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實勇
摘 要:做事之前先做人,所以一個人的道德觀念非常重要,而一個人形成一定道德觀念的時間正是處在懵懂的中學時期,所以,在孩子中學時期,一定要將德育工作做全,做到位。學校教育要注重學生的各方面發展,尤其是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關鍵詞:中學;德育;教育
進入中學的孩子,他們開始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開始探索這個世界的奇妙,然而,在這個階段,他們并沒有足夠豐富的經驗,沒有足夠的判斷力,去規避可能出現的“不正的三觀”的影響。面對中學生的這個年齡的特性,我想,我們有必要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一、中學生德育現狀
中學生這個階段,個性鮮明,他們的思想活躍跳脫,尤其是容易叛逆,社會上的一點點誘惑都可能將他們帶入歧途。例如常見的青少年暴力案件,令人觸目驚心;還有的學生在學校里拉幫結派,不認真學習;還有些學生則是出口成臟,對自己的行為不以為意。
二、做好中學生德育工作的緊迫性
面對中學生目前出現的這些問題,對他們的德育工作既是迫在眉睫,也是值得學校老師高度關注并采取行動的。他們是未成年人,但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是成年人,我們有責任去約束他們,避免他們誤入歧途。因此,學校和家長要共同努力,尤其是學校的德育工作。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所以學校一定要制定相應的方案,解決中學生這個階段出現過得各種“德育問題”,要幫助中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地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進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中學生道德教育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正確認識德育
首先我們的教師一定要正確認識到德育工作對我們學生的重要性,不能只關心自己的教學,要將目光投向我們的學生。其次教師自身要對自己有一個認識,自己要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做好了己,做好學生的引導者。當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在平時要注重整理總結,積累經驗。積極向別人學習交流德育知識和經驗。
(二)深入了解學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做到對學生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最準確的判斷。所以教師平時要多關注學生,多深入學生的生活,與學生多進行交流溝通,多談心,多傾聽。不僅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以及他們的性格發展。教師在進行德育工作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自己的語言動作等,因為中學生這個年齡段正處在比較敏感的時期,稍不注意就可能往更壞的方向發展。教師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的批評教育,要真正的用自己的行為魅力去感化學生,繼而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促進德育的順利發展。
(三)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作為人師的我們自己都不能約束自己,那如何去約束學生,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所以,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就是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范,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規范,文明有禮。其次,教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要用愛心和耐性去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要讓學生心甘情愿,自然而然的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而不是在老師的威逼利誘下暫時的改變。
(四)關注學生本人
學生是一個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認知,但是他們的認知還處在建立當中,所以這個階段尤為重要,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往正確的方向發展,而放任不管,則勢必沒有好結果。所以,在德育的這個過程中,教室不要舍本逐末,重點要關注的是學生本人,而不是關注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自己取得了啥結果。教師要考慮學生本人的感受,公平公正的對待他們,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善于發現他們的美,不要以偏概全,多關心、鼓勵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讓學生主動敞開心扉,讓學生能夠自己戰勝自己的困難,自己改正自己的壞習慣,自己的學會判斷,學會認知。
(五)結合生活實際
教師的德育工作不能紙上談兵,這不是講課,不能一味地照搬書本上的內容,教師要結合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且不能局限場所,畢竟,中學生不僅僅只是待在學校的,他們可能在學校就很“正常”,而一旦脫離學校,就變了各樣,所以教師還是要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真正的實際情況。
(六)密切關注網絡信息的影響
現在中學生生活條件都比較好,有很多的機會接觸網絡,而網絡這種虛擬的東西無法掌控,其中摻雜著各種各樣的不健康的因素,例如一些暴力、色情等,而中學生對這些信息又沒有正確的判斷,很容易就被誤導,甚至去模仿。此時,教師應向學生普及健康的上網知識,拒絕瀏覽不健康的信息,正確使用網絡。
四、結 語
在對中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與他們解除最多的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老師一定要有耐心,努力幫助任何一個孩子,傾聽每一個孩子訴求,要放下平時課堂上的威嚴,做學生的朋友,這樣學生才會將他們的真心話講給老師聽,老師才能真正的了解學生,才能真正的幫助到學生。為人師表,所以我們的老師自己也要修生養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好學生的表率。
參考文獻:
[1]劉金虎.淺談中學生的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8(29):167-168.
[2]梁世永. 中學生德育的學科滲透研究[A].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3.
[3]王笑梅.高中學生發展指導不可忽視德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0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