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元
世界發展日新月異,變化無處不在;知識更新迅速,教師要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但在眾多變化中,教師也要有一些“不變”的堅守。
一是教育的初心不變。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顆熱愛教育的心。目前,社會的誘惑很多。人們對教師誤解也很多;但我們仍要淡泊名利,堅守底線,不忘初心。
二是教書育人的宗旨不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指出,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指明了方向。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如今,校園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學校各項工作任務也更加繁重,但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宗旨不能變。
三是不斷學習研究的態度不變。學無止境,教師要想更好地教書育人,就要不斷地學習。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只有知識儲備豐富,才能真正“傳道、授業、解惑”。學生一屆與一屆不同,每個班的情況也有差異,因此,教師不能一本教案走天下,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四是“教好書”的使命不變。把學生教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師的重要使命。教師把學生教好,才能受人尊敬。有的教師始終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思維方式,帶著功利的思想做教育。教師應有超越功利的教學思想,不隨意給學生增加課業負擔,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開展課堂教學,把“教好書”作為自己的使命。
五是促進每個學生發展的目標不變。現在不少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個性較為突出,差異較為明顯。教師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悅納每個學生,為他們提供發展機會。要始終相信“只有不同,沒有不好”,堅信每個學生最終都會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為他們的點滴進步點贊、喝彩,讓學生在前進的路上始終能看到希望,滿懷信心,感到幸福。
總之,不論社會如何變,教育都應當有自己的“不變”,教師都要有自己的堅守,在此基礎上追求創新,提升自己,為學生指引方向,跟學生一起成長。
(責任編輯:李迪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