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荷
如果母親一時聽不到,我就站在門前等候。當家門輕輕啟開的那一刻,望著安詳的母親,心中便溢滿了幸福。
那天有事下樓,一開門,發現樓道里站著一個男人,正對著防盜門上的貓眼朝鄰居家里頻頻窺望。看他鬼鬼祟祟的樣子,我以為是遇上了小偷,心咚咚跳了起來。對門是新搬來的住戶,平常家里只有兩位老人,如果真的遇上小偷,那可壞了。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再仔細一看,認出這個男人是對門老人的兒子,于是打了個招呼匆匆而過。
誰想過了幾天,我又在門外遇見了他,還是躡手躡腳的樣子,每隔一會兒就敲一下他家的屋門。我說:“你媽媽家里有門鈴,你可以按門鈴啊。人上了年紀大都耳背,這樣輕手輕腳地敲,老人大概不會聽到。”
他朝我笑笑,說:“我知道,門鈴還是我幫爸媽安上去的,但是有一回我回家,剛好他們在休息,門鈴聲把我媽驚醒了,嚇得不輕,從那時起我就不敢按門鈴了。輕輕敲門,能聽見就開,聽不見我就在門外等。老人屋里安靜,敲門的聲音,他們總會聽到的。”哦,原來是這樣啊。
想起自己,每逢雙休,我也都會回娘家,為給母親更多的照顧。記得有一次,母親正在午睡,我敲開門后,發現母親的臉上現出疲乏的神情。我問母親怎么了,她說有點心慌,身體不大舒服。望著母親疲憊無力的樣子,我只是勸母親好好休息,其他的也沒多想。
聽對門鄰居這么一說,再回家時我仔細問了母親的身體情況:“前幾次看到您不舒服,是不是我敲門聲太大驚著您了?”母親回憶了一下,說:“好像是,剛睡下就聽到敲門,醒了后就心慌得不得了,這是多年的老毛病了。”聽了母親的話,我心里咯噔一下,這哪是母親的老毛病啊,我怎么就沒有想到,母親的心臟不好,怕驚嚇,用力敲門的聲音,會給母親帶來不良反應呢?
我趕緊翻看醫書,果然看到這方面的內容:老人晚上睡眠質量不太好,通過午睡讓大腦得到更多的休息,這是好事。然而,睡午覺時老人心跳減慢,周身供血量小,心腦血管相對收縮,如果午覺醒后立即起床,心腦血管會迅速擴張,易患腦出血等癥。然而,老人平日在家孤單,盼子女心切,一旦聽到有人敲門,就會急切地起床開門,如果不注意生活中的這些小細節,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從此,我再回家就與母親午睡的時間錯開,敲門也不再用力,而是輕叩門環,叮當兩下。如果母親一時聽不到,我就站在門前等候。當家門輕輕啟開的那一刻,望著安詳的母親,心中便溢滿了幸福。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