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摘 要: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一環,而體育特長生訓練又是體育教學的重要部分。在農村中學,培養體育特長生是非常有必要的,既可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又可以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還是農村孩子升學的重要手段。然而,對農村中學而言,尚有眾多因素阻礙著體育特長生訓練的開展。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體育教師,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下我的發現。
關鍵詞:體育教學;體育特長生;訓練
(一)社會因素
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很多人注重經濟效益。特別在農村,人們更為看重的是子女以后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拿到更高的收入,有沒有好的發展前途。而對學校體育工作而言,過程較長,效果不明顯,在這一領域上大有作為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普遍不被人們看好。例如:我們區的體育特長生的招生,一般人數都不超過10個,每年參加體育考試的人有一百人左右,難度非常大。而且,市一級體育院校到農村中學的次數也很少,學生從入學到畢業,苦練三年,如果不能考上,在體育領域就基本沒什么前途可言了。因此,學校體育工作得不到社會的支持,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就難以開展,更談不上體育特長生訓練了。
(二)學校因素
1、長期以來,學校的教學的效果怎么樣,主要看的是學校的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主要看學校的升學率。因此,學校的工作重點放在教學的質量的提升上,所以文化課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而體育教學僅是學校搞好升學質量的輔助手段,為此被眾多學校所忽視,甚至經常出現隨意停減體育課時或用勞動課替代體育課的現象,體育教學這種“被遺忘”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在影響著特長生的訓練。
2、大多農村中學體育活動場地非常有限,80%的學校沒有一個像樣的運動場,運動場地嚴重不足,這無疑在制約著體育特長生訓練工作的開展。
3、學校領導的不重視及農村中學經費緊張等原因,導致很多學校投入購買體育器材的費用就如杯水車薪般。據我了解,有個別學校甚至連個像樣的籃球都沒有,更不用說其他體育器材了。沒有體育器材的支持,體育特長生訓練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4、農村中學多處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有些教師工作了十多年,甚至更長時間,但他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僅僅停留在畢業時的水平。體育教學也不能引起上級教育部門的足夠重視,相關的體育理論培訓如鳳毛麟角,而體育賽課、說課等活動的開展也是“千年等一回”。沒有必要的活動作為載體,使得體育教學工作得不到應有的促進,體育教師的理論水平得不到必要的提高,這無形中在影響著體育特長生訓練的水平。
(三)家庭因素
許多家長當中存在著這樣的錯誤理念,他們認為體育訓練是一件沒有前途的“苦差事”,而且自己的孩子天天如此勞累對他們的身心無益,因此,有不少“體育苗子”都因家長的“不同意”而被埋沒。有一個曾經發生在我身邊的例子,我印象很深。有這么一個我所帶過的學生,文化成績一般,要想以文化成績考入高一級學校,機會不大。但是,這個學生,身高有1.79米,身體素質非常好,如果當做體育特長生來培訓,就有75%的機會能順利考上高等院校,以他的身高和身體素質而言,以后考上重點體育院校的可能性也很大,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學生,家長并不同意參加體育特長生的培訓。教師,分管體育的領導,甚至校長一起做家長的思想工作,也沒能動搖家長的看法,好好的一個體育苗子,就這樣被埋沒了,想起就心痛。有的即使能參加訓練,也會因家長擔心影響學習成績而得不到充分的發展。
(四)個人因素
1、現在很多學生,多半是獨生子女,家長都寵著,怕苦怕累,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成了他們提高成績的“絆腳石”。
2、體育特長生沒有目標和理想,看不到體育訓練的意義和前途。
種種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存在,不同程度上在影響著學校體育特長生訓練的開展。然而,要改變這些現狀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但是,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體育教師,我們在目睹人才埋沒的同時,是否應當拿出與現實作戰的勇氣與毅力?因為我們仍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體育特長生訓練的目的。首先,力求增強社會影響力,當學生在區級或市級運動會上拿到獎勵時,當學生從體育特長生考上高等院校時,爭取學校多做宣傳。去年,我校的一個體育特長生,在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取得了400米跑第一名,800米跑第二名的好成績。回來以后,學校在學校最顯眼的地方張貼了光榮榜,全體師生大會上,不但表揚,而且頒發了獎品、獎金,極大的鼓舞了其他學生,報名參加到體育訓練隊的學生也倍增。讓社會群眾認同體育特長生訓練的意義和前途。其次,爭取學校的各方面支持,多向學校領導匯報,并爭取相應的物質支持,讓體育特長生訓練得到必要的支撐。再次,多與家長進行溝通,讓他們摒棄“偏見”,看到子女的體育訓練上的進步。對于學生方面,理想及前途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同時,相關的心理輔導也尤為重要。我相信,有這么一些措施的落實,肯定能改變上述的不利因素,體育特長生的訓練也肯定能有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匡麗萍,陳勇豪.中學體育特長生學訓矛盾的結點成因及解節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2):107-108.
[2]陳軍強,廉凱,王承.體育特長生“學訓結合”培養模式的探討——以通渭縣第一中學為例[J].林區教學,2018(0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