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遠
摘 要:化學實驗是研究和學習好初中化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化學實踐教學當中營造良好的班級教學環境,不僅可以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果,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掌握。因此,為了營造良好的班級教學環境,就需要我們的化學教師在教學當中,豐富教學方法,實現對班級氣氛的活躍;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展開多樣化的課堂教學;通過展開具體的化學實驗活動,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準。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良好班級環境;方法
班級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自身能力的場所。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初中化學教學當中的不斷深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該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但是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依然有不少的問題存在于化學教學當中,其中以課堂學習的氣氛比較低迷,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致不高最為嚴重。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阻礙了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和良好班級環境的形成。針對目前初中化學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從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運用信息技術、展開化學實驗活動等四個方面來談一談該如何在化學實驗教學當中營造良好的班級教學環境:
一、轉變教學理念,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
初中學生正處于學習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容易受到外界或者個人主觀意識的影響。很多學生對于是否喜歡一門課程大多取決于對任課教師的喜愛程度。因此,為了構建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中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轉變教學理念,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
例如,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在課堂中多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學習的空間,進而讓學生在課堂當中找到存在感。此外,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細心的進行回答并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在課后,教師還應該以學生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交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親密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
二、豐富教學方法,活躍班級的氛圍
學生在剛接觸化學這門學科時,對于化學的學習都比較感興趣,化學課堂的學習氛圍也比較高漲。尤其在化學實驗活動當中,學生更是有著極大的學習動力。但是,隨著學生對于化學這門課程的認知程度的加深,學生學習起來越來越困難,久而久之,學生就逐漸喪失了學習的動力,導致課堂學習氣氛比較低迷。而游戲活動作為一種可以很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教學環境的教學手段,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教師需要對游戲活動在化學實驗當中的應用重視起來。
例如,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實驗當中,教師除了展開有關氯化鈉溶液的配制的實驗活動以外,還可以根據本次實驗的內容,在課堂中展開一次配制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游戲活動。在本次游戲活動當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實驗當中所用到的教學用具的圖片,比如說吸管、玻璃棒、燒杯等等,然后把這些圖片打亂放置到講臺上,接著,隨機挑選幾名學生從這些實驗用具當中挑出“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所需要的實驗用具,并利用這些用具說出本次實驗活動具體的操作步驟。最后由教師根據課文中本次實驗所需要的用具,來判斷學生尋找的正確性。在教學當中應用游戲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踴躍的加入到課堂學習中來,而且還可以實現對良好班級教學環境的營造。
三、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初中教學的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變得越來越快,而作為初中化學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初中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表現出巨大的優勢。但是就目前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來看,雖然有不少的教師在教學當中運用了信息技術,但是這些教師對于信息技術卻沒有真正重視起來,對于信息技術的優勢性把握的不夠準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良好的班級教學環境的構建。因此,我們的教師在教學當中,不僅要對信息化的教學重視起來,而且還要加快教學的信息化的構建。
例如,在“酸和堿的中和反應”一課的教學當中,由于開展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活動不僅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操作不當,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危險。而在本次“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實驗當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師不僅可以把本節課當中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內容制作成PPT,利用PPT課件的優勢對這些內容進行梳理和優化,以簡單易懂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資源優勢,在網上搜集一些有關本次實驗的視頻分享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觀看,進而讓學生對本次實驗的具體操作步驟有所了解,這樣一來,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操作不當的可能性及危險性大大降低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危險的發生。
四、展開化學實驗活動,營造良好班級教學環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化學現象,學生對于這些化學現象有著極大的好奇心理,如果我們的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對于化學現象的好奇心理在課堂中進行實驗探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探究精神,也可以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勇于發現和探究生活當中所存在的化學現象。因此,我們的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當中,需要對化學實驗的展開引起重視,通過展開具體的化學實驗活動,進而讓學生踴躍的加入到實驗當中,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本領。
例如,在進行“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這個實驗時,由于鹽是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有許多學生就會好奇,我們生活當中所用的食用鹽是如何得來的呢?根據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展開一次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去除的實驗活動。在本次活動中,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以三到五人為一組進行分組,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或則實物向學生展示粗鹽和精鹽,讓學生對這倆種鹽進行比較分析,說出粗鹽當中一般會存在那些雜質。然后,教師可以利用給學生演示一遍正確的粗鹽過濾方法,并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演示在小組當中通過合理的分工和合作來展開本次過濾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觀察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是否有操作錯誤的地方,有的話及時的對學生進行指正。最后,根據各個小組對于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的實驗,教師可以對于各個小組在實驗過程中操作得當、粗鹽雜質過濾效果明顯的小組給予表揚。利用小組協作的形式展開本次實驗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這部分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際動手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協作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總的來說,在化學實驗當中營造良好的班級教學環境不是一件短時間就可以實現的事情,這不僅需要我們的教師在教學當中創新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還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展開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朝著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思維能力等方向進行有目的的教學,通過加強教師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教學環境。只有這樣,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才可以發揮它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歐肖芳 . 化學高效課堂融入式教學法的探究與實踐[J].化學教學,2012(3):29-31.
[2] 郭立明 . 初中化學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實踐與思考 [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2(28).
[3] 周改英 . 以實驗為載體進行探究性學習的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