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彬津
摘 要:對于初中生來說,教師與其通過施壓來讓學生在課堂中提升自己的聽講效率,倒不如讓學生主動為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靠教師做出改變,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好的狀態。本文分析了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問題,提出初中歷史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路徑。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習興趣;培養
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習的興趣。”當一個人對某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入迷地去追求,廢寢忘食地去探索。在我們的教學上學生一旦對某功課產生興趣,這也將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和支柱。因此,興趣在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說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學習效果。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初中歷史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充分利用歷史本身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把課堂變得有趣生動,而是一味地把目光放在考試重點上,學生對學習歷史提不起興趣。第二,教師沒有給學生講解完整的歷史知識,導致學生知識儲備不夠,在做題時不知道因果關系,即使自己很認真背誦了所有需要背誦的內容,但是付出得不到回報,學生就會認為歷史很無趣,沒有學習的沖動。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必須改變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中有積極的狀態,也讓學生學到很多有趣的歷史知識。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路徑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歷史是不可逆轉的,要想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要想辦法將歷史情境進行還原。歷史知識有如茫茫的海洋一樣寬廣,我們很難對歷史進行系統全面的梳理。因此,要從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入手,通過對歷史的典型事件進行情境還原,加深學生的印象,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例如:講授《鴉片戰爭后的社會經濟》一課時,組織學生進行情景表演,通過表演的形式,讓學生知道鴉片戰爭中列強是如何欺凌我國、如何踐踏我國的民族經濟。而且,在角色扮演中,學生深深感受到這種欺壓,憤慨之余不禁就會思考如何擺脫這種經濟困境,使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也很好的完成了本節課的內容。
(二)充分利于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激發興趣
魯迅先生曾說:“用活動電影來教學生,一定比教員的講義好。”通過視頻,可以將歷史知識更加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影視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視覺上受到沖擊,更能加深學生印象,將知識印在學生的腦海中。通過影視教學,學生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在興趣的趨勢下學習歷史知識會更加輕松自如、游刃有余。例如,在教學《鴉片戰爭》一課時,講歷史題材電影《鴉片戰爭》中的部分片段展示給學生,影視作品中展示了大量的真實史料、詳細介紹了鴉片戰爭時期的中國國情和世界地位、中英兩國交戰情況以及戰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見證了晚清的衰落。接下來,結合視頻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學生在產生興趣的情況下進行快樂學習,更容易接受本節課所學內容,也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之情,使本節課的主體得到了升華。
(三)重新定義歷史教學,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歷史學習
歷史教學絕不是僅僅傳授學生歷史知識,簡單地讓學生了解過去的事情,而是要教導學生全面剖析歷史教學內容,從過去的歷史中總結出相應的經驗,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規劃人生目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定義,為學生剖析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歷史學習。首先,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傳統應試教學觀念,不能以考試分數為學生貼上優秀生、差生的標簽,要把歷史教學當作一種育人責任而不是教學任務。其次,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能因為教師而影響到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再次,教師要持有正確的歷史教學態度,嚴肅地對待教學內容中的每一個事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節歷史教學的時間,為學生詮釋歷史教學的意義和目的,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習歷史,學習歷史能夠做什么。要讓學生理解歷史的本質,同時理解歷史教學的本質,以此引導學生重視歷史教學,引導學生以一種端正的學習態度對待歷史學習。教師可以在歷史教學課堂上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度,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以此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好感,從而讓學生愛上歷史學科。比如,教師可以使用適當的話語對學生表達的觀點作出評價,對學生的見解表示認同,激勵學生表現自己的個性,以此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歷史的信心。
(四)優化教學方式,拓展教學內容
打造高效優質課堂是每一位教師致力完成的教學任務,也是每一位教師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在以往的初中歷史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是按照課本內容講述,即完全依靠歷史教材。教師只是簡單地把歷史課本上的內容念出來,而沒有對其進行合理的包裝,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只會覺得教師的教學方式極其枯燥,從而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優化,改善教學方案,利用生動的語言打動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全面了解將要講解的教學內容,規劃如何在課堂上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教師要精心備課,設計一套優良的教學方案,使得教學內容顯得更加有層次感,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系統性地劃分教學內容。
結論
總之,光有興趣沒有責任感是做不好事情的,而只有責任感沒有興趣,勉強從之,也是做不好事情的,興趣和責任同樣重要。所以,作為初中歷史任課教師,有責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責任意識,正確處理好培養興趣和責任的關系。當然,學生責任意識的養成并非朝夕之事,需要教師長期的、矢志不渝的培養方能見效。
參考文獻:
[1] 劉宗全. 新時代初中歷史教學的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19(05):127.
[2] 鄭玉雪. 網絡環境視閾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02):75-76.
[3] 駱冬梅. 初中歷史教學中影視史料資源的滲透路徑[J]. 華夏教師,2019(02):76-77.
[4] 馬月恒. 試論歷史微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 名師在線,2018(3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