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婷
摘要:問題兒童群體的教育和管理一直以來都是《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困難和嚴峻挑戰之一。問題兒童與其他兒童在課堂活動中常常被孤立,活動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本文通過探究問題兒童與其他兒童在課堂活動中的健康交往策略,提高課堂活動的參與度。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問題兒童;合作學習
一、點石成“金”,發掘問題兒童的優點
沉默未必是金。問題兒童在小組活動交往中,往往被孤立。他們往往會被其他成員議論和比較,這樣會使他們抗拒與成員的互動和討論。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教師要走進孩子的世界,尤其是問題兒童的心里。作為教育者,首先我們得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學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優勢,讓這些不被發現的“石頭”散發金子的光芒。我們班級有一位問題兒童小宇,他有輕度抑郁,脾氣較為暴躁,衛生習慣較差,各科教師對他的專注比較多,其他兒童更加確定了他的特殊性。他不敢跟其他同學交往,甚至覺得其他孩子對他存在敵意。在執教《健康游戲我常玩》這一課中,有一個任務是小組成員合力構思紙牌游戲的新玩法,四人一小組進行討論。小宇的同伴在教師宣布開始游戲時,就已經自動將他排除在小組之外開始交流。我嘗試與他的同伴溝通,但他們分別以“他會搗亂”“我不想跟他一起”為由回絕了。接著,小宇就開始搗亂,打亂他們的游戲并將紙牌亂扔。我尋求方式改變這樣的狀態。
接下來的日子,我明暗兩處都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希望能找到他的優點,能讓其他兒童認識到他的獨特之處。有一次,在《道德與法治》課上,他一直很不專心,總是用紙寫東西不停地砸向前排的兒童。我提醒多次,但他還是沒有改變。下課鈴聲響了,他迅速跑到了我的身邊,把小紙條給了我。原來,他是看到我這幾天一直咳嗽,于是跟家人問了治療咳嗽的小方法。課堂上急于把方法告訴我,才會做出這些舉動。知道這件事后,我很感動,在課堂表揚了他的善良和喜愛與人交流的行為,孩子們給他熱烈的掌聲。小組成員對他投去了不可思議的贊賞眼光,接下來的小組交流,同伴開始接納他,他也開始漸漸能與他們交流上幾句。
二、傾聽對話,提高互學效率。
課堂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對問題兒童進行指導和幫助,教師在學生發言前需要強調傾聽以及對前者觀點的評價。學生在發言前會格外注重傾聽前者的發言,然后在心中形成自己的理解進行評價發言,這樣的對話形式就是基于傾聽的。尤其是對問題兒童而言,教師需要關注他對其他同學發言的關注度,例如:可以安排問題兒童作為活動的記錄者、組織者。從學會傾聽開始,引導問題兒童關注其他學生,進而逐步走近合作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傾聽的榜樣作用,教師用自己的傾聽帶著問題兒童去聽同伴發言,之后引導問題兒童進行表達,在小組合作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參與度。
三、敦敦引導,愛心溫暖遲開的“小花”
問題兒童在活動中的參與情況多半要靠教師的引導。可以對問題兒童進行心理咨詢,開展思想教育,關注問題兒童心理健康。尤其關注問題兒童在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適當地進行幫助。讓問題兒童感受到被關愛和重視,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讓其感受到被關愛,被重視,提高他的自信心,使其能更自發走進課堂活動中。
四、結語
總之,良好的課堂合作學習的氛圍一定不是部分兒童形成的友好氛圍,而是所有兒童共同建立的,在這個壞境中,兒童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合作,逐步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學會自我發展。尤其是問題兒童在這個群體中能得到其他兒童的尊重和欣賞。這樣的活動才是有效的活動,這樣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才是精彩的課堂。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雷江華.特殊兒童溝通與交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