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苓
摘要: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正在穩步前進,但隨著“教學有效性”概念的提出,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課程改革的目標,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升成為初中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能否在課堂上完成高質量的教學內容的吸收以及自我能力的提升等,對于語文教育質量的高低也有著直接關系。本文從當前初中語文低效的現狀出發,試圖通過探究課堂中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多數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已經改進了自己的教學方式,但仍舊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有些教師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知識仍采取反復的記憶和背誦的方式,忽略了學習方法的指導;有些教師在教學模式上追求創新,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創新能力,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等等。為了不斷糾正教學中的不良現象,有效地進行初中語文教學,在教學中探索出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必要的。筆者結合自己在實踐中的探索,提出以下幾種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
一、情境教學,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感是人們對現實世界和客觀事物的反映形式,如憤怒、喜悅、憂慮等,體現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和課本內容的呈現下產生不同的情感,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流露并注意為學生制造積極的情感體驗。采取情境教學的方式需要充分尊重學生,依照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風格設置不同的情境。
例如,在學習《老王》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老王的畫像,結合文章中對于老王外貌的描寫,引導學生談談在這樣的環境下對于老王的理解。此時,學生對于老王的理解基本是殘疾、邋遢、貧窮等,教師可以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看學生的觀點是否會發生改變。學生通過全文的細致閱讀可以知道,老王的外貌與他的人物性格并不相符,從他從不多要作者夫婦的坐車費用、在送冰時車費減半以及送雞蛋和香油等,表明老王雖然貧窮但人品正直、善良,堅持依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在閱讀完文章后最直接的感受,不少學生表示認為老王十分可憐,也有學生認為老王年輕時沒有抓住機會學習,才會落得蹬三輪車養活自己的地步,不同學生的感悟不同,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了解并幫助學生全方位地了解老王這個人物。
二、有效提問,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
提問是教師在教學中經常采取的方式之一,但多數情況下都被教師用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得提問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并能夠找準學生的潛在發展能力,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設置問題,或是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主要目的是想通過提問這一方式來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不斷提高學生的越問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崔顥的《黃鶴樓》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李白在崔顥詩句旁的題詞入手,引導學生分析李白在看到崔顥的詩寫下兩句打油詩的原因。由于李白是唐代的著名詩圣,能夠讓李白發出這種感嘆的崔顥所描寫的黃鶴樓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結合課本中的注釋進行詩句的解析,并試圖從詩句的解釋中找到明顯增強感情流露的重點詞匯。另外,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寫作材料進行提問,以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三、尊重學生,引導學生表露真情實感
不單單是在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寫真人真事,表達真實的情感,在語文教學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要求學生表露真情實感。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生成,并引導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能力,并能夠針對學生在課上流露的情感進行分析,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課堂教學是以自己為主體進行的活動,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首先,教師在和學生相處時應該尊重學生,將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并能夠以正面的、積極的話語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和表達自信。其次,學生應該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地表達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情感和體驗,將自己在學習中的疑問及時地反饋給教師。最后,在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或給出教師具體的意見后,教師應該表現出接受的態度,并能夠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
總之,只有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學習方法的指導,進行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語言學習能力的鍛煉,也有助于教師時時把控課堂,依據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進行教學方式的修改和整合,最終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德和. 論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減負增效”[J].教育現代化,2018,5(34):109-111.
[2]陳曉靜. 初中語文有效教學方法與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6(1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