無法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高中生物課程非常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和獲取知識能力的發展。所以說,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創建是實現生物教學目標最好的渠道,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從生物教學內容出發,為學生創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以學生比較關心的生物問題為切入口,使學生逐步獲取生物知識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物素養。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生物課堂的創建進行了以下幾點分析和探索:
1、布置任務,有效預習
預習是學生主動獲取生物知識的主要渠道。但是,在傳統的生物課堂上,教師常常會忽視預習活動的設置,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素養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發展和提高。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教學內容出發,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引導學生通過預習活動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和綜合能力。
比如:在《內環境與穩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內環境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可以解釋并說明其意義,使學生把握好內環境穩態的概念及生理意義,掌握解析實例的能力。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布置了預習任務,讓學生思考并回答了問題:細胞是如何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草履蟲等單細胞動物可以和它生存的環境進行直接的物質交換,那么,人體的體內細胞又是如何與外界環境進行有效的物質交換的呢?學生在預習環節明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會對相關的生物知識產生一個初步的認知和了解。同時,筆者還要求學生閱讀了與內環境有關的內容,讓學生思考了環境概念中“內”“外”的含義,并讓學生分析了淋巴的形成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明確內環境的概念和組成。這樣的預習活動就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和探索的能力。學生在此環節,學習能力和生物素養就會得到有效的發展和提高。可見,預習任務的創建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首要步驟,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學生講解,教師輔助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實現與學生角色的轉化,使學生成為課堂講解的主體,而教師只要發揮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即可。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在講解生物知識的時候,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會更加深入和透徹。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引導學生根據預習的成果,講解生物知識,鍛煉學生的膽量,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和提高。當然,在學生遇到無法解釋清楚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化解難題,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把握。
比如:在《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教學過程中,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簡述神經元的結構和基本特性,說出靜息電位、動作電位,并解釋產生的原因,正確說出每段曲線變化的原因。所以,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物素養,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預習成果,講解了神經元的結構示意圖。在此環節,學生需要明確講出神經元由幾部分構成?每個部分有著怎樣的特點?緊接著,筆者引導學生演示了實驗并投影:刺激腓腸肌,觀察標本變化;刺激神經,觀察標本變化。同時,筆者讓學生觀看演示了實驗錄像,并講述了兩個實驗的相同點和神經元的特性。在此環節,筆者引導學生分析動作電位的形成過程,學生結合筆者的指導,分析和講解相關的過程及機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就得到有效訓練。可見,讓學生自主講解生物知識,教師給予有效的指導,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3、團隊合作,解決問題
高中生物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很多生物知識單純依靠學生個人的力量是很難理解和把握的。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重小組合作活動的創建,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自主學習任務,突破生物教學的重難點,解決生物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認識到團隊的力量,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生物素養,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生物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人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明確免疫的概念,可以簡述人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方式。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知識和理解,討論了什么是免疫。在此環節,筆者將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團隊的力量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學生就可以理解免疫是人體內環境穩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緊接著,筆者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思考了問題:人體的三道防線是什么?抗體是由哪里產生的?在此環節,學生就可以依靠團隊的力量解決生物問題,理解生物知識。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把握和理解就會加深,學習能力和生物素養也會得到有效的發展和提高。可見,在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為學生創建小組合作活動,可以最大限度發展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增強學生的生物素養和綜合能力。
4、反思總結,提高效率
在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反思和總結,讓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優缺點。并且,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明了自身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方向。只有經過科學、合理且有效的總結,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才能夠得到根本性的發展和提高。
比如:在《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明確免疫功能異常的反應,說出引發艾滋病的病毒及人體的免疫系統的影響。筆者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分析和思考了艾滋病流行和防御的措施,使學生明確了正確對待艾滋病的態度。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之后,筆者要求學生進行了有效的反思。學生在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時,就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就可以明確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做出針對性較強的改變,這就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
總而言之,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創建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如果學生失去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思維就會形成定勢,創造能力和生物素養也會逐漸減弱。所以,要想真正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加強學生自主獲取生物知識的能力。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講解的活動,指導學生進行團隊合作,解決在生物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反思和總結,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最大限度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郭新.開發區本培訓課程助推區域干部教師隊伍建設——淺談高中藝術生生物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論壇,2018(35):11-12.
[2]姜春華.做學習的主人——淺談高中藝術生生物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論壇,2018(32):13-15.
[3]郁亞琴.高中生物學微視頻教學法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建立與探索應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