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慶瑩
摘 要: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途徑,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還能讓學生在閱讀思考中激活寫作思維,掌握語言表達技巧。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呢?我們作為現代教育工作者,需要著重引導學生在農村教育發展形勢下,使閱讀學習效果最大化,最終實現構建有效課堂的契機。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
1培養語文閱讀能力的目的
1.1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
小學階段是每一個人在學習道路上的開端,這個時期是很重要的,假使在小學階段就讓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的話,則在以后漫長的學習生涯當中,學生對學習就很難提起興趣和熱情。因此,老師們重視語文中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階段當中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并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學習和領悟語文這門課程,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生自主性,興趣和自主的結合才會讓學生對學習更加有動力。只有對學習抱有興趣,才可以在以后的學習當中更加游刃有余。因此,教師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奠定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和靈活性的重要基礎。
1.2培養實踐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學習語文的課堂當中,基本上都以教師自身傳授為主,語文的能力培養也基本以背誦和抄寫為主,因此很少有讓學生進行實踐的機會。在傳統的語文學習當中,對于學習語文基本上沒有實踐性,也沒有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學習空間。其實并非這樣,語文課堂也需要重點培養學生們的實踐能力、發散性思維以及自主閱讀。在抄寫和背誦的基礎上,增加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多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們進行思考,針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以此來培養學生門店的發散性思維以及自主閱讀能力。
2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現階段農村課堂教學大多還停留在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本應該起主導和點撥作用,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但實際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角色本末倒置。這樣學生便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遇到實際問題時不能靈活解決。有的教師只會照本宣科,拿著教材一講到底,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也沒有自由討論的時間,這樣的教學與時代脫節,缺乏創新。在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喜歡讓學生做數不清的閱讀題,以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殊不知這樣會使學生失去拓寬知識面的機會。因為學生做大量的閱讀題,使用的方法和技巧都是相同的,實際上達不到真正提高技能的目的。在布置課外作業時,很多教師選擇讓學生閱讀小學生精品作文,甚至要求能背誦下來,不注重課外閱讀的積累。時間一長,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逐漸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再加上大多數農村家庭經濟水平不高,許多學生的父母都在外務工,學生在家時缺乏監督與指導,沒有讀書的氛圍,從而與城市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
3新課改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
3.1盲目相信教材。
影響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以及教材內容的滯后。但同時,教師過于依賴教材,盲目相信教材,并且在農村小學閱讀資源以及課外文化都比較少的情況下,很容易讓師生關進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從而縮小了視野。實際上,課堂只是一個教學的場所,教材也只不過是借鑒的資料。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才可實現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3.2教材內容落后。
由于我國農村小學的信息技術不完善,經濟水平比較低,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也較為滯后,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激發學生創新意識,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一方面,由于教材內容得不到及時的更新,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較少,從而使得學生不能夠大范圍的接觸閱讀材料;另一方面,也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故步自封,沒有了創新意識,更不能有效的培養語文的學習能力。
3.3教學觀念滯后。
因為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都是采取灌輸式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新課改要求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創新教學理念,拓展教學視野,用全新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3.4學生家長認識的誤區。
學生家長對閱讀教學不重視農村學生的父母大多是農戶出身,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片面地認為語文閱讀教學和數學教學一樣只需要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作業、掌握知識即可。沒有認識到語文閱讀對學生終身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4新形勢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對策
4.1加強閱讀指導,培養閱讀習慣、閱讀技巧
新形勢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緊密結合學生語文學習的啟蒙期,加強對學生閱讀技巧、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首先,立足語文課內閱讀,讓學生掌握語文閱讀的技巧和方法。課內閱讀是語文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緊密結合課內閱讀,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語言、學習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其次,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是改革創新農村小學語文閱讀的關鍵所在。在電子產品泛濫的今天,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有利于讓學生科學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閱讀,在閱讀中獲取知識的營養,不斷充實自己,提高綜合素質。
4.2構建“家——校”聯合的語文閱讀模式
“家——校”聯合,充分發揮家長的育人功能,是新形勢下改革創新教學的又一有效途徑。誠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責任和育人功能不可或缺。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應當構建“家—校”聯合的語文閱讀模式,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閱讀活動中來,同時讓家長認識到閱讀于孩子成長而言的重要性。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班級閱讀群的方式,將家長“拉”到群中來,定期在群上布置閱讀的任務,指導家長監督孩子閱讀;其次,日常學習中,教師可以將一些閱讀指導的技巧和方法與家長分享,轉變家長的教育思想,提高家長的教育意識和教育能力,為強化家長在孩子閱讀中的職責奠定基礎。
4.3豐富閱讀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豐富的閱讀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閱讀中來。同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獎勵性、競爭性的政策措施,激發學生的斗志,讓學生積極閱讀,廣泛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筆者在教學中,通過“閱讀月”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廣泛閱讀,并在月末結合學生的閱讀狀況,評選出“閱讀小明星”,給予“閱讀小明星”一定的獎勵,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中,達到優化農村小學語文閱讀的目的。
5結束語
總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采取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推進。
參考文獻
[1]熊輝.淺析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7(08):174-175.
[2]李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進策略探討[J].經貿實踐,2016(24):191.
[3]田麗.探究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J].華夏教師,2016(10):73-74.
[4]李建明.淺析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