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種創新的、智能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被大量應用。藍墨云班課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被大家所推崇。但是隨著使用的深入,我們發現原本應該作為教學輔助的各種工具堂而皇之地成為了課堂的主導者。大家都集中關注教學形式、模式的創新,教學內容反而有被弱化的趨勢。這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和警醒。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信息化;利弊
引言: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大爆炸的世紀。隨著科技水平、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傳承幾千年的教學觀念正在被重構;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正在被大家所推崇。這既是科技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信息時代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同時亦是國家政策所助推的一項全方位的改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教技[2018]6號)都明確指出,要加快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總書記也曾表示“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1]
1.藍墨云班課的基本功能
藍墨云班課作為國內首款融入人工智能的集成式信息化教學輔助工具,在教育信息化改革浪潮中搶得了先機,獲得了大量老師及學生用戶,得到極大的贊賞和推崇。師生通過該平臺可以實現教學課前、課中、課后的全覆蓋。
老師可以利用藍墨云班課資源欄完成各種類型教學資源的上傳、共享;通過管理平臺實現教學過程的全方位監管和互動;運用測試功能考察學生本次課程的掌握程度;使用活動欄添加投票/問卷,實現教學效果及教學滿意度的調查。
學生課前可以自主學習老師上傳的資源,完成課程的預習及老師布置的任務;課中積極參與到頭腦風暴、搶答、討論、小組任務等活動中去,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趣味性;課后通過測試知道自己還有哪些內容沒有掌握并且利用答疑功能實現師生間、生生間的實時互動,鞏固所學知識。學生還可以利用掛科預警通過大數據綜合分析本門課程自己的學習情況,實時掌握學習動態,知道自己是否容易掛科。
2.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
2.1師生參與度高
應用藍墨云班課不僅可以進行課程點名,而且還可以直接用來課堂提問,這兩種上課互動的方式都能讓學生快速的參與進來,從而大幅提高課堂上師生的參與度。藍墨云班課一改利用花名冊點名的傳統方式,通過學生的電子設備進行一鍵簽到、密碼簽到或者是手勢簽到,不僅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同學之間幫忙簽到的逃課行為,而且還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作用。藍墨云班課的課堂提問功能可以隨機提問任何一名同學,通過手機搖一搖的方式給課堂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感,使每一個同學都集中注意力,從而調動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
2.2信息利用量大、資源豐富
在任課教師建立藍墨云班課之后,教師可以在藍墨云平臺上傳有關自己專業課程的各種學習資源,比如文檔、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等。同時還可以將網絡資源鏈接到藍墨云班課中,學生可以在任何時候下載閱覽這些上傳的資源。同時教師還可以將每一章節的所有試題上傳至藍墨云,組成一個題庫,在需要進行測試的時候通過藍墨云隨機抽題組成一張試卷,并最終統計試卷的成績。題庫抽題不僅大幅度的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同時還實現了試題資源庫的重復利用,使教學質量水平不斷提高。
2.3體現共享精神
在藍墨云班課上,所有學習該課程的學生都可以分享老師上傳的教學資源,體現了很好的共享精神。而且藍墨云的頭腦風暴功能可以實現學生老師在線對知識點或者是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可以看見每一個人發表的觀點和想法。與此同時,藍墨云會根據學生上課回答問題和簽到的情況給每一個學生相應的經驗值,從而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經驗值的排名情況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經驗值的排名情況對自己的學習狀態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利用藍墨云班課教學的弊端
3.1拿來主義
藍墨云班課上的教學資源雖然很多,但是對于部分學習態度不認真的同學來說可能學習效率并不高。學生下載閱覽了教師在藍墨云上發布的資料后,很少會去認真仔細的思考,甚至部分學生會認為自己有了教學資源,課堂上不認真聽講也沒什么的思想。長此以往,“拿來主義”會讓學生的思維遲鈍,甚至讓部分學生的課堂聽課狀態更加下滑。頭腦風暴功能雖然可以進行全班的討論,但是部分學生往往會在討論過程中偷懶,僅僅只是復制粘貼其他同學的討論成果,并沒有深入的去思考問題,長此以往這種“拿來主義”會導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下降。
3.2教學偷懶新方法
藍墨云班課不僅可以實現課堂點名、課堂提問、布置作業,更重要的是還可以上傳多種多樣的學習資料,這些功能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課壓力。藍墨云班課的方便往往會使部分教師出現偷懶的情況。教師完全可以自己上傳授課的視頻和PPT,然后讓學生去自學,從而在教學上偷懶。
3.3網絡共享資源的簡單堆砌
藍墨云班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但是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去尋找適合課堂教學的資源。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教師會因為麻煩而隨便上網下載一些有關鍵詞樣的網絡資源,藍墨云班課的資源共享區域也變成了網絡共享資源的簡單堆砌,這些堆砌的網絡資源不僅不會幫助學生更好的預習課程和學習課程,而且可能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
3.4人文關懷的缺失
藍墨云班課的使用雖然在一定角度上能夠提高課堂的授課效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但是從掌上媒體平臺教育的角度看,藍墨云班課缺失了傳統授課課堂的人文關懷。就拿學生的簽到來講,無論是一鍵簽到還是手勢簽到,藍墨云班課都可以快速實現簽到點名,在這個過程中,藍墨云班課只能統計誰簽到了和誰沒有簽到,但是授課教師對于每一個簽到的學生并不是很了解。而傳統的簽到模式,授課教師可以一一對應每個學生的名字,從而在每次點名時都可以了解認識一下學生,因此說藍墨云班課相比于傳統授課方式更加缺少人文關懷。
4.思考
不得不承認,大量的實踐和研究證明,信息手段的應用在一定范圍內的確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3-4]。但不可否認教育的本質仍在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和學習,在于人文素養和情操的養成。信息化只是作為促進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不可本末倒置。美國的一份報告也曾指出“互聯網學習能很好地實現某些教育目標,但并不能代替傳統課堂教學,不能取代學校教育。”[5]
參考文獻
[1]新華網.習近平致信祝賀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開幕[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3/c_1115383960.html.
[3]鄭倩,劉華等. 合理利用藍墨云班課平臺開展機能實驗學信息化教學實踐[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8;40(3):225-227
[4]吳亮,陳麗等.基于藍墨云班課移動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滿意度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0卷第2期,2018年4月:1-7
[5]CEO Forum Home page[DB/OL].http://www.ed.gov/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