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強
摘 ?要:課堂教學效率,指的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完成有關的知識任務,吸收相關的知識信息,同時具備獨立的能力、自主的態度、互動的熱情,并對學生的精神展開熏陶。在語文的視域下,讓學生結合文化知識獲得情感層次的升華。因此語文的教學效率提高是一個循序的過程,教師應從學生的視角去分析問題,了解學生的思維習慣,幫助學生建立高尚的品格,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激發出學生的語文探究潛能。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引言:語文是基礎學科,學生一生中都受到語文的影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吸收語文知識,獲得更多的理解,這些理解還能夠遷移到生活層面、社會層面,給予學生健康的指引。而小學語文的課堂互動中,教師應注意給予學生獨立的、自主的思考空間,提供多層次的語文感知路徑,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排除不良情緒,積極地應對語文的系列問題,及時幫助學生排憂解難,讓學生在語文環境下提高文化素質。
一、師生平等,營造氛圍
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營造出平等的學習氛圍,教師也要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如小學語文教師可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提出一個有懸念感、有疑惑性、有矛盾點的意見,這時候讓學生來說明自己的想法。通常小學生對語文教師都是很信服的,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課堂上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去記憶什么,從來不質疑,而當教師提出一些可辯證的問題時,一些學生開始覺醒了,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意志,有了自己的想法,愿意去反駁教師或者更加完善教師的思路。這時候教師體現出虛心的一面,并俏皮地不定時拋出一個炸彈,讓學生分辨教師說的對不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聯想,讓他們真正意識到學習上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維。這種方式也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二、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也是上好課的首要條件。教師的備課充分、合理,教學質量和效率自然就高。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入鉆研教材和教學大綱,抓住教學具體要求與知識重點,明確教什么、怎么教等,還要及時注意教學的延伸與拓展。教師在備課中還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興趣特點,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學習習慣等,做出合理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教學自然就能事半功倍。
三、巧妙設計導入環節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點,也是難點。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環節自然在整節課中是重要的開始。語文教師要利用多種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將學生從課間活動中帶入到課堂學習中。小學語文教材有很多課文都是故事性較強的,而且小學生也喜歡聽故事,教師就可以利用小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喜歡語文,愛上語文。
四、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小學生都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教師在教學中,同樣要考慮要進行多樣化教學,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有很多種,比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學、微課教學等;借助問題來設置懸疑,問題情境教學;借助自然事物或者生活情境教學;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成績進行分層教學等。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特點,不斷實踐多種教學法,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
五、抓住教學細節
細節決定著成敗。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每一個細節,在日積月累中提高教學質量。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聽、說、讀、寫。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閱讀與討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認真思考、分析,提高學生探究與創新能力,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是學生的舞臺,教師是組織者與指導者,學生是主導者,教師與學生也要進行及時交流,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與練習時間,提高40分鐘的效率。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講授基礎知識,還要教學生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起到重要作用。預習、聽課、復習、記錄筆記的方法,都可以消除學生不會學習或者不知道怎樣學習的心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恢復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只有學到好的學習方法,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六、組織趣味競賽
小學生現在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好勝心強,不愿意服輸,教師可以結合這個特點,組織各種語文競賽活動,比如:詞語競賽、成語接龍、詩歌朗誦、課文背誦等。這些競賽既能滿足學生的爭強好勝心理,又能激發學生你比我追的欲望,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學習語文。
七、精心布置作業,及時輔導學困生
學生作業是學生鞏固課堂知識的,也是給教師的最好反饋。教師通過作業能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程度。認真做作業,仔細審題,耐心作答,認真對待作業養成的習慣,在考試中當然也會認真對待。班級是一個整體,都會有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轉化學困生,不拋棄不放棄,是每位教師的責任與目標。要為學困生建立學習檔案,了解學困生的弱項,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在課堂進行分層教學,采取差異性輔導,經過長時間針對性輔導,學習成績自然能上一個臺階。
八、加強師生交流
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是課堂氛圍的基礎,教師課堂中和藹可親、精神抖擻,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學生在課堂中就會輕松、愉悅地學習,對老師產生信任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教學中,話語要幽默,情感要豐富,語調要抑揚頓挫。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學習情緒高漲,思考和回答問題就會積極主動,教學效果自然就提高。
結語:
教師要做到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根據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效率才能提高。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完成知識的教授,還要擔負起育人的責任。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語文學得好,理解力自然就可以提高,其他學科的成績也就提升了。要做到提高教學效率、質量不能僅僅是一句口號,要落到實處。教師要鉆研教材、認真備課,運用多種教學法,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為了祖國的下一代,師生要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曹婧.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18.
[2]楊桂如.如何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2018.
[3]郝千一.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新校園,2018.
[4]肖陳蘭.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江西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