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亮 陳果 楊韻文 羅方平 張洪濤 關楚翹
摘要:建立臨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并在組織實施構成中,不斷完善, 是促進基層醫院臨床教學質量不斷改進、提高的重要手段和保證。
關鍵詞:臨床教學;質量監控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guarantee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in basic hospitals.
Clinical teaching;;Quality control
醫院是培養醫學人才的的重要基地,學生不僅在醫院獲取臨床知識和技能,而且還接受為病人服務的職業道德和素養的熏陶。近年來由于受醫院管理體制、醫療工作實際、帶教教學意識、學生學習態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臨床教學質量出現一定程度的滑坡,這一問題正引起高等醫學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因此,加強臨床教學質量管理就是保證培養人才質量的根本,而建立一套有效的臨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則是有效保障臨床教學質量的前提。以下就我院構建臨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體會如下。
1?? 制定和完善各項教學規章制度,從制度層面規范教學質量
1.1 根據臨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帶教老師缺乏帶教經驗,帶教過程無明確的規范指引,結合我院成功創建廣東醫科大學非直屬醫院的實踐經驗,完善了《臨床教學工作制度手冊》、《臨床教學規范》等指導手冊,從而規范教學工作流程,明確了各級教學工作人員的職責,規范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行為。
1.2? 進一步細化和實施明確的教學獎懲制度,并形成文件,如《黃圃人民醫院教學工作制度》、《臨床醫師教學秘書工作評定與補助的規定》、《黃圃人民醫院臨床教學管理績效考核方案》,使教學管理工作與年終考核、評優緊密結合,將教學管理費的發放與教學效果掛鉤,做到獎優罰劣,杜絕教學事故的發生,加強各項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制度的落實力度。
1.3? 建立了臨床教學質量考核標準指標,根據考核督導項目制定《五大教學實施評價標準》、《帶教教師測評表》、《實習生評學評教表》等,具體按各項管理制度及規定實施。
2?? 任課教師的選拔— 從師資資源方面保障教學質量
2.1? 對每批符合帶教資格擬聘任的帶教老師進行小講課考核,由教學督導專家組對授課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素養、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定量和定性評價,進行綜合評定,最終決定是否選拔聘任。并將考核結果的定量和定性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和歸納總結,形成反饋信息,為其及時了解臨床教師的教學質量、及時發現問題并作出相應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2? 定期組織帶教老師理論授課比賽,邀請院外院外專家進行點評指導,對關于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樹立良好學風和提高管理質量與水平等問題提出了大量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使我院的教學工作、臨床教師的整體教學意識和積極性明顯增強。
2.3? 著重加強落實帶教老師試講制度、集體備課制度和聽課制度,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使我院教師能快速準確地把握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規范地進行教學,有效地提高了我院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保證了授課質量,提高了師資隊伍的質量。
通過選拔和持續培訓,帶教老師在教學內容上,能夠更加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知識與能力的雙重培養;在教學方法上,使帶教教師了解教學效果,增強責任心,勤于思考,不斷總結經驗與教訓,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3?? 科教科監督---管理層面督導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3.1? 臨床教學質量監控組織機構運行
我院臨床教學質量監控組織機構由分管教學的副院長、科教科、各教研室、各科室及帶教教師組成,負責臨床教學質量的監控、檢查、指導、評價工作。科教科負責質量監控評價內容與指標的制訂,組織、實施、協調、安排各項教學工作,對教學檢查評價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總結和反饋,并做好與院校教學管理部門的溝通與聯系,保障信息通暢。質量控制措施主要內容有教學檢查、理論授課、師生座談會、教學評價指導等。臨床教學量評價內容主要有實習計劃、儀容儀表、組織紀律、考勤管理、臨床教學實施、基本技能操作、考評鑒定、理論授課等。
3.2? 科教科進行教學質量檢查
對來院實習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以及時了解臨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督促其改進。教學檢查遵循集中檢查與日常檢查相結合、普遍檢查和隨機檢查相結合、檢查與指導相結合、自檢與互查相結合的原則。學生進科一周內所在科室按要求制訂實習計劃,科教科每周下科室檢查學生的組織紀律、儀容儀表情況,每月下科室檢查科室對學生的入科登記、小講課、教學查房、教學病例討論、考勤考核記錄等。質量監控組織機構于實習結束前10~15 天對學生進行臨床技能綜合考核。學校督導專家組每年對我院的教學情況進行檢查、督導,主要通過檢查材料、聽課、教學查房、教學病例討論、學生臨床技能操作、師生座談會等評價我院的教學質量。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工作定期檢查制度。要求每周召開教學辦公室及教學秘書工作例會,落實醫院部署的教學工作,并檢查各項教學活動和教學工作落實情況。每學年召開4次教學工作會議,布置和總結各項教學工作,保證教學質量。
3.3? 提升學生的反饋在教學質量評估中的比重
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動態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和學習效果。除了常規的理論技能測試,還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勤、隨機抽樣問卷調查、與學生和教師面對面座談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臨床教學效果和臨床技能掌握情況,并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予以有效解決。
3.4? 根據臨床教學信息的收集與反饋系統進行教學總結
臨床教學信息收集方面,拓寬教學信息收集的渠道,從教學管理層、教學督導層、授課的臨床教師以及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等四個方面收集信息。根據反饋對象的不同,在信息反饋方面,著力加強科教科與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交流溝通,建立教學質量監控的反饋體系。擬采取主要措施有:組建一支覆蓋各學校各專業學生信息員隊伍,通過教學信息員了解教學效果,收集學生對教學管理、教學條件、教學改革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系統將采集的教學工作信息及時反饋給各相關教學質量監控組織,對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給予答復和說明,形成了“教與學”“管與學”攜手并進的良好局面。同時開通網絡反饋渠道和電子信箱,以更便捷地收集和反饋教學工作信息,了解和及時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4? 取得的成效
4.1 通過建立臨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有計劃地組織實施, 并對結果獎罰到位, 大大增強了臨床教師的教學意識, 提高了臨床教學質量。
4.2 促進科學化管理。一方面, 通過監控, 得到各種準確信息, 為上級管理部門和領導制定政策、工作方針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另一方面通過這些信息的統計、整理、總結、分析, 發現臨床教學存在問題, 尋求新思路, 從而保證了臨床教學工作處于一種不斷改進、完善的良性
循環中, 促使我院臨床教學管理由過去的經驗性管理轉入到了科學化、規范化管理的軌道。
5? 結語
我院經過幾年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深刻體會到教學質量監控涉及面廣,在評價過程中,客觀量化的指標容易評價,主觀的定性指標不易掌握,評價結果或多或少受到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需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定性評價標準,科學、客觀、公平、公正地評價各項教學活動,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杜鵑,顏偉,孫冬麗,等.臨床教學質量的現狀及對策探討[J].西南國防醫藥,2010,20(5):558-559
[2]劉佳,尚莉麗,許釩.臨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設與實踐[J] ,教育研究,2016, 24(2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