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斐
摘要:為能夠確保義務教育的得以權衡發展,需要全面落實教育改革的基本綱要,發揮學校辦學優勢的同時,還需要引導小學階段體育工作的有效進展。本文將小學體操這項體育項目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對影響小學體操課程實施效果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體操;課程實施;影響因素;優化對策
在我國體育項目中,體操這門課程一直作為具有其特殊優勢的一門項目,在進入小學校園后也成為一門特色體育課程。但是,結合這門課程在小學中的實際實施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導致整體教學效果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此,本文針對其中的影響因素提出一定的改善策略。
一、影響體操課程實施效果的因素
1.教學內容方面。通過當下小學體操的實際教學情況可以得知,每個體操教師所執行的教學進度不一致,但是真正嚴格遵循教學進度進行教學的教師卻不足40%。在整個體操教學的過程中,對課程實施效果影響最大的是教學內容,部分教師也明確表明,為了完成教學進度,不能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項目教學中,很多學生在還沒有學會這個項目時便要繼續下一個項目的學習。
2.教師教學因素。在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最想提升的便是課堂組織能力,通過有效策略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體操運動本身較為枯燥,很多小學生對體操缺少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參與主動性,學生很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這便為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挑戰。對于年輕的體育教師而言,雖然具備較高的學歷和示范能力,但是對于小學一年級的教學講解方面仍舊存在諸多不足,導致整體教學模式趨于單一,這直接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經驗提升。另外,體操運動存在一定的風險,特別是小學生的身體控制能力與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這就導致教師非常擔心學生們出現運動損傷,教師在體操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體操課程推進與發展效率偏低。
3.學生自身因素。小學生充滿了童真童趣,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非常積極,反之則不愿意參與其中。小學生無法準確把握體操運動能夠帶給他們的積極影響,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更傾向于自己喜歡的項目,對于他們不喜歡的項目則敬而遠之或被動接受。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體操運動缺少濃厚興趣,不愿意參與體操運動,也有很多小學生對體操運動存在畏懼情緒,他們覺得體操存在較高風險,不敢嘗試一些技術動作。學生自身因素影響到課程的有效推進,同時也導致學生們在課外很少關注或復習體操課程,教學活動的推進受到影響。
二、優化體操課程的實施對策
1.完善體操課程內容。在小學體操課程中,多數教師反映,動作的難度直接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例如在“振擺”“側滾翻”等運動中,對動作有著較高的要求,會直接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選擇教學動作時,需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 在小學體操課的教學中,教師們普遍反映,教學內容動作的難度是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在選擇教學動作時,應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特點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與此同時,在我國學生體質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學校需要對每個項目的知識點做出具體描述,并對學生所需要達到的水平做出明確要求,學生需要完成基本身體活動動作。
2.提高教師教學素質。動機作為提高學生整體學習質量的主要動力,為此,體操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將源源不斷的新知識融入教學效果中,打破以往單一的課程教學內容。體操作為我國傳統并具有優勢的項目,但是大眾對其了解少之又少,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這方面的宣傳,并在結束體操教學后,根據每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重點與難點進行匯總和反思,確保教學內容的科學合理性,以此提升自身的整體教學素質。同時,教師還需要對體操課程所包含的各個項目進行全面分析,針對危險性較高的項目教師需要制定可行的教學實施方案,并深入了解體操這門運動所具備的價值和優勢,并與其他體育教師展開積極有序地探討,進而提升大家對這門項目的關注力度
3.有效避免風險發生。體育教師、學生家長及都非常擔心學生們在體操運動中受到傷害,這是體操課程本身特性所決定的,同時也是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體操運動缺乏足夠了解所導致的。因此學校方面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防護體系,通過設備的完善減少學生們發生風險的概率,特別是要避免一些具有加高風險的項目進入小學體操課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也要展開深入研究,通過與專業教練的溝通和交流確定風險規避方案,選擇最適合學生們的體操項目。其次教師要向學生和家長介紹體操運動的優勢,同時幫助學生們掌握避免風險的方法,使學生們更好地參與運動項目。
4.有效消除學生恐懼心理。教師在教學中針對性地模擬練習和適當的輔助練習方法是抑制恐懼的有效途徑。當然,最好是在源頭上控制恐懼心理的出現,這需要我們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在做彈板空翻時,許多學生不敢做,但當看到在保護與幫助下安然無恙地落在墊子上時便消除了恐懼心理,繼而爭著上板一試。恐懼是種壓抑及消極的情緒,當它通過表情、動作表現出來時,會迅速擴散開來,教師這個時候就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控制情緒的繼續擴散,利用“暗示”和“額外刺激”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調整,穩定情緒,這對消除恐懼情緒有良好效果。
三、結語
若想從根本上提升小學體操這門課程的實施效果,完成小學體育特色發展工作,體操課程的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完成上級所規定階的教學任務,并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確保體操教學效果能夠從根本上得到改善,以此提升我國體育教學的整體成效。
(責編? 楊 菲)
參考文獻:
[1]盛雪鋒.小學一年級新生廣播體操的教與學[J].中國學校體育,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