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琦
摘 要: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教學,已成為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引起注目的焦點,隨著現代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有利工具,對于我們英語學科教學來說更是如此!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課程中,利用電腦對圖形、文字、動畫乃至聲音、背景等教學需要進行綜合處理,使得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學生能利用計算機提取資料、交互反饋、進行自學,讓教學中的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實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小學生個性潛能發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媒介
正文: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已受到越來越廣泛地接受和采納。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是運用信息技術的擁護者和實踐者。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的優勢,以計算機為工具,以網絡為資源,以活動為載體,以語言交際為主線,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過程,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技術”的魅力。
一、創設英語學習環境
利用信息技術的情境性、真實性,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是的情景,激活學生的先前經驗,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虛擬情境可以使學習內容故事化、情景化。例如:我在教新標準小學英語10B Module5Unit1《Your bag is broken.》這課時,我用多媒體設計了一個服裝店,讓學生身臨其景,豐富生動、兼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課堂既像是一個知識的“樂園”,又像親切的“家園”。學生在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氛圍中學習是多么快樂的一件事。在教授新標準六年級上冊Module7Unit1《Pandas love bamboo.》一課時,在熱身啟動環節,我用了一些動物的圖片導入到新課中,很大的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為下文的學習做了鋪墊。同時教學經驗告訴我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歌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吸引著孩子們求知的目光,熏陶著孩子們的心靈。許多英語歌曲簡單易懂、節奏感強,瑯瑯上口,內容生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此外,音樂的美妙旋律極大地促進了兒童對歌曲內容的記憶,讓學生學的輕松、開心,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樂教樂學。一般我在正式授課之前,我都會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英語小故事或英語歌曲,這些都是英語教學的重要補充,也為課堂教學營造了一種英語學習的氛圍。孩子們在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既活躍了身心又獲得了知識。
二、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的英語學習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英語學習,學生和教師都是信心的來源,這種環境是可以由學習者控制的、允許學習者在特定內容領域里和驗證假設的發現式學習環境,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按照自己獨特的方式和路徑學習。教學實踐證明,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極大的調動了師生情感,開闊了教師與學生教學的時空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學習了。在教3A動物單詞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用聲音與圖片引出單詞,如:學習dog時,多媒體出示狗的圖片同時配以狗叫聲,視覺和聽覺的同時刺激,一下子調動起了孩子們所有的注意力,他們非常感興趣,樂于接受,而且容易記住。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曾多次嘗試和孩子們一起游戲,自己不僅是游戲的組織者,也是參與者,這樣的英語課堂變得更有生命力。例如:在教授《Pandas love bamboo.》一課中,為了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利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解決課文中的知識點,達到高效課堂。在上課過程中,我利用網絡讓學生上網搜索,搜索相關的動物生活習性,以白板課件的形式進行匯報交流,達到了全班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師生互動。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拉近了和孩子們間的距離,孩子也真正喜歡上了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
三、擴大和緊密英語學習共同體
在信息技術學習環境下,可形成“人——機——人”的三維互動形式。利用信息技術聲像共有、交互等優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性大,交互性強。如:3B《Shopping》,我在學生掌握服裝類單詞后,在網站中提供了大量的學習用品、顏色、水果類單詞,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搜索、分析,并開展語言交際活動,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為終身學習打好了基礎。在教學生還可以大量的使用交互式白板達到人機之間的互動。如:《Pandas love bamboo.》一課中,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我把學生所需要的操作的白板課件拷貝到學生使用的電腦中。在上課時,教師的白板由一名學生操作,其他學生同時也在自己的平板電腦上操作。達到了人人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易突出教學重點,面向全體,同時又能兼顧個體。充分調動了師生積極性、主動性,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學生思維活躍,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較高,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
四、為教師的演示教學
信息技術的高容量和集成性,使教師可以利用Word、PowerPoint等軟件制作簡單的教學演示文稿,從而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興趣第一。根據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兒童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語言又是相對抽象的知識。兒童外語教學需要具體情境的支撐,才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語言本身。具體而言,兒童英語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語言的具體或模擬情境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學習。兒童英語教學,必須為兒童提供可讓兒童理解語言的內容、表達條件、語用情景的機會。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學。因此,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多變的教學活動形式和不同的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
五、信息技術打造高效課堂
把信息技術作為認知與研發的工具,可以整合課程中的一切學習資源,使小學英語的教與學達到高度的協調與統一,形成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師生積極互動的高效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信息技術可以通過生動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演繹逼真的知識構建過程,方便學生掌握知識點,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課堂,而且為學習程度參差不齊的小學生提供了更大的學習空間。學生既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教學平臺學習鞏固課堂知識,又可以根據能力,拓寬學習范圍,更適合于小學生的需要,給與學生更大的學習主動權,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與同學分享課后的復習及課前預習,如文化背景知識、學習參考資料、圖片等,也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聽、說訓練,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形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我相信在把握好英語學科的同時合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一定能讓小學英語教學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
《英語課程標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