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彥榮
【摘要】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角色定位、課堂流程、合理,采取策略得當,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從師生地位、教師定位和作用方面進行分析,旨在通過教學實踐中的實際案例探討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角色中的定位與實現目標的策略。
【關鍵詞】 ?教師課堂角色 課堂目標實現 師生定位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148-01
0
一、教師和學生平等地走進課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是師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見解、知識、交流情感、觀念和理念,實現教學相長的過程。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共同發展。
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信息的咨詢者
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及在課堂活動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教師要能為學生提供所需信息來源,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下面以我曾經聽過那樣的兩節公開課為例。
第一位是廣州華僑中學的單潤傍老師,他來我校送教時上《沙漠里的奇怪現象》這一堂語文課,當上到“魔鬼的?!边@一部分時,單老師用問題教學法問到“有沒有類似這方面的現象或讀過這方面的書?”學生回答有《聊齋志異》《山海經》《封神演義》等等,確定沒有人再補充了,單老師用講授式教學方法及時總結歸納:“文學上對于鬼怪等的書還不少,例如魯迅的《黑白無常》,張華撰的《列異傳》等,同學們有機會去讀一讀?!眴卫蠋煹募皶r“出手”,彌補了學生知識面未涉及到的領域,也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體現了他教學智慧的同時,也較好地體現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信息的咨詢者。
第二位是上海靜安區靜教院的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教師,在上舒婷的《致橡樹》一課中,她善于讓學生暴露問題,然后抓住問題進行點撥指導。當學生表現出對“沉重的嘆息”“英雄的火炬”等內容不理解時,老師重點講授海南木棉樹是英雄樹的傳說,橡樹的傳說等,引經據典,恰當地引用課外傳說,課外故事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來幫助學生突破難點,較好的體現了“后茶館式教學”中“在教師的幫助下”這一核心理念。以上兩個課例再次說明了老師課堂角色的準確定位與策略的得當會讓教學效果變得更好。
通過學習和吸收以上兩位名師的角色定位和策略,我遷移到自己的公開課《記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蘇軾所處時代離現在較為久遠,對于他所寫這篇文章時那種復雜的情感,學生一下子無法理解,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三個環節來幫助他們:1.圈畫相關字詞,根據以下句式說說對課文的理解:我覺得他(快樂或不快樂),從(字、詞)中我仿佛看到(感受到)了。2.課文中“遂尋張懷民”,張懷民什么人,學生不理解,于是大屏幕出示“張懷民其人”:1083年貶黃州,初寓居承天寺。張懷民雖屈居主薄之類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絕不掛懷于貶謫之事,公務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處逆境而無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之人。3.從各類文章和評論中全面認識蘇東坡。林語堂《蘇東坡傳》16章一段文字:(在黃州)他給天下寫出了四篇他筆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詞《赤壁懷古》,兩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賦》,一篇《記承天寺夜游》。單以能寫出這些絕世妙文,仇家因羨生妒,把他關入監牢也不無道理。還有散文家余秋雨對蘇東坡的評價:蘇軾成就了黃州,黃州成就了蘇軾。還有2000年,法國報對蘇軾的評論等等。通過以上幫助,學生們較好地理解了作者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但又不同于簡單“閑人”的曠達樂觀的復雜情感,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老師是學生情感的支持者
情感是打動心靈的秘訣,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因。在課堂上關注學習者的意愿,重視良好的師生交往關系,就會形成情感融洽、氣氛適宜的學習情境。課堂上教師溫和的聲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會給課堂帶來愉快的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四、教師重視交給方法,讓學生在不斷的訓練過程中,形成學習能力
在進行課題研究期間,我以公開課作為研究教學能力和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在2016春季學期公開課《相見歡》(古詩鑒賞)中,我以讀、唱背、賞析及拓展等教學方式,讓學生拉近了年代距離,充分理解詩中作者寂寞憂傷的亡國之痛及詩人愁腸百結難以排遣的心情。2016年秋季學期公開課《如何寫好作文開頭》(作文課)中,我通過教授寫作方法、帶領欣賞佳作、作文開頭練習等方式,做好作文開頭練習的教學。2017年春季學期公開課《中考作文審題專項訓練》(中考復習)中,我通過總結中考作文的各項要求,針對性提出作文審題的方法,實現了教學目標。2017年秋季學期公開課《醉翁亭記》(文言文)中,通過教者角色定位,設計實現目標的步驟與策略,讓學生學會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寫景物;學會了背誦課文;從字里行間領會“山水之樂”,從而領會“與民同樂”。2018年春季學期公開課《作文素材積累》(中考復習),通過對中考作文類型進行分類,分別針對各類型進行方法解析和指導,讓學生學會面對各類作文題目應如何下筆寫作。2018年秋季學期公開課《中考作文細節描寫》(作文課)中,通過講授各類細節描寫的方法,利用佳作欣賞、例句分析、綜合訓練等方式,讓學生學會作文細節描寫的方法。通過六個學期的公開課,我得出結論:1.教給方法,不斷訓練,就會形成能力;2.老師課堂角色的定位準確,采取教學策略得當,就能實現教學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王小琴.《小學語文新課程中的幾個轉變》.
[2]高殿杰.《新課改下中學語文教師的角色定位》.
[3]孫樹軍.《赴上海靜教院附校研修體會》.
[4]胡艷敏,溫恒福.《智慧教育呼喚新的教育智慧》.
[5]鄒建達.《文言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探索——以<記承天寺夜游>教學片段為例》.
[6]崔卉,袁春,齊媛媛.《論情感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師的新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