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楠
摘 要:從我國電力系統的現狀入手來分析影響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的因素,然后在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和思考,提出增強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一些方法,改善優化我國現在的電力系統,提高配電網絡供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從而增加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是電力企業能夠在新的機遇和挑戰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配網電力工程;可靠性;探討
電力是群眾生產生活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源,伴隨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群眾對用電的需要也變得更為迫切,這也對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使用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唯有提升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方可規避形成跳閘等電力故障,確保電力系統能夠正常工作。在工作實踐中,因為大部分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在設計、運轉以及管控層面還有不少漏洞,查漏補缺是目前應引起重視的。所以,電力工程師以及電力領域應使用對應的策略來提升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讓我國配網電力工程做到為人民服務,并且提升用電的安全性以及用電的舒適性。
一、配網電力系統的主要特點
配網電力系統是整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集實時監控、及時控制以及離線管理于一體的電力網絡系統,在這個系統中,通過相關電網設備,將電力系統中的各種數據與用戶的電力使用數據、電網實時數據以及歷史數據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對電網接線規劃與地理圖形進行糅合,根據綜合分析的結果以及相關設備配置要求對整個電網進行配置。配網電力系統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集成性,在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過程中,配網電力系統能夠積極的適應多種形式的通訊方式,并且利用光纖、配電線截波等手段實現電力系統的開放式溝通平臺,在這個溝通平臺上,能夠實現電力資源的開放性、.實用性和可靠性使用。
二、配網可靠性管理
(1)隨著社會發展的科學,也隨之提高了配電的科學技術與管理,配電網要求工作人員要有更高的思想素質和技能。作為配電網絡工作人員,要了解設計、規劃、運行和檢驗維修,更要熟悉自動化運行的配電網、維護與應用計算機。因此一定要從學習配電網人員的培訓內容、培訓形式與力度入手,使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與思想素質提高。
(2)停電管理。在應用電力的經過中,突發性停電的狀況常常會發生,這就需要有關的電力工作管理人員把停電管理工作及時的做好,現在,中國的通電形式關鍵分為:計劃性停電形式、臨時性停電形式和夜間停電形式3種:a.計劃性停電形式,這形式關鍵是依據企業的現實生產狀況對當月的用電狀況實施一定的規劃,停電計劃在月底的時候向有關部門申請。b.臨時性停電計劃,這形式的停電形式關鍵是電力工作人員在解決用電故障的時候發生的狀況,屬于臨時向相關部門申請的停電計劃。c.夜間停電形式,這形式產生的狀況大部分屬于工作量相對小,在保證安全施工的前提條件下,在夜間實施的臨時性檢驗修理,盡管這種停電形式對在供電可靠性方面的作用相對小,但是可以使電量損失有效的減小,得到相對高的經濟效率。
(3)綜合停電。關鍵有2種狀況。首先為各部門之間的調度所依據各部門的停電申請實施調整,安排在同一天實施各部門的工作。此外,調度所依據某部門的停電申請來告知別的部門是不是有工作。其次為本部門各班組之間的,統一報停電申請由本部門自行調整。這樣能夠防止反復停電達到可靠性提高的目的。
三、提升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的策略
3.1 健全配網結構
配網結構優化是確保配網可靠性的重要環節。當前,我國通常使用“三主”供電模式,其供電效果始終差強人意。健全配電結構,最重要的是要完成“手拉手”環網供電。并且對一部分重要的用戶進行“雙電源”供電,明確恰當的供電電路半徑以及負荷,讓配網故障后的停電范圍縮小。
此外,簡化電壓等級也是確保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的重要環節,在配網建設階段,應讓降壓環節減少,也能夠通過為不同用戶選擇適當的供電電壓來完成電壓等級的簡化。
3.2 提升抗雷擊能力
雷擊是影響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的潛藏威脅,然而配網大多數的線路與設備都處于雷擊的范疇,所以提升配網的抗雷擊能力極為關鍵。對落雷較為頻繁的線路,需要使用各類避雷策略來避免雷擊。比如瓷橫擔的抗雷擊功能超強,能夠用其來取代針式瓷瓶。
3.3 化解污閃困境
污閃是影響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的又一個元素。處理污閃的問題,關鍵是要解決閃絡誘發的短路以及電壓燒毀設施等問題。化解污閃困境,應參考配網設施各部分的特征完成,開關室的支持絕緣子、連桿瓶、穿墻套管等均要使用防污罩,母排可以使用絕緣熱縮管。這部分舉措的實現,在強化防污功能的前提下,也規避了老鼠等動物撕咬管線導致的短路情況。此外,通過變更空氣濕度來化解污閃問題也較為適用,比如在開關室內裝設吸濕器等。
3.4 縮小故障停電范圍
在單端電源供電中,比較常用的是樹枝狀放射性接線,當電路中的任意位置產生故障都會致使全線路停電。為了化解這一困境,在電路中增設聯絡開關,使用柱上式SF6開關都能夠解決問題。SF6開關是智能開關,構造簡易、使用周期長、性能卓越,在故障產生以后,可以自動恢復非故障線路的供電;并且其是饋線間的聯動裝置,能夠提升供電效率。
3.5 強化配網自動化建設力度
配網自動化系統通常包含電腦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與高技術配電設施。配網自動化可以精準定位故障點,對故障原因進行解析。而對一部分瞬時性故障,在故障排除后能夠自動恢復供電;對永久性故障,在接收到遙控指令后可以精準跳閘、隔離故障,讓電網完成重構,為非故障區域供應電能。
3.6 提高配電網絡變電站的容載比
在配電網絡體系中,會直接關系到供電可靠性的是變電站中配置的變壓器的數量與容量。所以,在變電站的建設經過中變壓器的數量與容量要依據所在范圍的負荷和發展的趨勢來確定。在這個經過中,反映配電網絡系統的關鍵經濟指標之一是變電站的容載比。變電站的容載比太大,說明電網的早期建設投資過高,導致了資源浪費;容載比太小,則代表電網不夠好的適應性,安全性與穩定比較低。所以,在變電站的建設經過中,要從安全性與可靠性實施考慮。在城市建設發展的經過中,對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的要求愈來愈高。在建設的經過中,要對之前電力系統中單臺配變的供電方式實施改革。針對目前愈來愈普遍的高層建筑,要配置2臺以上的配變供電方式。在建設的經過中優化變電站分布網絡,提升其運轉能力,選取合理的變容載配比,提升配網電力工程供電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結束語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促使電力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電力資源被廣泛的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配網電力工程技術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現電力資源有效利用的基礎,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對整個電力系統甚至是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對影響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的因素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采取改革供電方式、進行電壓降級、提高專業人員的素養等策略和措施,提高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保證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顏偉,呂冰,趙霞等.含高滲透率風電配網中電池儲能系統和開關的協調規劃[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5,35(3):6-11
[2]林清.探討電力配網存在的不足與電力配網可靠性的提升策略[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4,(11):86-86
[3]譚力源.譚力源配網小電阻接地零序保護可靠性提升策略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中旬刊),2016,(1):40-41
[4]劉仕林.繼電保護裝置對配網供電可靠性保障的分析與研究[J].科技資訊,2015,13(2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