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目前中學作文教學并不樂觀,而農村中學作文教學更是如此,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深知作文教學之難之痛,作文教學對師生而言可謂“兩敗俱傷”,但我們不能諱疾忌醫,我們要積極的去尋找病根,結合實際情況對癥下藥,改善作文教學難的現狀。
關鍵詞:作文教學;策略;農村
一、尋找病根
我們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來反思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首先問題主要存在于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脫節?,大多數教師只勤于講課文,卻又把讀寫分開,好象閱讀和作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師的課時安排上也嚴重失衡;其次教師忽視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為了應試而作文。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首先是心理因素,學生懼怕寫作文對作文毫無興趣;其次農村的學生生活面窄相對較窄,生活閱歷少,極少數學生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而平時又忽略生活觀察,因而作文素材少,常常沒話可寫;再者為了應試學生的作文太過套路化、假大空,不能很好地表達出真情實感。
二、對癥下藥
面對種種問題,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確實陷于重重困境之中。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正視問題、積極去反思問題,針對問題,結合農村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自身情況尋求良策。
1、課文是范文中的精品
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可見閱讀與寫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目前學生作文普遍存在主旨不明、結構不清、邏輯混亂、詳略不當等問題,因此在日常閱讀教學中分析文章主旨結構等問題時就要向學生滲透寫作時也要考慮這些方面的問題安排,現在新版的語文部編教材對閱讀與作文教學進行了緊密的整合,每個單元閱讀教學重點與本單元的寫作教學重點緊密相連,課文是最好的范文,再者選進教材中的文章一定是經典文章,經得起研讀與模仿。朱熹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如九年級上的第二、五單元是議論性文章的教學,單元寫作也是對應議論文寫作,我們就可以在單元閱讀教學中結合單元寫作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有據、論證合理)進行講解,可以選取適合學生模仿的文章(如《精神的三間小屋》《敬業與樂業》)讓學生模仿寫作,而且仿寫不單單局限于全篇仿寫,也可截取好的片段仿寫,讓學生掌握了如何正確的寫議論文以后,再去讓學生更好釋放個性。
2、教材是素材的集中營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的多了,積累的也就多了,可用的素材,語句也就多了。農村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生活條件等多種因素難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課外讀物涉略少,生活閱歷又是少之又少,所以作文內容空洞乏味,無話可寫,能用的素材也是萬年不變的素材(如,小紅扶老奶奶過馬路,小剛幫鄰居大爺挑水)。但就我們手中的六冊教材與平時做的課外閱讀中的人物事例就可以為我們寫作提供充足的寫作素材。如在寫作主題為勤奮、樂觀、尊師重道、守信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將《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宋濂的事例作為寫作素材。所以在平日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教材中素材為作文所用,真正做到以讀促寫。
3、古詩詞是文章的增色劑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韻律優美,簡潔厚重,恰當的引用古詩詞可以為文章增彩。目前學生的作文里要不就是一句古詩詞引用也沒有,要不就是引用的不恰切,如何解決正確且恰當的將古詩文引用到作文里呢?就是要在日常的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有意識將詩詞用到作文中且引用數量不宜過多。如在教授《行路難》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主題為遇到困難要積極樂觀時,就可以引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當我們想表現困難重重時就可以引用“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然后布置個引用詩文百字小練筆做鞏固練習。讓學生在學習與欣賞古詩詞之美的同時,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
4、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怎樣培養和鍛煉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呢? 一是要結合閱讀教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認識到觀察生活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做觀察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隨時隨地捕捉到“貌不驚人”卻又“異彩閃耀”的生活素材。不少范文,所寫者小,所見者大,如《背影》《散步》。二是要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分析,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農村的學生生活閱歷少,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合理有效地利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素材(如運動會、家長會、文藝晚會、演講比賽、課外閱讀活動等),平時多與親朋好友交流,以及多關注電視網絡中的熱門時事話題與人物。如之前寫命題作文《難忘的初中生活》,很多同學都寫到了運動會的那次拔河比賽,但大都寫成了“概況介紹”主要是沒有細致觀察的緣故,只有把每一個人的動作、姿態、表情、神態都看得分明,拔河比賽才有可能寫的細致逼真令人難忘。脫離生活的語文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作文寫作亦是如此,讓我們積極去引導學生用眼睛捕捉,用妙筆記錄生活的絢麗多彩。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對語文教師來說是難題,對農村中學語文教師更是挑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變作文教學難得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解決作文教學難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我們不畏艱辛,積極主動去嘗試改革,開拓創新,一定會走出作文教學難的樊籬,撞出一條寬闊明朗的大道,使農村中學作文教學呈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