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翠
摘要:漢字,對于中華文化而言,不僅是幾千年歷史的載體,還是人們智慧的傳承。為此,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文字的傳播,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要加大關注力度。基于這一情況,本文將就如何改正學生寫錯別字的習慣進行討論。
關鍵詞:錯別字;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教學策略
目前,錯別字是很常見,比如一些店鋪的牌匾上,時常會出現(xiàn)一兩個錯別字,這對于學生學習漢字而言,都有形成一定的阻礙作用。對此,在進行日常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格外注意漢字的教育,并就教學模式、方法等方面進行探討,盡力避免學生寫出錯別字,糾正學生的不良寫字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一、優(yōu)化教學模式,加強學生語文基礎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在為二年級授課時,要充分注意學生的性格特點,為其制定合適的教學模式。對于這一方面,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利用情境教學模式,借助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認知漢字,并進行學習;其次,發(fā)揮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借助師生間互動交流,加深彼此間的溝通了解,進而教師可以更好進行漢字教學[1]。最后,注意采用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模式,鼓勵學生間鼓勵學習,互相聽寫漢字等。
比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文時,首先,在進行語文教學之前,語文教師要做好充足的課堂準備,為學生準備與本節(jié)課內(nèi)容相關的課件。其次,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先為學生播放課件,比如讓學生欣賞蒲公英,以及細致的觀察其種子,還有綠色的蒼耳草、漂亮的豌豆花、跳動的豌豆種子等。而關于文中寫到的,“蒼耳媽媽有的好辦法”“帶刺的鎧甲”等,教師還可以播放一段小白兔在山間跳躍著,其身上粘了好多個蒼耳的視頻,期間,還要注意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告訴學生蒼耳就像一只刺猬,渾身都布滿了刺。之后,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要字詞,要用彩色的粉筆列出,如植物、翅膀、旅行等,加深學生對于字詞的印象。然后,在進行本篇文章的閱讀,在這時可以采取分組閱讀的形式,借助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感,進而改善學生文字基礎。最后,語文教師要注意所學內(nèi)容的鞏固學習,在第二天聽寫字詞,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對于其錯別字要進行耐心教導,還可以鼓勵學生彼此間進行字詞聽寫,改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文字基礎。
二、豐富教學形式,提升學生記憶能力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由于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對于事物的關注度很有限,精力不夠集中,為此,語文教師加強學生這一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切實提高學生對于漢字的印象,增強其記憶力。對于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科學的培養(yǎng)方法很重要,其不僅加深學生對于文字的印象,還可以提升學生對于學習文字的興趣。具體而言,提高學生專注度,就是一個不錯的鍛煉記憶力的方法,當學生精力集中時,其對于漢字的印象比較深刻,從而有利于其記憶文字。
比如,在進行字詞的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豐富教學形式,采用卡通人物對話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生字、生詞,并加深學生對于文字的印象。對此,教師要注意發(fā)揮信息化教學技術的作用,通過播放一段簡短的動畫片段,鼓勵學生多次觀看其中的文字,并試著進行重復,增加學生對于相應字詞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課堂中[2]。此外,有關于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要講究家校合作,僅僅依靠教師是不太容易做到的。為此,教師可以與家長積極聯(lián)系,是家長從日常生活入手,利用其中的點點滴滴鍛煉孩子的記憶力。
三、轉(zhuǎn)變教學方法,引導學習有效識字
古人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小學二年級的語文學習也是這樣,除了要教授學生進行識字以外,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漢字的方法。對于這一方面,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針對不太合適的學習方法要提供改正意見,使學生可以輕松地掌握新的字詞。具體措施而言你,語文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點,關于生字糾錯本方面,為二龍路加深學生對于容易認錯、寫錯字的印象,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制定一個生字糾錯本,將自己在日常學習中寫錯的字詞記錄下來,并為其進行標注,分析寫錯的原因,避免之后繼續(xù)寫錯。第二點,有關于學生練字方面,教師可以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使枯燥的文字學習變?yōu)樗囆g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對應的比賽,比如,聽寫大賽、書法大賽等,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寫字積極性,進而在把字寫正確的同時,還要盡量清秀、工整,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第三點,在進行生字、生詞教學時,語文教師要注意方法的引導,使學生清楚知道字意與字形結(jié)構(gòu)間的關系,充分利用形象法來學習生字,并鼓勵學生對于所學的文字進行分類,比如將漢字分為獨體字、表意字等,還可以分為左右、上下、左中右等結(jié)構(gòu),依據(jù)各種竅門來記憶文字。
四、更新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正處于認知觀念的形成階段,對于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并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自由,使其主動學習漢字,進而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對于這一方面內(nèi)容,教師要搜集一些比較新穎的事物,引起學生的注意,促使其進行主動探索[4]。
比如,可以組織你猜我畫活動,將學生分為合適的學習小組,并讓兩兩形成學習的團隊,一人依據(jù)字詞進行描述,另一人進行猜測。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從而主動學習漢字。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喜歡上很容易寫錯字。對于這一問題,語文教師想出了一些辦法,以改正學生的錯誤學習方法。本文就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生出現(xiàn)錯別字進行討論,并提出了一些教學策略,比如優(yōu)化教學模式,鍛煉學生記憶力等,從實際教學中出發(fā),切實改正學生不正確的學習文字習慣,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漢字能力。
參考文獻:
[1]游園園. 關于錯別字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策略[J]. 新課程(上), 2017(1):87-87.
[2]王海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之錯別字探究[J]. 新教育, 2017(7):59-59.
[3]陳朝賢.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錯別字的糾正[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7):246-247.
[4]倪建華. 淺談小學生常見錯別字的糾正策略[J]. 好家長, 2017(41):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