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沁
摘 要:在小學語文中,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一體化能夠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結合合理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并且在寫作中進行靈活應用,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文本對培養小學生語文讀寫能力一體化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讀寫能力一體化
引言
在語文學習中,通過閱讀來進行寫作能力的提升能夠起到有效的作用,閱讀和寫作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積累語文知識以及資料,培養表達能力,通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表達在寫作中進行應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讀寫能力一體化教學,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夠有效結合,從而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1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同時教學的時間有限,結合寫作教學來看,課時少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原因,由于學校中的課時較少,導致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寫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理論占據了較大的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沒有得到長期的培養,缺少閱讀和寫作積累,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受到了影響。教師在課程中沒有對閱讀和寫作產生重視,導致課外的時間利用不充分,同時教學的形式比較單一,無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學校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結合教學的力度比較小,導致學生的讀寫練習不能滿足實際的要求,在小學中,關于閱讀和寫作的兩者的結合教學開展不普遍,在課程改革的情況下,教材中雖然加入了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沒有進行實施。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課本中的內容,而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拓展,缺少對學生進行的讀寫練習,這使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不能達到實際的目標。
2讀寫能力一體化的重要性
閱讀作為寫作的基礎條件,通過閱讀可以看出文章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和想法,這是評價文章的重要指標,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情感的表達進行積累和學習,通過閱讀來進行理解。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寫作可以得到展現,因此,閱讀能夠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閱讀和寫作的練習,可以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積累更多的知識,并且具有寫作的思維能力。通過寫作可以使學生的閱讀得到深化,使學生能夠將積累的知識進行運用,并且逐漸掌握寫作的方式和技巧。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將閱讀的作品進再次理解,使閱讀的內容得到吸收,并且表達自己的情感,以理解和表達的方式進行語文學習,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讀寫能力一體化培養策略
3.1實施群文閱讀
在學習中積累寫作的素材能夠使讀寫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過群文閱讀能夠使閱讀的效率提高,這種方式指的是對同一主題的文章進行組合閱讀,通過閱讀可以學生閱讀的內容增多,包含的種類也比較豐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積累寫作素材資料,在閱讀中可以對同一主題的文章進行比較,使學生了解寫作技巧的不同,并且能夠在實際的寫作中進行應用。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中的課文《桂林山水》與《七月的天山》這兩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利用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學習,由于屬于景觀類的文章,也可以收集其他相關的文章進行閱讀,在閱讀中需要讓學生去理解作者的描寫手法。在描寫江水的清澈的時候,可以利用鏡子進行比喻修辭,或者描寫江水中的石頭很清楚,或者在描寫花朵顏色鮮艷的時候,利用比喻方法將花朵比喻成為錦緞,形容其色彩斑斕。通過閱讀是學生能夠在其中積累語文寫作的素材和技巧,將這些內容運用在實際的寫作之中,能夠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比如在人教版《北京的春節》教學過程中,為強化學生讀寫一體化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就地方春節的特點及風俗習慣進行思考,并組織語言說一說。學生七嘴八舌的說道,“放鞭炮”、“吃年夜飯”、“貼春聯”等,之后教師通過多媒體大屏幕,帶領學生一起去看一看,北京的春節有哪些風俗習慣。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對比來加深學生對于地方風俗的了解,教師可繼續帶領學生去了解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這就是開展群文閱讀的最佳時機,教師引導學生對《藏戲》、《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維吾爾》等,之后鼓勵學生說一說,哪個民族的風俗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通過此種教學方式,能夠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令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個性特征,并科學布置學習任務,令學生更好的把握課堂,加深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為學生的語文素養強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將相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來強化學生對于古典名著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優良學習體驗的形成,為學生語文讀寫能力強化奠定基礎。在這一方面,教師可組織開展群文閱讀,將《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等內容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以此來激發學生對于名著的閱讀興趣,并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令學生情操得到陶冶,心靈得到滋養。
3.2加強閱讀講解
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使閱讀的效果加強,需要結合閱讀評價,使學生學會對文章進行合理的評價,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更加的高效的進行學習。教師還需要在閱讀評價中加強重視,使學生在引導中能夠通過技巧性的方式進行評價,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能夠使學生在閱讀后進行檢驗,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中的《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教師在教學前提出問題,關于這篇文章為什么能引起大家的感動,通過講授文章使用的表達方法,使學生能夠理解其中的詞語,對詞語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懂得文章中的表達技巧,寫出文章的讀后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使學生對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加強寫作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科學的引導學生,通過提問方式使學生進行思考,包括文章時如何清楚的闡述事件的?文章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特點?這樣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金色的魚鉤》教學過程中,為加深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強化,教師應做好閱讀講解工作,在學生閱讀文本后,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并說一說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什么,此時學生紛紛站起來發言,所闡述的觀點也各有不同,有的說老班長誠實守信,舍己為人;有的說,老班長并沒有做到誠實守信;也有的說,這篇課文講的是老班長犧牲自己成全小戰士,與誠實守信并不存在什么聯系。為深入開展課堂教學,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表現,并找準閱讀講解的入手點,探尋問題價值,并進行有效處理,通過教師的閱讀講解來加深學生對于文本內涵的理解,這就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不斷強化。
3.3使用網絡技術
通過網絡中的資源進行教學,能夠使教學的效果得到大幅度的增強。使用網絡可以使學習資源的豐富性增強,學生在閱讀中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使學生的閱讀范圍擴大,采用信息技術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進行理解,使閱讀的內容更容易理解。在教學中需要控制好技術的使用程度,避免學生在學習中由于注意力分散導致學生難以展開思考。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的《索溪峪的“野”》這篇文章的學習中,能夠將其作為練習的內容,由于包含大量的自然景觀的描寫,學生難以體會到實際的感受,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進行相關圖片和視頻的展示,使學生能夠在觀看中更加了解看到景觀的感受。學生在這種方式下能夠更加理解文章中描寫景色的句子,并且對這些詞句有較深的印象,在學習中能夠進行積累。教師也可以在課后進行展示,學生通過景色進行描寫,作為寫作的練習,能夠起到有效作用。比如在《走進信息世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運用網絡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其對于整個社會的強烈影響形成一個鮮明的認知,通過視頻等資源來將信息對于生活的改變展現出來,從而令學生對現代信息傳播方式進行一個系統化了解,并能夠學會正確搜集、選擇和運用信息,更好與他人開展交流,并通過探究性實踐活動來強化學生的感知,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讀寫能力一體化作為目前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夠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閱讀和寫作的教學,通過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并且通過寫作練習來加強寫作嫩合理,在閱讀和寫作的不斷積累下能夠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加強,對寫作的技巧也更加的了解,促進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史繼才. 淺談小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的培養[J]. 學周刊,2015,(11):168.
[2] 馮明明.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J]. 小學生(中旬刊),2017,(006):76.
[3] 王愛華. 淺談小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的培養[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0):375-375.
[4] 劉燕華. 關于培養小學生語文讀寫能力一體化的策略分析[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33):12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