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當前許多辦公空間設計都難以順應這種趨勢。本文從辦公室內空間設計原則和人的日常需求為切入點,以以人為本的原則對當代辦公空間的設計做出建議。
關鍵詞:辦公室;以人為本;功能
前言
當代辦公空間除了個人的日常工作區域(如辦工作、隔間),就是所謂的辦公公共區域,如通道、開放、半開放式會議室等。人們每天都在這些空間當中辦公、會談、思考、休息。人們每天都要承受除了工作壓力之外的這些物理環境所帶來的生理和心理壓力。
1 辦公空間設計存在的問題
室內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人服務,但是,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的大背景下,在大多數辦公空間當中,人們的日常行為往往是從屬于建筑的。在辦公空間當中,其員工的日常行為經常是由于其內部空間的功能而直接或間接引發的。然而,從使用功能的角度來說,人應該是主體、起到空間當中的主導作用,非主動式的刺激與誘導是與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背道而馳的。目前任有許多辦公空間的的設計形式是排除以人為本原則而孤立存在的。這種類型的辦公空間是使人的行為服從于其內部空間,從而拋開了人的行為心理這一重要的因素。在許多辦公空間的公共廊道設計中,為了使用方便、提供最大的人流通過量,若將其設計的比正常尺度更寬闊,并沒有概率到其與水平高度的一個比例關系,從而對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壓力。辦公空間雖然是工作空間,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辦公空間也應該充分的考慮到人們在工作過程當中的物理感受與舒適性,從而體現出辦公空間當中以人為本的理念。辦公室存在的意義并不僅僅局限于它商務辦公功能的本身,其更大的意義在于它可以提供給在其內部工作的員工一個舒適、健康、充滿活力的商務辦公體驗,從而在完成工作的同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當代辦公室空間功能趨向于依靠信息設備整合資源的場所,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其重要性日益顯著。所以,當代辦公空間的設計不僅需要從本身的結構功能形式作為設計的出發點,更要考慮到形式與人行為、心理的有機結合,為在其中工作的人員充分感受到工作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壓力。
2 辦公空間與人心理行為的關系
從使用者對辦公空間的影響來說,在辦公建筑中,員工從個人工作環境進入領導辦公室,他會很快適應嚴肅安靜的氛圍,這種應對不同環境的轉變能力就是由多面性決定的。所以,通常人們可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多種環境。人的性格具有彈性。在適當范圍內,人們對環境有良好的承受能力。但過分主動或長期輕度壓迫使用者的環境,會突破人們的心理承受底線,那么情緒極端的問題隨之而來。例如,如今高層建筑辦公區域是絕大多數腦力勞動者的工作空間,這些地方往往為了給予工作者認真、沉著工作的心理暗示,會布置一些簡潔清朗的裝飾以免工作者松懈。但長期工作于此,會造成大多數人的身體疲乏、注意力不能集中、頭暈腦脹等不適。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提升舒適性、增加裝飾物等方式實現設計的人性化。企業可以在設計過程中對辦公區域進行規劃,空出角落,將辦公設備集中到整個空間的中央位置,在四個角落放置咖啡機、飲水機、零食柜等物,實現空間高效利用。同時,在房屋四面墻的墻邊位置設計長條形沙發空間,供人員休息。會議室作為辦公區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按照上述方式進行設計。在設計環節,要重視色彩選取,會議室往往作為商討企業事務的場所,色彩上應減少變化,使其保持色彩風格的一致。為了突出人性化,可以在設計上增加暖色調和中間色的使用,比如淺棕色或者木紋色。淺棕色和木紋色能夠使人產生置身自然的感覺,心情自然放松,同時避免了單一冷色、暖色調表現力不足的弊端,人員可以在舒適的心理條件下投入會議中。辦公室作為人們生活和工作最為密集的場所之一,隨著社會生活及工作節奏的進一步加快,企業在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同時,往往對空間的分割、表現更為重視,每一處極小的空間都能夠表現出極為豐富的作用,然而這種“緊湊型”的切割方式往往會導致人們在工作當中出現一一些不必要的、非特異性的癥狀,如眼睛、鼻子、咽喉干燥進而導致全身無力、不適以及疲勞之感,經常性的發生精神疼痛、記憶力減退等不良反應。而這些癥狀的產生與工作空間環境的構建有著很大的關聯,到處放置的都是工作文件與文本,缺乏生態與生命的氣息,導致整個辦公空間除了緊張的工作之外毫無生機,也使得工作人員很難長時間地適應于這一緊張的環境,進而促使工作場所成為了企業發展的負擔和阻礙。
人的行為心理復雜性也決定了辦公空間不能僅僅是單一的辦公活動,適當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們也就應該對這種活動給予足夠的重視。在空間上建立應系統安排大小不一、圍合感不同的空間,使之動靜兼備、大小空間并存且應塑造更多主題內容不同的空間。可以根據休憩空間的大小和位置不同將它們分為三種層次的空間:第一個層次,業務空間內設置零散的休憩空間,包括小過道、角落、窗前等;第二個層次,結合通行空間中的水平與垂直體系或結合建筑的入口或中庭,利用邊界效應的原理設置;第三個層次,集中設置休憩空間,也可以結合建筑內的餐廳設置。
3 辦公空間與自然的關系
此外,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有害物質,凈化了辦公空間,為現代人的辦公提供了優質的空氣,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綠色植物還具有吸塵減噪,調節室溫的功能。辦公空間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陽光照射時間較短,所以選擇植物最好以比較長時間耐萌蔽的陰生觀葉植物或半陰生植物為主,在大型會議室可選用一些大型植物如富貴竹、孔雀木、龜背木、龜背竹等,放在一排矮柜旁邊做間隔之用。這些葉子較茂盛的大型植物可為空間帶來清涼的感覺,使會議上的人們能更加的集中精力。辦公桌上的綠化主要以小型盆景為主,如萬年青、文竹等,這些植物的點綴可使緊張工作中情緒得到緩和,調節人們身心健康。
4 結語
人性則是辦公環境中的塑造點和本源,也是未來社會發展和設計的追求。這個開放的滿足功能與審美的需求的系統設計工程,是設計師、使用者和業主在使用需求、是審美觀念、經濟投入等方面達成的共識,更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現狀和環境關系的滲透與調和。設計師是連接精神文化和物質文明的橋梁,提升國民素質教育,提升大眾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素質,是設計師的使命。有效利用再生資源,突出現代室內辦公空間使用功能,合理使用材料,節約能源,加強環境保護的自覺性,提高審美的認識層面,賦予現代辦公空間設計多元化的品格內涵,更是設計師的重任。
參考文獻
[1]任磊.辦公建筑室內外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初探[D].南京:東南大學,2005.
[2]鄭蕾.辦公空間優化設計的探討[J].浙江建筑,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